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标题: 硬核解剖!电镜硬刚ZSP!深入探究YONEX工艺! [打印本页]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6 18:05
标题: 硬核解剖!电镜硬刚ZSP!深入探究YONEX工艺!
      作为一只日常需要看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细微结构)的材料科研狗,笔者一直都很想用电镜这个大杀器来观察一下羽毛球拍的微观结构。但是苦于朋友都还没有YY产生塌陷,也没打断过YY的高端拍,所以这个想法一直未能实现。直到今年4月,在闲鱼通过拍卖40块买到了一支新色ZSP的断拍,卖家也很NICE的发货了,于是这个想法终于得以实现,今天也把笔者所观察到的与大家分享。

图1、被肢解的ZSP

      首先说一下笔者制样的方法:首先选取球拍2点钟、4点钟方向以及中杆T头下部的位置,用手锯锯下约3mm厚的样品,两面都用400目砂纸磨平,然后需要使用电镜观察那一面再使用2000目砂纸细磨,以得到一个平整的截面。(电镜也是要对焦的,不磨平各处焦点不一样会很难观察)

      选用2点钟和4点钟的位置是因为这两个位置是比较容易产生塌陷的,也代表了有线槽和无线槽的两种框型。而中杆的制造采用了金属芯内模的工艺,成型质量应该比拍框好,笔者想看看拍框和中杆的截面会不会有什么差异。

图2、从左到右分别是4点钟、2点钟方向和中杆的样品

先说说笔者观察电镜想要验证的两个猜想:

1、YY的拍框采用发泡工艺,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不会侵入拍框导致气泡的产生?如果产生了气泡,就会形成结构弱点,导致强度下降,使拍子容易塌陷。

2、发泡工艺的成型压力要小于风管工艺,压力不足的情况下,会不会无法挤出多余的树脂,导致碳纤维堆叠不紧密?如果碳纤维堆叠不紧密,则会导致碳纤维含量下降、树脂含量上升,这样拍子在同等质量下强度就会弱于竞品。

      那么笔者有没有观察到气泡呢?

图3、2点钟方向样品SEM图

      图3乍一看好像很多坑洞的样子,但如果放大之后再仔细查看:

图4、2点钟方向样品坑洞放大

      就会发现这些坑洞都没有一个平滑的内部表面,说明是笔者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说白了就是磨得不够平),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气泡。如果再观察磨得更平的4点钟方向样品,就不会出现这些坑洞了。

图5、4点钟方向样品SEM图

      可以看到图5的样品平面相当平整,说明YY的发泡技术并不会导致气泡的产生。

      但是各位看官看到现在可能也发现问题了:WTM我要看的碳纤维去哪里了???为什么上图这种被崩出了裂痕的位置都看不到碳纤维在哪里???

      笔者做SEM做到这里也很懵逼,到底是YY技术太好了,碳纤维和树脂结合得一点缝隙都没有,还是笔者制样时出了问题。
于是笔者又去中杆那里逛了一圈,碳纤维还是没看到,倒是发现了一个气泡:

图6、中杆处气泡图,内壁是光滑而有弧度的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由于电子显微镜是无法看到颜色的,所以如果材料结合得很紧密,没有明显的分界面的话,电镜是看不出来材料的分界线的。就比如在这三个样品中,如果碳纤维和树脂之间结合得非常紧密而没有缝隙,那么电镜观察到的就会是上图这样光滑的平面。

      所以看到这里,基本就可以回答第一个猜想了,那就是在YY使用发泡技术的球拍中,碳纤维和树脂的结合非常紧密,且基本不会导致球拍内部气泡的产生,也就是说使用发泡技术是不会导致球拍产生结构弱点的。

      为了解答第二个问题,笔者翻遍了这三个样品的每一寸土地,终于在4点钟样品一些没有被磨平的部分发现了碳纤维的踪迹:
图7、四点钟方向样品碳纤维图

      图7这里的碳纤维外露应该是在笔者手锯的过程中,因为锯子不够锋利导致了碳层的崩裂、分离。

      可以看到在一个仅仅300μm(也就是0.3mm)的宽度下,笔者就分辨出了起码4个朝向的碳纤维,说明在这0.3mm的宽度下起码是堆叠了4层碳布的。而且每层碳布之间基本看不出间隔,也就是说碳布是非常紧密地堆叠在一起的。

