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标题: 挥拍练习 [打印本页]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7-29 16:39
标题: 挥拍练习
给大神看看,帮忙找下姿势问题。最近右肩酸痛。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K4y1v7Dx/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7-29 17:49
放松一点就好了 转体没有带动到挥臂 所以肩会比较酸 问题出在拉拍肩下沉的动作 本身应该是肩膀向后 通过转体带动手臂 这样一下沉 发力的时候就是抬肩膀 这个动作是效率不那么高
拍面控制挺好的 没有出现常见的切拍问题
最后收拍也可以放松一点 因为开始没有利用转体所以收拍也依赖肩发力
后面的挥拍动作还行 就是缺少了挥大臂的感觉
不要一提到挥大臂就觉得不对 这里的挥大臂是去带动小臂和手 而不是手臂作为一整体挥大臂作为最后的挥拍
作者: mcxiong    时间: 2020-7-29 18:20
击球点应更靠近头顶,更好转体用到腰腹力量。就像杀球和高远,靠正手边线不如头顶好用力。
作者: lfl114    时间: 2020-7-29 18:53
挺好了,注意发力细节,把右脚蹬转和左肩带动转体的力合在一起,甩小臂加手指发力挥拍,双肩扩胸后拉,抬右肘后甩小臂的动作快一些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7-30 15:45
天空的风影 发表于 2020-07-29 17:49
放松一点就好了 转体没有带动到挥臂 所以肩会比较酸 问题出在拉拍肩下沉的动作 本身应该是肩膀向后 通过转体带动手臂 这样一下沉 发力的时候就是抬肩膀 这个动作是效率不那么高
拍面控制挺好的 没有出现常见的切拍问题
最后收拍也可以放松一点 因为开始没有利用转体所以收拍也依赖肩发力
后面的挥拍动作还行 就是缺少了挥大臂的感觉
不要一提到挥大臂就觉得不对 这里的挥大臂是去带动小臂和手 而不是手臂作为一整体挥大臂作为最后的挥拍

多谢大佬指正。整体动作看着是有些紧。跟右肩下沉一样,绷紧的姿势会让我有种蓄力的感觉。所以也一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有缺少挥大臂的感觉,应该是我手肘抬的不够高的原因吧。我觉得大臂的作用主要是在抬手肘的过程中体现。不知道我的感觉是否正确。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7-30 15:58
青水花石 发表于 2020-07-30 15:45
多谢大佬指正。整体动作看着是有些紧。跟右肩下沉一样,绷紧的姿势会让我有种蓄力的感觉。所以也一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有缺少挥大臂的感觉,应该是我手肘抬的不够高的原因吧。我觉得大臂的作用主要是在抬手肘的过程中体现。不知道我的感觉是否正确。

理解的方向错了。
如果要全身协调发力,那么抬肘的实际就是挥动大臂的一个表现,只是一般被形容为抬肘。但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发力链条变短,导致身体力上不来。因为抬肘这个动作,不含有发力挥动的意义,之前转体和发力的链条在这里就断开了。很多人抬肘看起来怪就是因为他们做的是抬肘而不是挥大臂。
通过挥大臂做出来的抬肘真正承接了转体的速度,可以帮助到之后的小臂上摆。
因为顶肘只限定了肘抬高,没说怎么抬高所以会有千奇百怪的人动作。像是刻意把肘抬高,实际上大臂是向后运动的,那自然没有办法带动小臂向前挥。而大臂向前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 德申    时间: 2020-7-30 15:59
手肘上来大臂用上力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7-30 16:01
mcxiong 发表于 2020-07-29 18:20
击球点应更靠近头顶,更好转体用到腰腹力量。就像杀球和高远,靠正手边线不如头顶好用力。

多谢指正。不过我有点疑惑:我在击球时,击球点靠近头顶或者就在头顶正上方的时候,球拍的拍头就会向头顶倾斜,不再是与地面垂直。因为这样发力舒服些。如果击球点在右上方,球拍就是与地面垂直的。还有,我击球时,小臂伸直后,小臂与球拍是有个夹角的,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对发力会有不良影响吗?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7-30 16:07
lfl114 发表于 2020-07-29 18:53
挺好了,注意发力细节,把右脚蹬转和左肩带动转体的力合在一起,甩小臂加手指发力挥拍,双肩扩胸后拉,抬右肘后甩小臂的动作快一些

