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标题: 静蹲——太极拳的桩功 [打印本页]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4 16:42
标题: 静蹲——太极拳的桩功




刚来中羽,目前正处于翻旧帖的状态。这两天一直在技术论坛潜水,今天下午来到这里。发现大家对一个所谓静蹲的东西很感兴趣,于是我找到了所谓静蹲那个帖子,一看图片,吓我一跳,这不是太极拳的桩功么!!看了帖子描述,只是外形像无极桩,很多内在的东西却是少了。这样练功的效果会差很多,我就简单叙述一下桩功的基本要求,练*的童靴可以参考参考。



本人练*的是通背拳,师父和一位杨氏太极的拳师交流,学来了太极拳的无极桩,又传授于我。通背拳的桩功多属行桩,和太极桩有所区别,所以对于无极桩,其实我练的也不算太多,现在简单讲讲要点吧。


无极桩有几种变形,所谓静蹲那种形态应属基本型。

1.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靠墙,靠墙不是贴上墙,而是借助墙把你的脚跟、臀、背、后脑拉成一条直线。不要依靠在墙上,只是把墙当作一把尺子,保证身形的正确即可。

2.敛臀,武术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撅屁股。想象自己长着尾巴,尾巴从两腿之间往前卷,这样屁股自然不会掘起来了。

3.从头到尾脊椎应该是被拉成一条直线。想象一条线挂在自己的百会穴,屁股坐在脚心涌泉穴上。整个身体都被这根弦拎起来,这样脊椎自然拉直。头顶挂,脚底踩,其它的部位都不使劲,都是放松的。

4.放松、放松、放松。所谓松肩垂肘耷拉手。我师父教我的时候这么说,百会穴那根绳挂着你整条脊椎,你其余的骨头肉都挂在脊椎上,特别松,差一点全部的肉都堆到地上了……初学者很容易端肩,多想着放松肩部。

5.抱球,可以双手自然下垂,但最好是抱球。想象双手在胸前抱着一个大球,球是纸做的,抱狠了就把球抱扁了,轻了球就掉到地上了。抱球的时候依然要注意松肩垂肘耷拉手。可以想象两肘各挂着一个秤砣。

6.重心放在脚心,不要想着大腿,忘记大腿,我是坐在脚心涌泉穴上的。

7.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是鼓起肚子的,不是张开胸吸气。初学者也可以不管这些,放松,自然呼吸。

8.舌抵上腭。所谓上颚,就是舌头抵着那里,嘴里唾沫会分泌最多。唾沫不要吐,吞下去,道家称之为玉液。这个暗合道家养生法。眼睛要似闭非闭。这个桩功求的是一个自然而然,切不可如照片里那样有说有笑,而要想着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站在山上,面朝大海,整个身体渐渐扩大,与周围的树木大海,天空融为一体(当然,这种状态是狠高级的,不是谁都能达到的,各位没人指点,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好)。

9.这些已经够多了,不要再按照网上某些关于无极桩的资料的要求,进行以意导气,没师父指点这狠危险。让你拉直脊椎,重心坐在脚心涌泉,就已经可以帮助你打通气血。以动作引导气血才是王道。只有到了百尺竿头的地步,才需要以意导气,那是极高级的活,危险系数也高级。

10.内家拳看来,松柔才是王道。无极桩绝不仅仅是锻炼腿部肌肉。打通气血、求松柔才是根本的目的,锻炼腿部肌肉,那都是细枝末节了。内家拳练起来松松柔柔,打起来如火药爆炸。这种惊炸力其实也是我们玩羽毛球梦寐以求的东西(羽球对爆发力的要求决没有内家拳的要求高)。若你能够完全按照无极桩的要求来练*,对你的爆发力的好处恐怕比练那个挥拍器还要高。如风云组合那般练法,有说有笑,手还掐腰,实在是浪费了,只练到大腿肌肉,其他好处都没了,可惜啊可惜。









Lelsie:大家可以参学。




本帖最后由 Leslie 于 2010-10-19 07:47 编辑

作者: jorcn    时间: 2010-9-14 17:03
静蹲时双手还要拿个腕力球来玩才行
作者: 0108302    时间: 2010-9-14 18:11
被你说的好难
作者: liushilong    时间: 2010-9-14 18:57
顶一个,这个是绝对的好东西。以前练过。不过楼主好象忘了一点,还应该加上膝不过脚尖。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4 19:32
被你说的好难
0108302 发表于 2010-9-14 18:11



