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楼主: yczzz

正拍面击球就是禁锢你思想的牢笼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4-4-4 02:38:57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羽毛球技术为什么要旋转?你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不?能回答了,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旋转,什么时候转正了。

另外,拍框是在高于球头还是低于球头的时候转正?这个问题是个微观的问题,你非要纠结这个?理想状态下,答案必然是高于球头的时候转正。

你这个高于球头和低于球头的用词有错误,我大概知道你什么意思。不能这么去描述高远球击球这个技术。比较正确的说法,或者是问法,应该是,球拍旋转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而不是去纠结旋转结束的时候球拍和球头在空间上的位置。所以为什么有网友回复你专业队的,从小练球的,都是一种感觉,而没有纠结理论。因为你提问题的出发点就不正确,所以理论一定不通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4-4 16:55:00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4 06:55
是我没描述清楚。越过球头是指前边框(类似菜刀握法的刀刃)。

你还是没描述清楚,另外,你只需要搞懂为什么技术需要旋转,自然就知道你提出问题的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4-4 19:39:23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斜拍面先接触球,只能而且必须是正拍面接触球。这个正拍面是相对正,允许偏差。你那个斜拍面先接触,如果是字面意思,肯定错误。那么我的结论就是以上这段话。

你对于是否内旋的理解不对。你自己假设去讲课,你觉得你的说法能不被人提出质疑?拍头向前挥动,内旋发力和球拍发力在空间上呈90度的直角,如何让球拍加速的效果能对击球有帮助?如何能起到加速作用?制动肘和手腕?旋转增加了出球线路的不确定性,不旋转才能更好的控制出球的线路。按你字面意思,不旋转才能更好的起到制动,怎么变成旋转制动了?

你没有搞清楚内旋的根本原因,讨论内旋拍头的方向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因为你无论得出哪种结论,都是错的,哪怕你得出了正确的结果,推导过程也是错误的。就好像,你用地心说来推测火星的运行轨迹,看似正确,实则错误,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4-4 21:07:46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苍蝇拍为什么不能打球?苍蝇拍有哪儿不好?

广义上的苍蝇拍能拿到全英冠军,亚军。双打网前封网那个都是正拍面引拍击球。

至于旋转的目的,我想了想,打字说太麻烦了,而且未必能讲清楚。

我是这么认为的:姑且认为你是对的。然后你可以自己给自己的旋转理论,提点刁钻的问题,你看看你的理论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以此验证就可以了。当你的问题都能得到较为完美的解答,那么你就已经接近旋转的真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4-4 21:55:15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4 21:35
https://m2.badmintoncn.com/mag/circle/v1/forum/threadWapPage?tid=3157578&themecolor=478e87&circle_id=111

旋转的作用非常大。本楼讨论的是小臂的内旋。内旋绝对不只是为了让拍面转正。
本帖最后由 yczzz 于 2024-4-4 21:52 编辑

嗯,内旋确实不是为了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4-4 22:04:22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4 21:35
https://m2.badmintoncn.com/mag/circle/v1/forum/threadWapPage?tid=3157578&themecolor=478e87&circle_id=111

旋转的作用非常大。本楼讨论的是小臂的内旋。内旋绝对不只是为了让拍面转正。
本帖最后由 yczzz 于 2024-4-4 21:52 编辑

总之,结论就是拍面转正再打球,不可能斜面打球再转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4-4 23:25:59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明白你意思,但是运动不能完全理想话。

在接触球之前,要保持那一瞬间的正拍面状态,把旋转的力量收住,等待击打之后,再把旋转的力量放出去。

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拍框对向来球引拍,旋转小臂挥拍,然后正拍面击球,同时收住旋转力量,击球后释放旋转力量,拍面在小臂向前挥拍以及内旋作用下,带动小臂向身体外侧旋转。

那一瞬间,是不能旋转击球的。你总是觉得要旋转打球,那是因为你没有搞清楚旋转的本质。

旋转的本质是因为人体结构,发力习惯以及大脑的思考习惯。大脑思考是必须在固定模式下的,那么拍面就必须在手里固定。现在的羽毛球理论是基于人体机构,发力习惯来的。人体小臂发力,是掌心垂直于受力面的。球拍在这个发力基础上,在手里的姿态可以任意,既可以拍面同掌心在同一平面,也可以垂直于掌心。(垂直于掌心就是所谓的苍蝇拍)羽毛球运动,如果垂直于掌心,很多技术动作都非常别扭,所以就采用了平行于掌心的握法。那么就产生了所谓的内旋发力。这个才是内旋发力的根本原因。

你搞懂了上面的根本原因,再去思考内旋的拍面,自然就不会纠结是否转正还是斜面。即使纠结,也会得出正拍面的理论。

打字太复杂了,你要是还没懂我也没法了。想看视频,我也有。

反正结论,斜面是不可能的,从哪方面都说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4 23:57:52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4-5 01:26:31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雨2017 发表于 2024-04-04 23:29
从接触球头到球离开拍面要保持向出球方向的。打直线球拍面肯定要对前面,斜线球拍面对向斜线。当然要排除故意做切或削的动作。