多谢回复。发力的细节我还在慢慢体会。现在打高远球还有点费力。估计是发力不够好。力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够顺畅。最近在跟薛松学*力量训练。像手腕,小臂,肩膀之类的力量训练。等力量加强后,打球应该会轻松些,也不容易受伤。

作者: xdrtxwd    时间: 2020-7-30 16:42
手臂的动作已经很好了,就是身体的蹬转没有用上。完全靠手臂发力打久了会很吃力,而且容易受伤。看到你击打完球后重心是靠后的。正确的姿势是右脚快速蹬地转体同时抬肘,打完后重心朝前,右脚自然向前跨出。
作者: mcxiong    时间: 2020-7-30 18:54
小臂伸直后,击球点在头顶,球拍与小臂肯定有个角度,这样更利于小臂内旋。如果接近直线,反而使不上劲!我发了个图片,大概是那么个意思!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8-2 14:30
天空的风影 发表于 2020-07-30 15:58
理解的方向错了。
如果要全身协调发力,那么抬肘的实际就是挥动大臂的一个表现,只是一般被形容为抬肘。但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发力链条变短,导致身体力上不来。因为抬肘这个动作,不含有发力挥动的意义,之前转体和发力的链条在这里就断开了。很多人抬肘看起来怪就是因为他们做的是抬肘而不是挥大臂。
通过挥大臂做出来的抬肘真正承接了转体的速度,可以帮助到之后的小臂上摆。
因为顶肘只限定了肘抬高,没说怎么抬高所以会有千奇百怪的人动作。像是刻意把肘抬高,实际上大臂是向后运动的,那自然没有办法带动小臂向前挥。而大臂向前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矫正后的姿势,给大神看看。用上大臂发力后,有种发力更顺畅的感觉。而且向前挥拍的感觉更明显了。再加上屈膝蹬转的力量,感觉挥拍更轻松了。但又有点担心姿势不对会伤到大臂。视频地址:https://b23.tv/rdGvow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8-2 14:43
青水花石 发表于 2020-8-2 14:30
这是矫正后的姿势,给大神看看。用上大臂发力后,有种发力更顺畅的感觉。而且向前挥拍的感觉更明显了。再 ...

可以的 这个手臂动作轨迹没问题 击球的时候注意一点拍面控制 手要对拍面有一个感觉 知道怎么样是拍面向前的 不行的话可以调整握拍 让正拍面向前更容易做出来
一开始纠正握拍可能转有点过头了 因为内旋幅度也是有限制的 很多时候不全是大臂甩伤  还有可能是内旋拧出来的
内旋需要有 但是 发力不能把内旋空间全用了 不然收拍就没空间了
要么是保持一点侧身击球 适用于一般后退击球 实际上是向身侧挥拍
要么是握拍改一下 向前的时候正拍面出的早 也可以减小一点内旋量 向前挥拍比较适合这种
一个挥拍发力的点在关节转到极限的情况下 那之后要停下来冲击就大了 久而久之才容易伤

手臂向前发力动作是不受拍子影响的 人体结构就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发力方式 就看你是要让发力适应握拍还是让握拍适应发力了
不见得哪种就是对的 在不同情况下能选择更合适的 效率就高了

实际上你之前的动作就是为了适应拍面 手臂向侧边让开了空间 所以 现在改了之后反而拍面容易切
这就是两种发力方式
一种更偏向旋 是侧向发力 和摆臂关系不大 握拍适应侧向发力
一种更偏向摆 向前发力会借用内旋空间 但是发力主要靠摆 最后还可以用手指 握拍适应前向发力

就这两种方法 其实教学中也都可能会遇到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会有矛盾 因为的确是不同的发力 不同的握拍 适应的场合也不同
握拍松 其实 就是当你熟悉了各种情况之后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方式去发力 而不是一种握法握死