    想真正练好无极桩,确实是很难很难的。入了太极门,啥也不干,就这无极桩,练上半年一年,别的啥也不练,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当初有多年的通背拳基础,练这无极桩,也用了好多好多天,在师父的手把手教下,才敢说这无极桩没练错——不敢说练好了。
而无极桩是太极门人需要练一辈子的东西。
我写这东西吧,只能说帮助谁想练静蹲的尽量往无极桩上靠吧,比静蹲单纯练腿部肌肉肯定要好得多。

作者: scorpion    时间: 2010-9-14 21:10
好贴,试一试。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4 21:31
就在前几年,武道行圈子外的人都纷纷嘲笑我们练传统武术的站桩毫无用处。现在风向开始转变了,骂的人少了,借鉴武术桩功的人多了……
桩功有很多种,目的各不相同,无极桩这种高桩,就是练整力、争力、松柔的。所以说练高桩不要做什么好发力的,松柔才是王道,只有松柔了才能打出好的爆发力。若纯为了力量,可以练低桩,如下:


再来几个别的拳派的桩功图:
形意拳的三体式


八卦掌的青龙探爪


心意六合拳,图片看起来很怪异,貌似人畜无害的。人说太极狠,八卦刚,形意凶。当年我看过人把心意六合拳招拆开来以后,我便直打寒战,怎么会有这么歹毒的拳法……


作者: jianan    时间: 2010-9-14 22:38
唉,小弟大一体育学太极,考了几次才及格,身体一点柔性都没有,要是早打羽毛球就好了,呵呵~~
作者: 力夫    时间: 2010-9-14 22:43
推广贴
作者: 高空俯冲    时间: 2010-9-14 22:55
应该说是殊途同归吧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4 23:09
应该说是殊途同归吧
高空俯冲 发表于 2010-9-14 22:55



    打拳和打球的发力,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羽球的击球讲究一个“鞭击”。很多门派的武术发力也是如此,甚至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相似的就是太极拳与通背拳。太极的单鞭,通背的掸手,打出去真的得跟鞭子抽似的。有些牛人,一记单鞭打出去,能将用细绳挂起的牛皮纸抽破。这种爆发力不是用“好发力”之类的东西练出来的,就是从松柔中求的。这种劲,拿来打羽球,还是很好用的。

作者: tezukalee    时间: 2010-9-14 23:17
。。。我错了
作者: 小马迷途    时间: 2010-9-14 23:33
看了帖子发现貌似我练错了,这种高难度的东西没专业点的高手指导会不会适得其反啊。。。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4 23:39
我想补充说明一下。
我发这个帖子,并非是炫耀武力或者跑羽球这里来宣传国术来了。只是看到羽球的练*中采用了国术的桩功训练体系,忍不住发表点看法。
羽球的发力和国术的发力有很多共通之处。看见教练教新手打球时,总是不停的提醒,放松,放松,放松击球!所谓放松与国术的松柔还是颇有共通之处的。而两者对爆发力的追求,也是很有共同处。只不过寻求爆发力的方式不太一样。羽球是通过不断练*动作,国术是通过站桩寻求松柔,进而增加爆发力。我不评论这两者的优劣,毕竟是两种体系。
但是这里采用了站桩训练,我想,与其在站桩里添加现代体育的练法,还不如寻求原汁原味的站桩训练法。毕竟站桩是经过前辈武者上千年的锤炼出来的一个体系,贸然的往里添加东西未必有好效果。
站桩的目的是寻求争力、整力、松柔。争整是打架用的,与羽球无益,而这个松柔确是太有用了。大家要练器械,练“好发力”,平时有的是时间,这里既然练了站桩,何不试着寻求一下松柔?
说道站桩治膝盖,这个很显然。我一楼就说过,站桩贯通气血。讲静蹲的视频说蹲了以后膝盖发热,这是最浅层次的。武术粉丝只在最初的几个月膝盖发热。真正的效果是脚心发热!膝盖酸胀在这里被说成好事,而在我们看来,是没把劲力贯通到脚底的表现。静蹲视频,照此练了有好处,但是好处很小。因为这是桩功最表面的东西,缺少最好的内容(争整松)。
另外,初练太极的人往往会出现膝盖附近痛。这在我们认为,也是没有松柔下来,劲力锁在膝盖的缘故,什么时候到了一套拳打下来,或者站了一小时桩,脚底板发酸,那么恭喜你,你小有功力了。好比打球腰酸的,算是中级水平了。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5 00:00
看了帖子发现貌似我练错了,这种高难度的东西没专业点的高手指导会不会适得其反啊。。。
小马迷途 发表于 2010-9-14 23:33