      那到这里也就可以回答笔者的第二个猜想了,那就是发泡技术对碳布施加的压力是足够的,足以挤出多余的树脂让各层碳布紧密地堆叠在一起,从而给球拍提供足够的强度。

图8、碳纤维直径及其与树脂的结合

      笔者继续放大观察,测量了碳纤维的直径,发现其直径在7μm左右。同时,如果大家观察图8笔者测了直径的那根碳纤维的右侧,就会发现碳纤维和树脂的分界线是真的看不出来的。

图9、看不出有碳纤维的表面图

      在图9中,大家在图片的上方可以明显地看到碳纤维,但是在磨平了的表面上,却就是怎么也找不到碳纤维的一丝踪迹。

图10、与图8不同的光滑的碳纤维

      笔者继续搜寻发现,图10中出现了与图8不同的碳纤维。虽然两者直径几乎一样,但是图8中的碳纤维有粗糙的竖纹表面,而图10中的碳纤维则是光滑的。这说明YY在制造ZSP的过程中起码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碳纤维

      那么对碳纤维和树脂的观察就到这里了,笔者又继续使用电镜观察了ZSP的发泡框芯。

图11、发泡剂的SEM图

      笔者发现,虽然发泡剂有一个粗糙不平的表面,但是图11中发泡剂内部的孔洞很少,而且也不深,更像是实心而稍微带一点孔洞的硬质塑料,而不像是泡沫。

图12、发泡剂放大后SEM图

      即使笔者在图12中继续放大,也没有发现发泡剂内部有更加细微的孔洞。事实上笔者将放大倍数提高到两万多倍也没有发现细小的气泡。所以,发泡剂相比起泡沫,更像是一大块相互连接的硬质塑料。观察到的图片也和笔者在锯发泡剂的时候的手感相吻合,锯子聚到发泡剂的时候感觉到的不是柔软的手感,而是像切在硬质塑料上一样,相当难锯,发泡剂也相当难掰断。所以YY这个发泡剂到底是什么原理、什么用途,还需要更多的大佬去爆料、发掘。

      总结一下上文,这次电镜的观察验证了YY在发泡技术方面的实力,使用发泡技术制造的ZSP,树脂与碳纤维结合十分紧密,观察不到缝隙;拍框截面上基本观察不到气泡,也就是说拍框内部基本不存在结构弱点;两层碳布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隔,说明发泡剂提供的压力足以将碳布压紧,从而提高拍框的强度。

      那么现在就又到了讨论中羽第一大未解之谜的时候了:既然发泡工艺不会导致球拍的强度降低,YY的球拍为什么会塌陷呢!!!

      其实笔者完成这次解剖之后有了一个新的猜想:

图13、拍框截面补强条图

      大家仔细观察图13中红圈位置,就会发现碳布在这里有一个三角的突起。笔者原本认为这是碳布堆叠中产生的多余原料,但是笔者在DUORA 10与NS 9900中都曾观察到这个设计,而且DUORA 10中这个三角的突起也是正确地分布在线孔的下方的。

      所以笔者认为这应该是YY为了解决塌陷而特意做的一个补强设计。但是大家在图13中也可以发现这个三角形的补强条并不能非常完美地居中,而是有一些偏差的。这个偏差有可能是因为手工制作而导致的碳布堆叠误差,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发泡加压的过程中,由于单纯的加压无法对这个补强条进行正确地定位,所以导致了成型过程中的误差(当然风管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当这个补强条的偏差过大的时候,线孔处的强度就会远小于设计时的理论值,塌陷也就无可避免的产生了。(所以笔者还是认为,风管和发泡都是菜鸡,不用内模就会白给。内模法就能完美解决内壁精准成型的问题了)

      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个猜想,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回帖中发表自己的论点。

PS:为了写这篇帖子笔者真的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其实笔者还很想用李宁的电镜图做一下对比的,但是奈何市面上很少能找到李宁的断拍,身边人也没有,所以如果有哪个老哥手里有李宁的高端三四五代断拍(最好是立体风刃的,我对这个系列的成型最感兴趣),希望能够把拍子卖给我,让我能拿去看一下李宁拍子的电镜。笔者今年毕业去了新的学校以后,就不一定能有这么容易接近且能够自己操作的电镜可以用了。

延伸阅读:
1、[讨论帖]李宁、胜利采用的热风管真的是好技术吗?
https://bbs.badminton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3563&extra=
2、[科普向]隔壁的碳纤维车架生产都在用什么成型技术?
https://bbs.badminton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24751&extra=