还有就是发力点 目前看到 是在身体相对偏前的位置 可以稍微再向后挪一点 更容易向前发力 羽毛球挥拍其实不管是高球还是下压 主要的发力都是向前 发力向下太多 在击球的时候难免会有咬不住球的感觉

还有就是下肢的发力方式 目前是能看到有一个下蹲 蹬起 向上弹的感觉实际上还有一种是蹬转向前的感觉更多的步伐 对于发力向前更好 可以尝试一下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风影 于 2020-8-2 14:56 编辑

作者: ll7007    时间: 2020-8-2 17:26
小臂内旋太多了。拍子要甩到左边发力才顺畅,你这样有点僵硬,挥拍速度慢了。
还有拍子都挥下去了,身体怎么还后仰。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8-4 15:40
天空的风影 发表于 2020-8-2 14:43
可以的 这个手臂动作轨迹没问题 击球的时候注意一点拍面控制 手要对拍面有一个感觉 知道怎么样是拍面向前 ...

姿势又矫正了一回,现在的姿势很像我平时扔球的样子了。减少了内旋发力,增加了摆臂发力。手指能够感觉正拍面了,现在击球拍面更加正了。不过感觉这样挥拍速度有些慢,不好把握击球时机,容易错过最佳击球点。还有球友说我的挥拍内旋过度,我不觉得我有这个问题。还是再给大神看看吧。视频地址:https://b23.tv/8VvGuC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8-4 16:06
青水花石 发表于 2020-8-4 15:40
姿势又矫正了一回,现在的姿势很像我平时扔球的样子了。减少了内旋发力,增加了摆臂发力。手指能够感觉正 ...

方向还是不太明确 有点朝着侧前方的感觉


的确是感觉有过多的内旋感觉 导致 发力方向受到了影响
正拍面出的还是晚了一点 导致到了高点 还不能做到比较纯正的向前 所以击球点偏前了一点

注意一点 手向上展开 是不是拍面自然地转正 如果需要额外注意去转正拍面 其实在击球过程中都会影响挥拍向前的感觉
手臂上摆挥拍的内旋只是把之前外旋展开的过程 应该是不需要额外发力去做的 在顶端是自然展开成正拍面的 发力最后是手握紧 挥拍只是借用了内旋的方向

如果是内旋主导发力 那就是另外一套动作

但是这两者的内旋都不是为了转正拍面而做出来的 一个是用了内旋更大的挥拍空间 一个是用了内旋的发力能力

目前看起来在做慢动作的时候 击球前有一个不是很自然的 拍面突然转正的动作 这个对于发力是一个干扰

按照镜头方向是正方向来看的话 实际挥拍是朝右前方 而朝前的正拍面 对于击球方向来说还是有朝内的感觉 实际还是有切的感觉
整体动作流畅性是好了不少 但是 方向性还是要注意


作者: 羽羽羽羽一直下    时间: 2020-8-4 16:45
已经挺好了,架拍的时候右肩放松点会更好。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8-6 16:14
天空的风影 发表于 2020-08-04 16:06
方向还是不太明确 有点朝着侧前方的感觉


的确是感觉有过多的内旋感觉 导致 发力方向受到了影响
正拍面出的还是晚了一点 导致到了高点 还不能做到比较纯正的向前 所以击球点偏前了一点

注意一点 手向上展开 是不是拍面自然地转正 如果需要额外注意去转正拍面 其实在击球过程中都会影响挥拍向前的感觉
手臂上摆挥拍的内旋只是把之前外旋展开的过程 应该是不需要额外发力去做的 在顶端是自然展开成正拍面的 发力最后是手握紧 挥拍只是借用了内旋的方向

如果是内旋主导发力 那就是另外一套动作

但是这两者的内旋都不是为了转正拍面而做出来的 一个是用了内旋更大的挥拍空间 一个是用了内旋的发力能力

目前看起来在做慢动作的时候 击球前有一个不是很自然的 拍面突然转正的动作 这个对于发力是一个干扰

按照镜头方向是正方向来看的话 实际挥拍是朝右前方 而朝前的正拍面 对于击球方向来说还是有朝内的感觉 实际还是有切的感觉
整体动作流畅性是好了不少 但是 方向性还是要注意