    动作做标准了(比如楼上有朋友提醒的膝盖不出脚尖,以及我强调的一些动作规范,参考照片上的动作),要求不要超出我所提出的范围(尤其不要照着网上一些关于无极桩的要求,那些太高深了,不适合无师父指导的情况下练),不会有什么害处。
另外就我的经验,此桩功养生之处在于贯通气血(静蹲视频里说的什么淋巴分泌增多之类,大抵类似这个意思吧?)。贯通气血有几个标志性信号。先是膝盖酸胀,接着是脚底酸胀,然后是两肾酸胀,在后来会有感觉两肾有一股胀热的感觉往上窜。当然了,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别人不一定会有,供参考。

作者: 小马迷途    时间: 2010-9-15 06:52
回复 18# 老青蛙

恩,谢谢前辈指点~晚上我试着练练看

作者: 0108302    时间: 2010-9-15 13:59
回复 7# 老青蛙



    特别要毅力

作者: 新手老菜鸟    时间: 2010-9-15 23:40
老菜鸟向老青蛙致敬。
作者: zhoutcm    时间: 2010-9-16 13:15
非常感谢楼主!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得到您的指点,真是幸运。
我以前在炎龙网上看内家拳的站桩,专门从网上找了一下里面提到的《卢式结构》,还特地买了几本相关的书,读过《逝去的武林》等一些书籍。对于静蹲,我也觉得应该结合桩法的要义,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一段时间静蹲,我自己是按照卢式结构里提的方法来练,调身、调息,但不意守。最近膝盖处有一些异样,以为是打球的时候伤了膝盖,还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以前打球的时候没有这种微痛的感觉。蹲到40分钟之后,有时候脚底板会发麻。想起薛颠说过,练桩宜慢,所以也不着急,慢慢地顺其自然。如今看来,还是要有人指点才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作者: zhoutcm    时间: 2010-9-16 13:17
其实很多年前就对站桩感兴趣,《武林》这本杂志订了多年,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之类的也没有少看过,但是一直没有践行,呵呵,有点叶公好龙的感觉。。。
作者: 小马迷途    时间: 2010-9-16 14:32
感觉这角度有点不给力啊。。。蹲个半小时没感觉,是我太浮躁了吧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6 14:55
回复 23# zhoutcm



    我文中所说,绳拉百会,扯直脊椎,再一放松,就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了。
武术这东西,难。羽球打得是一个死物球,武术打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自学绝不可能出效果。历史上没一个高手是自学成才的。
没好老师,把武术作为一个兴趣点就好。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6 15:00
回复 24# 小马迷途



    你好牛。不应叫你小马,该叫你小牛了。一般没练*过的,即使这种高桩,刚开始也只能坚持一分钟左右。当然,练多了,时间就开始变长了。
以前认识一位大牛,练形意拳,三体式一站站一上午……

作者: aquamichael    时间: 2010-9-16 19:56
回复 26# 老青蛙



    静蹲容易出汗正常吗。10分钟左右,是汗珠状的渗出来。

作者: 小马迷途    时间: 2010-9-16 21:44
回复 26# 老青蛙

额,难道是我动作错了?感觉这个比静蹲还容易

作者: scorpion    时间: 2010-9-16 23:01
没事试啦一下,以前随便微曲一下膝盖的静蹲20分钟受不了了,无极桩方式10分钟就受不了了,不过腰部酸痛舒服多了。
很好的方法,膝盖和腰一起练。
本帖最后由 scorpion 于 2010-9-16 23:02 编辑