作者: 西蒙体育    时间: 2019-5-16 18:08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作者: 李中大    时间: 2019-5-16 18:09
厉害了
作者: K1o    时间: 2019-5-16 18:10
牛逼,楼主加精预定
作者: Mystery1000    时间: 2019-5-16 18:12
技术流玩家,坐个前排
作者: Push    时间: 2019-5-16 18:24
院士组里的设备就是好啊

作者: 我dnmd真一发啊    时间: 2019-5-16 18:27
围观材料大佬
作者: 上尉captain    时间: 2019-5-16 18:28
我竟然看完了…厉害
作者: rexshaw    时间: 2019-5-16 18:29
前排广告位出租
作者: polycr    时间: 2019-5-16 18:33
好想回到大学再看一次电镜

作者: crazyzones    时间: 2019-5-16 18:34
牛逼啊
作者: lee66    时间: 2019-5-16 18:37
666nb
作者: 南京郭艾伦    时间: 2019-5-16 18:40
硬核牛逼
作者: polycr    时间: 2019-5-16 18:48
图4那些点点其实就是垂直镜片的碳纤维,切割破坏了树脂与碳的结合造成的。图7中4方向纤维其实应该是2块碳部的叠加。
作者: sunset    时间: 2019-5-16 18:48
论文来一啵

作者: 镜无波    时间: 2019-5-16 18:59
SEM可以的,能随便玩更可以~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里全是TEM比SEM多很多。
图片黑白可以上个色鸭~
作者: y3k    时间: 2019-5-16 19:11
楼主将会收到款项加留言,留言里说:请不要观察并公开我厂的羽毛球拍之结构,我们只是用噱头和宣传赚点钱养家而已,别这样较真。
作者: 吖苏    时间: 2019-5-16 19:32
厉害了
作者: 翼古尼尔    时间: 2019-5-16 19:44
牛逼牛逼
作者: wz.hao    时间: 2019-5-16 19:59
666666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6 20:04
镜无波 发表于 2019-05-16 18:59
SEM可以的,能随便玩更可以~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里全是TEM比SEM多很多。
图片黑白可以上个色鸭~

可能你们分辨率要求比较高,光碳纤维就粗7um怎么制薄样看tem哦

作者: 镜无波    时间: 2019-5-16 20:08
785228257 发表于 2019-05-16 20:04
可能你们分辨率要求比较高,光碳纤维就粗7um怎么制薄样看tem哦

是的,没法弄那么薄的样。最关键的是老师不让我们花这电费

作者: Sukhoi-27    时间: 2019-5-16 20:09
66666厉害啊
作者: 高高手    时间: 2019-5-16 20:10
还需要观测一下jp,ch和sp的不同
作者: 羽仔    时间: 2019-5-16 20:13
这技术厉害无敌啊
作者: 西之双鱼    时间: 2019-5-16 20:16
这帖子必须支持,太专业了

作者: 米砾    时间: 2019-5-16 20:21
感觉生科的我也要要用用显微镜了
作者: pugatory    时间: 2019-5-16 20:59
真心赞,全篇看完了~
作者: SDZDDSKX    时间: 2019-5-16 21:00
难得,顶楼主。
作者: 乐天男    时间: 2019-5-16 21:01
牛逼啊

作者: 夛零    时间: 2019-5-16 21:04
真的很硬核
作者: yl1026    时间: 2019-5-16 21:37
这个要顶,希望出个李宁的!

作者: 威士林    时间: 2019-5-16 21:39
牛逼牛逼,我也用电镜,但好贵啊,还要镀金才行。
作者: 番茄包仔    时间: 2019-5-16 21:41
硬核牛逼
作者: dhfnfh    时间: 2019-5-16 21:43
秀啊老哥
作者: alexchenzhuo    时间: 2019-5-16 21:59
785228257 发表于 2019-05-16 20:04
可能你们分辨率要求比较高,光碳纤维就粗7um怎么制薄样看tem哦