我觉得在挥拍过程中,拍面的变化应该是:内翻—转正—外翻。而且我的击球点在头顶右前方,所以手臂是向右前方展开的。现在我觉得我的发力方式好像是两种发力方式(摆臂,内旋)的混合版,有点四不像的感觉。我不了解正常内旋是个什么样子(我以为我这种就是正常的),所以也不能理解内旋过度。还有手臂向上展开,拍面自然转正。我不清楚手臂要展开成什么样子,才能看拍面是否转正。所以我又录了视频,去除了挥拍的其他动作,只保留了手臂动作。大神再给看看呗。视频地址:https://b23.tv/g8wN8b(无架拍),https://b23.tv/0D25vA(有架拍)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8-6 17:41
青水花石 发表于 2020-8-6 16:14
我觉得在挥拍过程中,拍面的变化应该是:内翻—转正—外翻。而且我的击球点在头顶右前方,所以手臂是向右 ...



这个 主要看你发力主导是摆臂还是旋臂了
目前看起来发力是摆臂主导的发力但是在遇到拍面的时候想要加上旋臂 不和谐主要出现在这个地方
因为击球要发力要依靠的是正拍面 这种摆臂发力杂糅着旋臂发力的感觉 往往容易在高点正拍面一闪而过
方向控制和发力位置都更难找到

第一个视频刚开始握拍的感觉 其实可以感觉到 手指发力方向和拍面可能是不匹配的 当然 这个握法本身很难靠手掌去对应拍面 从之后的挥拍我感觉 拍面向前的时候对应的是手掌朝侧面的
问题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一开始摆臂上来的自然发力是手掌向前的 但是拍面对不上 硬是要通过内旋转出来正拍面再向前打 那么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内旋就是一个单独的发力 对于之前的整体挥拍摆臂没有衔接
慢速挥拍还可以主动去转正 真的流畅挥拍 速度快了之后 就很难去在这个地方强行去转正拍面 就很容易有一定程度的切拍

这个问题对于打高远球来说基本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需要更大发力的杀球来说 这个最后发力方式的切换对于速度有一个很大的削减 并且 发力方向因为转成了内旋 所以直线方向的球不容易控制

其实你的整体挥拍动作看上去已经很不错的了


但是细节上的调整还是可以有的 注意观察一下 出拍前后的拍杆角度 从刚开始的向前 到最后斜向外 说明有一些额外的发力改变了挥拍方向 这个可能本来是用来改变拍面角度的 但是因为走了内旋发力 所以导致挥拍方向有了一定的偏离
挥拍最后 正拍面最好是不需要额外注意就能出来的 这样才能够把精力放在出球角度 和 拍面控制上 也就是说 如果你向前挥拍挥不出正拍面 或者转出了正拍面感觉怎么都不流畅 那可能要从握拍和拍面上找找问题  

之所以肩膀会感觉不自然 就是因为手掌转向外了 拍面才能朝前 前面挥拍用掉了全部的小臂内旋 那么收拍自然只能靠大臂带来一点额外的内旋空间了

你可以感受一下 当你做出正拍面的时候 手掌实际是朝着哪里的

可以多观察一下 选手们 正拍面是在手腕什么状态做出来的 为什么是在那个位置出正拍面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风影 于 2020-8-6 17:43 编辑

作者: 穗蓉体育    时间: 2020-8-6 18:29
小白进来学*一下

作者: 德申    时间: 2020-8-8 23:46
击球点应靠近头顶
作者: 青水花石    时间: 2020-8-12 16:05
天空的风影 发表于 2020-08-06 17:41
本帖最后由 天空的风影 于 2020-8-6 17:43 编辑




这个 主要看你发力主导是摆臂还是旋臂了
目前看起来发力是摆臂主导的发力但是在遇到拍面的时候想要加上旋臂 不和谐主要出现在这个地方
因为击球要发力要依靠的是正拍面 这种摆臂发力杂糅着旋臂发力的感觉 往往容易在高点正拍面一闪而过
方向控制和发力位置都更难找到

