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拖着一个很沉重的心情,才开始动笔写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羽毛球行业8年的从业者,从这个行业的高光时刻,一路经历到现在的“黑暗时刻”。
从2016开始很多同行都在抱怨,行业的低迷,19年大家都觉得走到了尽头,没想到2020年又给我们在关上的大门又加了一把锁。
人力成本,房租,仓储流转,对于羽毛球这个本身毛利了了的文体行业,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可能19年拼了命的赚了一点点钱,还不够疫情期间房租和人力的支出。无论你是这个行业的每一个角色,都要经历这场残酷的洗礼。(无论是你是一个群串子的背包客,还是品牌的供应商)
行业上游的生产工厂,拿福建举例,直到现在众多工厂并没有办法恢复生产,大多数一线工人都在自江西,对于跨省的回程,流程繁琐,回到工厂还要继续隔离14天,对于工人本身和工厂都是无形的压力,无论是海外订单的延迟、还是自家生产的材料的紧缺,都不是想想办法,努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作为品牌商,无论是一线品牌还是自主品牌,2020年最好的黄金时期3-5月基本可以说报废了,至少这三个月期间zf是不会,开放球馆等室内场馆来,让民众打球,室外运动还是有可能,没有运动就不会有消费,19年下的春季订单,已经眼看成为库存。。。。如何处理好库存,度过疫情的真空期,是每个品牌当下最重要的关口。
零售经销商,无论你是线下零售,还是电商玩家,人力成本,房租。仓储,这些一睁眼就是红色支出的费用,是每个人都跑不掉的,你可能在19年赚了很多,但是球拍开门的前一天,大家是看不到希望的,不要指望疫情结束后会有多么报复性的增长, 别忘了品牌家里的库存,还等着处理呢。。。
还有众多的培训机构,本来作为行业中朝阳产业,抓好青少年培训,可以获得不错的现金流。。。但据说2020上半年所有的培训类行业,尤其是重度依赖现场教学的项目,基本上都全部暂停,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培训学校还是散养的教练,都面临着0收入的状况。
对于场馆经营者,疫情没有解禁那一天,室内型场馆的大门是不可能敞开的,很多地方的体育局下文,5.30日之前室内场馆不允许开放,即便能开放,羽毛球场馆作为场均人熟最多的项目。又有多少人敢去打球呢?
说实话写到这里,心情是很难受的,笔者的朋友圈里也看到很多行业内的朋友采取这各种自救措施.......但是大环境已经这样.....真的还能坚持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