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671|回复: 0

羽毛球发力个人心得最后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6: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与发力理论无关的一点感想

近两年以来,关于打球发力的心得,乱七八糟写了很多,要说真的多么热爱似乎也算不上,内心对待这项运动反倒越来越趋于平静。对待发力的困惑,就像遇到一道数学考试压轴题,老师一讲,每一步都能听懂,偏偏自己上手一做就满眼冒星星,一头雾水。之所以这么死磕,更多的是想把一件事弄明白的一点倔强。

古人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我觉得“知易行难”,说明还是认知不完整、不全面、不系统、甚至不正确,一个人不可能一开始就能掌握所有的“知”,行动实践,就是不断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认识事物的的过程,再不断总结、修正,最终达到目标。主席的《矛》《实》二论为何伟大,可能正在于此。

回到羽毛球,思考理论和挥拍练习,也是相互印证,缺一不可。近日的某一天,突然感觉到挥拍击球有了全新的突破,终于再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再看从前的自己,不免觉得有点愚蠢、菜鸡和呆萌。

怀旧,思念过去的荣光,说明你老了,在走下坡路;感觉过去的自己是个傻X,说明还在进步和成长,这是好事。

那么,吃五个馒头饱了,前四个就是傻瓜馒头吗?或者羽毛球教练员们,有可能给学员提供高能量压缩馒头,一个管饱吗?管饱这个词,放在羽毛球上,应该是带你入门的意思(一个管饱,就是快速入门)。作为一名资质平庸者,我认为很难。教练员的通透和高度,能够拔高运动员的上限,但普通爱好者的入门,更多的还得是在于自身的练习和领悟。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近期对发力理论的最后一点补充。

二、发力理论的补充

回头审视一下过往帖子,基本理论并没有问题,甚至于自己认为有两个特别出彩的基本观点:
1.鞭打发力的内核,是筋膜弹性势能释放,蓄力过程的终极目标,于人体而言,是将“臂后深线”手腕处的筋膜极限拉伸,蓄满弹性势能。于球拍而言,应该将球拍变成人体的一部分,拍头的弯、扭形变是筋膜弹性形变的延伸,击球过程就是这个弹性形变的恢复、释放。
2.完美发力无需卸力,击球后整个身体、手臂、球拍均无动能、势能残留,乃最高效发力。

那么为什么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还是挥不好球拍?
因为我还有一个认知误区未得到解决。那就是:
“之前提到球拍触球瞬间,身体的发力已完成,理论能够明白,实际做到还是很难。原因是主动对球发力的愿望太迫切,击完球后身体还有大量的残余动能。如今感觉到了,身体的发力过程,是反弓绷紧到释放送下来的过程,身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为零时,球拍(拍头)的动能才能最大。所以,身体松的瞬间,球拍击球。”

换句话说,“主动发力”的意思,就是发力的瞬间不是身体由反弓到放松伸直,而是伸直后继续腰腹发力,形成“虾公公”一样的正弓,然后再击球,动作大、发力长,已错过最佳时机。

击球的前一刻,身体真的是松松垮垮的松吗,也不是,反弓到伸直,人体的整个筋膜线一直是紧张状态,这样才能拉住球拍,为拍头的弯扭,提供一个稳定的“持力”基座。所以每一次击球瞬间,有一种整个身体压上去的“错觉”。

最后引述部分张连营指导的发力理论:
“每一拍出球,都要建立在球拍与腰髋连接发力的意识之上。这是首先要建立起来的一个概念。”
“反手击球同正手一样,也要建立拍面与腰胯部位的连接作用。”
“网前小球,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出球瞬间要伸直手臂,只有这样,手指与腰才能有更好的连接。”
所以,身体一旦伸直,筋膜就恢复到最松的状态,连通消失了,发力已结束,之后的所有动作对于发力来讲都是多余和浪费。如果非要抬杠,也应该是尚未到达伸直松弛状态前,末端强行发力击球,这在许多应急状态下也很常见。
以腰带手,手腰连接,终归大道。(完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经营许可证 闽B2-20200611 )

GMT+8, 2024-4-28 08:59 , Processed in 0.025889 second(s), Total 12, Slave 11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