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14年初入羽坛,体重近100公斤的我,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没有烧过教练,看着球场上辗转腾挪大杀四方的高手们,内心期待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像高手一样凌波微步一击必杀,所以注册中羽账号的时候,个性签名是灵活的胖子  ,几年下来,投入了工作之余所有的精力,看文章和视频各种苦练,好歹看上去没那么笨拙了,但是对于鞋子的追求,越来越清晰,YY和V家的鞋子各买过一双,LN的鞋子穿的最多,战戟3上市的时候,一下子夺走了我的所有注意力,断断续续,买了三双。直到有一天,看到战戟8000的球拍,啊,还可以这样操作,同名系列的不同装备,再看中羽的开箱评测,心里那个痒啊。 去年11月份,拿着李宁店的试打球拍,3U、4U打了好几天,是真心喜欢,至于什么感受,当时没有写出来跟球友们分享,为撒,那不是我的球拍。忍了三个月,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地步,拿下3U,首线是XX厂家的V3线,线径0.63,28磅,两周过去了,打了四五场球吧,给友友们分享切实感受。 外观: MOT(工作圈子里的一个词,真实一刻)很重要,就是俗称的外貌协会,李宁的漆水在三大厂中一直都是有口皆碑,配色够大胆,拍框的半圈骚粉赚足了球友的眼球,另外一半是绿色,这种大胆的色彩搭配,估计也只有羽毛球领域可以承载,球场上球友的球衣、球鞋都是各种争奇斗艳,怎么靓怎么来,中间的黑色过渡很自然的把两个巨大的色差融为一体,厂家官宣说粉色是宝哥钦点,妥妥滴。 哑光的漆面质感上乘,也一直是自己的最爱,中杆的颜色搭配,黑白熊猫配色,莫名喜欢,可能跟自己的网名有关系吧,厂家号称的高弹性碳纤维+高密度减震材料,没有直观的认知,但是带给我的手感却是直接感受,很容易上手,软硬度和弹性,跟自己近两年的球风算得上一见钟情吧,直径6.8mm,我也不去找游标卡尺去测量精度了,没看到平衡点的数据,网上找半天好像是298mm,之前自己用的风刃900i和风洞9000i,都是拍子整体轻,但是平衡点都很高,明明一个速度拍,头重感硬生生做成了进攻拍的感觉,恐怕也只有李宁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风格。
之前李宁球拍的锥盖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有裂口,不知道战戟8000的锥盖造型改变之后,还会不会有同样的问题。
这个红色的底盖,和之前的高端拍碳纤维底盖相比,我还是喜欢碳纤维那个,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无伤大雅,不影响球拍性能。
球拍整体性能: 用过很多球拍,上手这么快,完全不需要有适应的时间调整手感,目前为止,唯有战戟8000做到了这一点。 盒式拍框,又是大拍框,容错率确实好了不少,之前用小拍框的球拍偏多,挥拍过程中的那种稳定感和速度拍的感觉确实差异比较明显,劈吊、高远、平高球的感觉很是从容,尤其是劈吊的落点之精准,完全符合战戟8000的控制型球拍定位。 平抽挡: 当时先拿着4U的试打拍上场,4U的战戟8000和其他球拍的4U规格相比,手感要轻很多,太明显了,出拍速度毫不拖泥带水,这完全是速度拍的感觉, 但是用3U的8000,平抽挡速度就明显慢了一些,差异显而易见,整体上讲战戟8000的重量规格比其他同等重量的球拍,手感都要轻一些。 高远球: 盒式大拍框,加上软硬适中的中杆,弹性没毛病,轻松到达你想要的高度和落点,击球感很实,能很好的传递自己的发力。 杀球: 在发力透彻的同等条件下,杀球的速度比不上小拍框的球拍发力那么集中,有速度,但是没那么快,这应该就是控制型球拍本身的特点吧,4U的杀球有点飘忽,感觉力量完全集中不起来,效果明显不如3U,综合性能均衡,哪个都不弱,但又不一定是最强的,控球型的球友应该会更喜欢这支拍子,落点精准,容错率高,出球稳定。 防守: 搭档封网,球速不断加快,战戟8000的防守能力还是相当出色,感觉这个拍子的长度要比我那把风刃900i长一点,所以很多球还是都能轻易摆脱,对面重杀的话,战戟8000的接杀能力同样毫不逊色。 最后决定出手的时候,在3U还是4U的选择上,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了3U,自己手里都是偏轻的拍子,要有一把重武器,尽管战戟8000是3U,但是整体手感同比其他还是要轻一些。 年少不知控球好,错把杀球当成宝,  刚开始就知道用尽蛮力杀杀杀,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上微不足道的进步,意识和认知领域的不断提升,逐渐向技术流偏转,得分点慢慢增加,合理分配体能,才是拿下一局又一局的关键。有时候,自己试打球友的拍子,感觉不好用,客观点说,其实不是拍子不好用,而是自己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发力还没有做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有的球友双打喜欢抱大腿,就算赢了又怎样,为什么不想着让自己成为大腿,从最初的各种被虐,到现在的不被嫌弃,甚至有球友想要跟自己搭档,这个过程付出了很多,专业队员从各种基本功,到一个球形都需要无数次的训练,自己也在模仿着用同样的方法训练自己,一个劈吊落点打了几千次,每次打球杀上网至少20分钟,等等等才有了现在的进步,努力才是硬道理,羽毛球想打好,没有捷径,入门容易,提升难,山外青山楼外楼,永远都有虐你的球友在前方笑吟吟的等着你,亲切的微笑  和毫不留情的重杀  ,才是我们不断追求进步的源源动力,七分步法,三分手法,一开始都知道,但是做不到,后来步法逐步改善,才争取到了瞬息万变中做假动作的毫秒时间。 脚踏战戟III凌云步,手握战戟8000定江山,是我的目标,初衷不改,继续努力,向前向前向前。
本帖最后由 球场的熊猫 于 2024-4-3 17: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