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前提:上场了才有积分。 平均积分:若 参赛站数>10站,则平均积分=总积分/10;1≤站数≤10,平均积分=总积分/参赛站数。 对手积分:赢过的对手中排名最高的世界排名积分。 ①赢,获得积分=自身平均积分+对手积分✖1%; ②全输,获得积分=自身平均积分; ③自己积分为0,赢的话,获得积分=1+对手积分✖1%; ④自己和对手积分均为0,赢的话,获得积分=2; ⑤自己积分为0,一场未赢,获得积分=0。 举例:大运会单项赛 王正行 开赛前积分5100 (4站),赢了李佳豪 31920,获积分1594 (用团体赛算法)【5100/4+31920/100】。
双打比较复杂。 23年以前不考虑新组合的虚拟积分。因此22年汤尤杯,黑塔 (积分78668) 赢了 飞丁64904、阿山/苏卡穆约(虚拟积分86383)。黑塔获积分用的是对手 飞丁1%,即8516(78668/10+64904/100)。 2022.11.17 世界羽联 公告Clause 7.2 – Team Tournament Rankings – Rankings for pairs can now include notional and adjusted ranking points as part of the calculation,即双打选手的团体分可考虑虚拟积分。 此后 团体赛积分进入薛定谔的计算方式,23年2月亚洲团体锦标赛、23年5月苏迪曼杯、23年8月成都大运会,3次算法不同。
①Notional Ranking Points:两位选手之间没有世界排名,但和别人(包括已退役/已注销)有排名。计算方法:取两个人各自的积分(最高积分)平均值相加再乘以4。 ②Adjusted Ranking Points:1≤参赛站数<8站。计算方法:≤5站的 现有积分✖2即虚拟积分;6站的是乘以10/6,7站乘以10/7。
1. 亚团锦:获积分=自身平均积分+对手积分✖1% 未搭档过的新组合(自身、对手)用虚拟积分。 冯彦哲/黄东萍 42450(6站),赢了陈健铭/赖沛君61440,获积分7689 (42450/6+61440/100); 刘圣书/谭宁 2500(1站),赢了郑那银/李昭希(虚拟积分55408),获积分3054 (2500/1+55408/100); 散装男双 谢提/ 卡皮拉 (虚拟积分44113),赢了何济霆/周昊东45596,获积分4867 (44113/10+45596/100)。
2. 大运会:自身、对手积分按实际积分计算,不考虑虚拟积分。 1) 自己积分为0,赢的话,获得积分=1+对手积分✖1%; 2) 自己和对手积分均为0,赢的话,获得积分=2; 3) 自己积分为0,一场未赢,获得积分=0。 1) 例子:散装男双 叶宏蔚/李芳至,赢了谭强/任翔宇48750,获积分489(1+48750/100); 2) 例子:谭强/周昊东 赢了巴西散装男双,获积分2;任翔宇/李汶妹 赢了巴西散装混双,获积分2;叶宏蔚/李佳豪,赢了散装男双 邹轩朗/杨盛才,获积分2。 3) 例子:邹轩朗/杨盛才(虚拟积分11967),获积分0。
3. 23年苏杯就更复杂了,最大的变化是双打选手 获积分=自身平均积分+对手实际积分2% (自身、对手均满10站时),其它情况见下图。
本帖最后由 岁月静好yy 于 2024-2-18 09:5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