FIB咯

作者: 北极星0    时间: 2019-5-16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雨落心不落    时间: 2019-5-16 22:09
啊楼主
作者: 羽叶浮生    时间: 2019-5-16 22:10
喜欢楼主的文章。
如果用microCT有可能方便一些不?可以不用切薄片,直接扫描出3D结构。放大倍数比不了电镜的了,不知能不能看到微气泡(解像好像还是不错的)。
我是门外汉,瞎说几句了哈。
作者: 一顿超人Luke    时间: 2019-5-16 22:20
真正的牛人。。。
作者: keevenzhang    时间: 2019-5-16 22:43
好厉害的观察分析,制作工艺的改进提高永无止境。
作者: 九毛    时间: 2019-5-16 22:49
专家专家
作者: super吃粥    时间: 2019-5-16 22:58
我现在还在苦苦挣扎着材料成型的课程
作者: the123321    时间: 2019-5-16 23:13
电子显微镜很贵我是知道的,但是具体有多贵呢?
作者: Chow馆长.    时间: 2019-5-16 23:15
硬核啊我滴老哥
作者: 霸王别基    时间: 2019-5-16 23:19
来一波各种版本的就完美了

作者: daishun22    时间: 2019-5-16 23:32
硬核好帖顶一个
作者: 仰头望着谁    时间: 2019-5-16 23:39
还是要使用先进仪器更易发表高水平文章

作者: 凯5749    时间: 2019-5-16 23:43
牛逼啊
作者: samidare    时间: 2019-5-16 23:48
为真正的带佬献上膝盖
作者: 大爱林丹    时间: 2019-5-16 23:53
高高手 发表于 2019-05-16 20:10
还需要观测一下jp,ch和sp的不同

应该是没有不同

作者: 熊大等等我    时间: 2019-5-16 23:53
虽然看的我一脸懵逼 但是感觉很牛逼的样子 最后我想说 你会不会看到蚁人是
作者: 生如夏花11    时间: 2019-5-16 23:56
好帖顶一下
作者: MT_lin    时间: 2019-5-16 23:57
跪拜!
作者: 一般的我    时间: 2019-5-17 00:06
高级

作者: 程小贤    时间: 2019-5-17 00:12
真是硬核啊楼主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0:12
感谢版主大哥的排版和加精

作者: 路远    时间: 2019-5-17 00:12
牛逼啊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0:13
alexchenzhuo 发表于 2019-05-16 21:59
FIB咯

没仪器呀,有也不敢瞎用呀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0:14
羽叶浮生 发表于 2019-05-16 22:10
喜欢楼主的文章。
如果用microCT有可能方便一些不?可以不用切薄片,直接扫描出3D结构。放大倍数比不了电镜的了,不知能不能看到微气泡(解像好像还是不错的)。
我是门外汉,瞎说几句了哈。

我们这边好像没有用这个的不会用

作者: 还想打球    时间: 2019-5-17 00:14
看的一愣一愣的,假装看懂了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0:18
the123321 发表于 2019-05-16 23:13
电子显微镜很贵我是知道的,但是具体有多贵呢?

便宜的一百万一下就能买到,但是这玩意儿买了还得持续烧钱啊

作者: 柳丁柳丁大柳丁    时间: 2019-5-17 00:24
内凸起是 多余量碳纱挤压成的。。。。。不是什么补强
作者: 905636399    时间: 2019-5-17 00:30
听说是YY采用的碳纤维品种问题,硬度够了,韧性不够,容易塌,或者是拍框太薄,不受力。yy人家自己只质保24磅[手动滑稽]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0:32
柳丁柳丁大柳丁 发表于 2019-05-17 00:24
内凸起是 多余量碳纱挤压成的。。。。。不是什么补强

但你从老拍子一直看到新拍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三角位置越来越精准越来越对称了,特别是d10异形框都能准确分布在线孔下面。
这就是思路的转变啊,既然都要有这个东西,为什么他就不能起补强的作用?他也的确能起补强的作用呀。

作者: 柳丁柳丁大柳丁    时间: 2019-5-17 00:39
785228257 发表于 2019-5-17 00:32
但你从老拍子一直看到新拍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三角位置越来越精准越来越对称了,特别是d10异形框都能准确 ...