内旋主要是转正拍面。发力主要靠鞭打动作。击球后球拍继续内旋是发力后的自然现象,不用刻意在意。

你这个切,削,讲起来,又是长篇大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4-5 12:46:04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huisong00 发表于 2024-04-05 06:32
“在接触球之前,要保持那一瞬间的正拍面状态,把旋转的力量收住,等待击打之后,再把旋转的力量放出去。”
这么说好像也很有道理,不过这个“把旋转的力量收住”如果是刻意的,感觉还是很难的。

不难,都能做到。篮球跳投,空中悬停-投篮,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4-5 12:50:49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5 11:37
初学者,第一反应都是苍蝇拍握法,因为这样最符合习惯,但负荷习惯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菜刀握发和苍蝇拍握法的不同就在于拍面接触球的过程(开始接触到离开)。如果采用菜刀握法,只是内旋转正拍面,然后击球的这个过程都是苍蝇拍式,那就没有理解内旋的精髓。

说了这么多,你拿不出你的理论来,只是讲要旋转。旋转能打球啊?运动过程是不能击球的。

羽毛球在每次击球的时候,都要静止才能击球。你旋转击球就处于运动中。

我又扯远了,打字累。既然你拿不出理论,不能说服别人。别人的道理是对的,你又不愿意听,一直强调自己对。那这个辩论过程没法持续了。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江湖路远,来日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4-5 14:15:31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5 13:37
https://m2.badmintoncn.com/mag/circle/v1/forum/threadWapPage?tid=876817&themecolor=478e87&circle_id=111

你这些理论,不知道你怎么理解的,我看了下,完全错误。哪儿来的鞭打?哪儿来的发力必须旋转?什么公转自转,完全不知道你在讲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4-5 15:00:25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的理论。没有鞭打发力,人体不是软体,而且某个方向上的力,是无法通过关节传导的。医学上就说不通。

没有所谓的必须旋转发力,要根据人体结构来。发力的理论,研究最深,最科学,最权威的运动是拳击。拳击的勾拳,手臂就没有旋转。

你这些理论,如果是觉得要给大家科普,自己要先弄懂,我不参与。如果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果,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你很多东西都是听别人的,然后就觉得对了,自己根本没去想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4-5 16:10:10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仰视中 发表于 2024-04-05 15:57
教练太认真了。我看到拍框过球再转正,就知道了不在一个纬度,沟通不了。

先入为主,先听到一个理论,随便想想就觉得对的。然后就当真理了,殊不知错误的理论往往看上去似是而非,强行解释!正确的理论又因为自己抱死理,不想承认。

他自己都发现自己崇信的理论有问题,就是不愿意承认。一旦承认,他的整个体系都崩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4-5 19:41:05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5 18:52
一个很成熟的理论,这是科学。你有空百度一下吧。

成熟?有几年?也就这几年不晓得哪个提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4-5 19:47:07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czzz 发表于 2024-04-05 18:56
你有空百度一下吧。你要是否认鞭打发力,否认能量通过关节传递。那真的就此停止讨论吧。教球是你的强项,会教就行,不需要懂理论,懂理论也不一定会教球。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我遇见鞭打理论的,都主动回避。你自己都无法让力传导,鞭打站住脚。却非要认可鞭打理论。拳击里面也没有用关节传导力的说法。

搞不懂你咋想的。

教练必须懂理论,我告诉你错误的理论了,你始终不相信。我也没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4-6 09:12:42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huisong00 发表于 2024-04-06 04:20
我画了个草图,你看看。

这个没看懂,撒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4-6 10:33:33 来自中羽APP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huisong00 发表于 2024-04-06 09:53
就是如下这个意思:

根据附图,目前争议的焦点就是正拍面击球时间的长短问题。
假设楼主的击球时间是0.01秒,正拍面击球触球时间很短,这个击球时间是自然发生的,非特意控制的。
而苗教练认为击球时间应该是比较长的,应该是0.05秒,这个击球时间是特意控制的。我感觉这个特意控制还是比较难的,之前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刻意控制的,一点都不难,跟篮球滞空投篮一个道理。感觉上在空中停顿了,实际上没有。旋转击球感觉上是正拍面击球,实际上很可能处于旋转中。这个就叫天赋。
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他认为要旋转击球。我认为要正拍面击球。他想把击球理想化数据化,我认为不能完全数据话,因为做不到。只能正拍面击球,至于何时转正,因人而异。个体差异是存在的。

运动的魅力是不能完全理想话的。有句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以尽量把不能言传的,做到可以言传。这是进步的体现。但是不可言传的内容还是存在的,是永远无法言传的。科学不是万能,只是从哲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经营许可证 闽B2-20200611 )

GMT+8, 2024-6-5 16:27 , Processed in 0.070824 second(s), Total 9, Slave 8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