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永字八法”与羽毛球技术

热度 4已有 1265 次阅读2010-5-7 08:53 |

                                “永字八法”与羽毛球技术

 

 世上的事物大凡都是相通的,书法和羽毛球,——一个属于艺术的范畴,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的核心表达形式,一个属于体育的范畴,虽说是从西方传入的,但现在已然成为国人最喜爱的运动休闲方式,——亦是如此。羽毛球拍就是一只毛笔。羽毛球爱好者都是书法家;而会写“永”字的人,也一定会打羽毛球。“永”字写得好的人,羽毛球水平一定不赖。

 

     “永字八法”中有一笔是钩,古代人称之为趯,大致是跳跃的意思。并告诉我们,“作钩时,要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顺势出锋,力聚笔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你看看,你想想,这种情景和我们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哪种技法相似呢?有的人也许一下子就想到了,有的人可能无从想起。还是我告诉你吧,我觉得这钩很像我们网前的扑。“蹲锋蓄势”,就是我们压低重心全神贯注的盯着球。“快速提笔”,就是看到网前有机会,马上高举球拍。“然后顺势出锋,力聚笔端。”这个就更好理解了,即直接更换成顺势出拍,力聚拍端就成。而趯之为跃的注释也正好诠释了扑的根本姿态。

 

       我们说世上的事物大凡都是相通的,相似的,而不是相同的。我们寻找其中的相通性,相似点是为了彼此相互借鉴。因为毕竟是两种事物,根本还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时候难免会有点牵强,但不可以吹毛求疵,过份严谨的要求,这就失却了世界的温情和诗意。异质同构是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奇妙之处最根本的科学依据。

 

       因此我在确定钩的笔法与羽毛球扑的技术最为相似之前也不是没有犹豫和反复的。最先我是以为钩和挑球的技法最为相似的,后来思考的结果是提,古代人称之为策的笔法与挑球的技法才是最为近似的。

 

       策,本义是马鞭,在字法解释中引申为策应之意。“其势向上斜出、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你想想,挑球是不是就是这个力道,闪腕发力,挑在一瞬间,重心顺势提升,收拍在肩头,然后退回中场,完成被动情况下的策应之意呢?

 

      “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撇。一笔是长撇,一笔是短撇。短撇和正手的滑板吊球可以说形神相似。“短撇为啄,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快而峻利,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呵呵,明明白白的“永字八法”,分明是清清楚楚的在讲羽毛球技法嘛。“落笔左出,快而峻利,锐而斜下” 这难道不是滑板吊球的基本要领?

 

       如果说短撇是滑板吊球,那么长撇对应的就应该是正手吊球了?我们看到底似也不似。撇在古代称之为掠,是拂掠之意。“永字八法”上告诉我们,写掠画时,“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看到这里,我简直有点要手舞足蹈起来。“以手拂物之表”,不就是用拍面去切摩球托吗! “起笔同直划”,就是让我们起拍的时候,不能直接就去切击球托,先要球拍向前运行,加持击打直线的意念,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吃”住球或者说包裹住球,此正所谓笔法中所说的“出锋稍肥”也!最后告诉我们要做的就是“力要送到末端”,否则球就会“飘浮无力”而落下网去。

 

    “永字八法”中的第一笔是点。点在古代称之为侧,侧是倾斜不正之意。“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那么在羽毛球技巧中,哪一项的手法、感觉和点会有些“异曲同工”呢?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是杀球,想想不对,要么就仅仅是点杀?后来还对应着想过网前的扑和点,但终归都觉得牵强。琢磨不透怎么办呐,索性在案头铺开纸,拿起毛笔,蘸上墨水一个点一个点的写着体会。没多长时间,突然就云开雾散,豁然明了。原来这点其实就是暗合着所有的网前小球啊!可不是吗,左点是网前正手搓球,或者叫收搓;右点则是网前反手搓球;平点更好理解,就是网前展搓和平搓;直点是高拦点球包括中前场正反手点杀;提点也不难理解,就是网前放球啊;还有撇点和长点,正好对应了正反手勾对角。——以上对应,真是自然天成!凡写过几天书法的球友,只要你稍微体会一下,就会感觉到各种手法对应的默契和精妙。而“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的话,真切的告诉我们,所有的网前小球,一定要灵活机智多变,“如鸟之翻然侧下”,令对手瞠目结舌,望球兴叹也!

 

  捺则是“永字八法”的最后一笔,也是汉字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笔。一般在有捺的汉字中,它的书写程度大都决定了这一汉字的成败和气度。捺,古代称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楷书中的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舒展开放。书写时捺笔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稍顿挫即锐出,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态势自然。”——看一看,瞧一瞧,即要刚劲有气势,取“刀劈之意”,还要“稍顿挫”再“锐出”,这是羽毛球的哪一种技法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横和竖这两个汉字的基本笔画。“永字八法”说是有八种笔画,其实是七种,因为掠和啄,即长撇和短撇属于一种笔画。增加一个折笔的话,汉字的“永字八法”就算完整了。在这完整的八种笔画中,其实构成汉字基本框架的主要笔画还是横和竖。即横和竖是汉字的两大轴心。羽毛球运动其实也有两大轴心,我以为一个是后场高球,一个是基本步伐。前者属于纵向轴心,后者则属于横向轴心。这正好对应了书法的横和竖!

 

 竖在古代称为弩(同努),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如果从以上引文中寻找高球的影子,虽然我相信不是很难,但关于手法的文字几乎没有。其实“永字八法”中关于竖的文字让我们值得借鉴的更多的是去思考高球的内涵。比如有力;比如“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比如弩的意象在击打高球时的加持等等。“永字八法”从与羽毛球的对应及关联中,传达并感染给我们的其实是一种气质或者说精神。而这种气质或者说精神到底是什么,各人感悟了;至于技术层面的通感和借鉴,到底是不足挂齿的。

 

 最后我们还要简述一下横。在“永字八法”中,横为勒,即如勒马之用缰。“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始终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我在此文中把它与羽毛球的步伐对应,是有那么点南辕北辙,风马牛不及似也。但亦并非完全的空穴来风。横是汉字的基本链条,某种程度上说,它链接着我们的文化。步伐对于羽毛球也有着同样的根本性的意义。“有往必收”,是横的书写要义,希望我们在羽毛球步伐中能有所借鉴。就此打住。

 

 

 

1

路过

雷人
2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打到球 2010-5-7 09:35
好文章,写得有水平,赞!
回复 羽球交友 2010-5-7 15:32
有水平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22 12:40 , Processed in 0.03060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