你高兴就好。。。等学*完内发泡球拍卷制工艺,在研究完yy内发泡专利  和切完100把拍子 在来 和我讨论 这个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对称了吧。。。。

尊重你 对于器材研究的精神,,但是臆想的言论  我只是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 提示你而已。。  时候相信真相  随你


作者: 南有樛木丶    时间: 2019-5-17 00:56
厉害厉害
作者: coolsj712    时间: 2019-5-17 01:01
太牛B了,期待多发这样贴子,太长知识了。
作者: 785228257    时间: 2019-5-17 01:01
柳丁柳丁大柳丁 发表于 2019-05-17 00:39
你高兴就好。。。等学*完内发泡球拍卷制工艺,在研究完yy内发泡专利  和切完100把拍子 在来 和我讨论 这个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对称了吧。。。。

尊重你 对于器材研究的精神,,但是臆想的言论  我只是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 提示你而已。。  时候相信真相  随你

所以你又是为什么觉得这个位置厚度变大了强度不会提高???我很想听听理由。

作者: 做人要厚道@    时间: 2019-5-17 01:13
厉害,厉害,打个羽毛球,打成您这样真是超级硬核!
作者: zmxcc    时间: 2019-5-17 01:35
66666
作者: 别把网瘾当电竞    时间: 2019-5-17 01:51
技术贴,提倡这种解析方式
作者: 新兵路过    时间: 2019-5-17 01:57
楼主接单吗?我们学校的电镜室排不到队
作者: 羽叶浮生    时间: 2019-5-17 02:07
785228257 发表于 2019-5-17 00:14
我们这边好像没有用这个的不会用

看过别人用小动物CT扫描老鼠,结石,蜜蜂等等。还有取一小块标本放到microCT扫描的。这种机器只能测小型标本,解像度是0.3um。不知道能看到碳纤维不。
https://www.microphotonics.com/products/micro-ct/skyscan-1272-high-resolution-micro-ct/


作者: superlodge    时间: 2019-5-17 02:08
纯技术帖,赞一个
作者: Dali大力    时间: 2019-5-17 03:22
不明觉厉……
作者: zhong13    时间: 2019-5-17 07:11
真牛批
作者: iori160105    时间: 2019-5-17 07:22
技术流,牛牛牛
作者: 刀客6039    时间: 2019-5-17 07:38
学院派典型代表,毕业可以去李宁应聘

作者: 838620183    时间: 2019-5-17 07:53
连我这尤尼授权的实体店铺都说zsp是尤尼为数不多的好拍子!
作者: jimaoge_0758    时间: 2019-5-17 07:58
好文章~~~
作者: 云墨舒    时间: 2019-5-17 08:02
实话实说,这种工艺分析虽然不是行业内大佬,但是也很有用了
作者: Xider    时间: 2019-5-17 08:15
柳丁柳丁大柳丁 发表于 2019-05-17 00:39
你高兴就好。。。等学*完内发泡球拍卷制工艺,在研究完yy内发泡专利  和切完100把拍子 在来 和我讨论 这个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对称了吧。。。。

尊重你 对于器材研究的精神,,但是臆想的言论  我只是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 提示你而已。。  时候相信真相  随你

若是真相,需要有足够证据支撑,若只是经验之言,不足以服人。

作者: glenn19831219    时间: 2019-5-17 08:16
楼尝试一下 平着刨面 切开  上次我尝试失败了  技术不够
作者: Doc.yang    时间: 2019-5-17 08:17
你都快写成科技论文了
作者: zxy2012    时间: 2019-5-17 08:22
膜拜科研大神
作者: 于博洋    时间: 2019-5-17 08:25
楼主我有李宁的900B 可以卖给你啊
作者: 技术差拍子好    时间: 2019-5-17 08:26
这个必须顶,有李宁的大神给啊
还有把JP、SP、TW、IP之类的也一起照照
作者: wwc171    时间: 2019-5-17 08:27
必须顶起来
作者: ddxxll2008    时间: 2019-5-17 08:30
硬核硬核,假装能看懂

作者: 住在球馆里的人    时间: 2019-5-17 08:31
666666
作者: Hacken    时间: 2019-5-17 08:31
md我们电镜都要预约才可以用一个小时
作者: 刘鹏鹏    时间: 2019-5-17 08:39
看不懂但觉得很牛逼系列
作者: 075699    时间: 2019-5-17 08:44
流批,假装看懂了
作者: 给点阳光就灿烂    时间: 2019-5-17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yboy    时间: 2019-5-17 08:49
楼主是技术流派,前来膜拜
作者: gallons    时间: 2019-5-17 08:50
有理有据,舅服你
作者: 麻麻你的心点    时间: 2019-5-17 08:51
卧槽。。。放了大图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恐怖
作者: 陈斯扬    时间: 2019-5-17 09:07
涨知识帖,感谢楼主
作者: ruickw    时间: 2019-5-17 09:10
这个是真佩服,我仔细的看完了




欢迎光临 中羽在线社区 (https://bbs.badmintoncn.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