第一个视频刚开始握拍的感觉 其实可以感觉到 手指发力方向和拍面可能是不匹配的 当然 这个握法本身很难靠手掌去对应拍面 从之后的挥拍我感觉 拍面向前的时候对应的是手掌朝侧面的
问题可能就在这个地方 一开始摆臂上来的自然发力是手掌向前的 但是拍面对不上 硬是要通过内旋转出来正拍面再向前打 那么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内旋就是一个单独的发力 对于之前的整体挥拍摆臂没有衔接
慢速挥拍还可以主动去转正 真的流畅挥拍 速度快了之后 就很难去在这个地方强行去转正拍面 就很容易有一定程度的切拍

这个问题对于打高远球来说基本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需要更大发力的杀球来说 这个最后发力方式的切换对于速度有一个很大的削减 并且 发力方向因为转成了内旋 所以直线方向的球不容易控制

其实你的整体挥拍动作看上去已经很不错的了


但是细节上的调整还是可以有的 注意观察一下 出拍前后的拍杆角度 从刚开始的向前 到最后斜向外 说明有一些额外的发力改变了挥拍方向 这个可能本来是用来改变拍面角度的 但是因为走了内旋发力 所以导致挥拍方向有了一定的偏离
挥拍最后 正拍面最好是不需要额外注意就能出来的 这样才能够把精力放在出球角度 和 拍面控制上 也就是说 如果你向前挥拍挥不出正拍面 或者转出了正拍面感觉怎么都不流畅 那可能要从握拍和拍面上找找问题  

之所以肩膀会感觉不自然 就是因为手掌转向外了 拍面才能朝前 前面挥拍用掉了全部的小臂内旋 那么收拍自然只能靠大臂带来一点额外的内旋空间了

你可以感受一下 当你做出正拍面的时候 手掌实际是朝着哪里的

可以多观察一下 选手们 正拍面是在手腕什么状态做出来的 为什么是在那个位置出正拍面

又来向大神讨教了。自己琢磨了几天,发现自己的发力距离有点长,球拍经过击球点后没有及时卸力,还保持了一小段发力距离,导致小臂在球拍惯性下继续内旋,造成过度内旋的现象。现在我准备缩短发力距离,这样发力好像更集中了。还有一个问题,有球友指出我倒拍程度过大,会影响出拍速度。但是我完全没有刻意倒拍啊,就是挥大臂抬肘的时候自然倒拍的。我有必要改吗?视频地址1:https://b23.tv/JeTxu7,视频地址2:https://b23.tv/H5zOSc

作者: 天空的风影    时间: 2020-8-12 16:47
青水花石 发表于 2020-8-12 16:05
又来向大神讨教了。自己琢磨了几天,发现自己的发力距离有点长,球拍经过击球点后没有及时卸力,还保持了 ...

之前为了转正拍面做的二段发力没有了 这个算是不错的改动了 之前会加速过长就是这个原因



重心转换可以找找感觉了 可以重心右脚转左左脚 身体转动 带动摆臂 少一点向上顶的感觉 整个身体向前压 而不是手臂向前压 如果时靠重心转移带动身体发力的话 重心转移应该先于转体开始
靠手臂向前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 但是练完整发力的时候要挖掘身体最大发力的可能


倒拍这个 全程发力是会这样的 没有问题
一般说的倒拍太大是担心那一段都是用来主动发力 因为主动发力的提速能力很有限 被动发力的话就没有这种问题
但是的确 有意识地缩短一点距离 挥拍可以完成的更快

就是一开始手臂向下降的动作其实有点多余 可以不需要 可能是因为用了肩向上抬的动作去升高手臂才会这样 可以试试身体侧倾去抬一侧手臂 就像是摸高时候会做的那样

拍面和挥拍轨迹还是要注意 放松了之后

向前挥拍的拍面回到了斜的状态


有些时候虽然出现正拍面 但是拍面速度和拍面方向合不上

绿色是实际击球时所需要的速度 黄色的时可能会出现的额外的速度

场上实际击球问题应该已经不大了 这点拍面不正基本球也能到位
但是要进一步提升出球方向性和杀球提速的时候会受到影响






欢迎光临 中羽在线社区 (https://bbs.badmintoncn.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