作者: zhoutcm    时间: 2010-9-17 08:56
回复  zhoutcm


    我文中所说,绳拉百会,扯直脊椎,再一放松,就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了。
武术这 ...
老青蛙 发表于 2010-9-16 14:55



    说的极是,再次感谢!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7 09:25
回复 29# scorpion



    感兴趣的话我就多说几句。
含胸拔背,加上我说的那个尾巴前卷。就能够把心放低,把两肾提高。在道家养生里这有个说法,叫做提升肾水,滋养心火,水火相济,龙虎交汇……大约都是这个意思。
尾巴往前卷,是最通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我师父教我就是这么说的。原来有个什么名词儿,挺唬人的。放过去,这都属于不传之秘。这里头道道很多,譬如,尾巴往前一放,放在对方两腿之间,技击的作用就出来了。具体太复杂,你怕也不懂打法,就不多罗嗦了。尾巴前卷,注意敛臀就好。
无极桩其实我站的并不太多,因为太极和通背还不太一样。通背是彻底的松柔,一股鞭子劲,太极是一种似柔非柔,似紧非紧的状况。注意我描述的抱球。太极,阴阳之母,代表混沌,代表刚柔。练的时候注意体会这种刚柔混沌在一起的状态。
桩功,是包罗万象的,是一门拳法之母。里面含有养身,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含有练劲,作为技击的基础,含有打法,技击的意念……不是练武,取自己需要的来用就好。
另外,有人说换重心,我不提倡,桩法都是淬炼了千年的,你又不是虎头孙少保,武功登峰造极,哪容你随随便便更改?若那样,不如站形意拳的三体式,累了换脚。

作者: zhoutcm    时间: 2010-9-17 09:32
对于我们这些还未入门的人来说,眼睛按照您所说的似闭未闭就可以了,只是不知道楼主对于“眼观鼻,鼻观心”如何理解?可否赐教一二?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7 09:44
回复 32# zhoutcm



    想了半分钟,还是建议你不要考虑这些为好。你注意身形正确,然后就是放松(针对站桩练好发力的而言),这种放松是我提到那“抱球”的放松,注意体会似松非松就好。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憋气,自然,均匀,悠长的呼吸,会腹式呼吸更好,不会也无所谓。

作者: zhoutcm    时间: 2010-9-17 10:39
回复 33# 老青蛙



    谢谢您!

作者: 魔鬼    时间: 2010-9-17 16:04
想必老青蛙是武林高手.请多多指教.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7 20:49
高手不敢当。
十多年前吧,以现代技击入手开始练武,练过散打,跆拳道,泰拳,也跟武友一起琢磨过mma,柔术之类。零四年开始练国术,主要是修剑痴一系的通背拳至今。要不是04年遇上我师父,开始疯狂的练国术。我那会一定会和我的铁哥们一起练羽球。他现在已经是顶尖的业余高手,我在今年以前,只是知道羽球怎么回事,偶尔打打,今年初才开始正式练羽球……
作者: 魔鬼    时间: 2010-9-18 11:27
我也想练无极桩,但苦于没有师父.我担心的我方法错误.造成走火入魔.
作者: jc_1011    时间: 2010-9-18 12:07
楼主可不可以再发一点儿穴道和道家运气之类的普及帖,你帖子看了很受益,但是中间有些专业术语还是看的不是很明白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8 21:13
回复 38# jc_1011



    我练的是武术,道家养生的东西其实不怎么懂的。穴道的话,中医穴道我懂,你想研究的话可以看看《中医经络腧穴学》。武术里对穴道仅限于打穴,没听说过点穴。其实打穴和打要害是同一回事。所谓内家拳,并非是说什么内里练气之类,只是一种有着自己的特点的发力方式的拳法。

作者: stevenli2222    时间: 2010-9-19 01:22
我的偶像,强烈申请要求加精

作者: 垂直升空    时间: 2010-9-19 09:23
感谢楼主这么认真的发帖。
我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
我们单位曾经组织过学*太极拳,不过就学了两个月,知道一点皮毛。
楼主帖子里讲到的东西我听来还是很熟悉的。
作者: jc_1011    时间: 2010-9-19 10:34
回复 39# 老青蛙



    哦,就我所知,中国很多武术都有相应的修身之法,而且好像都源于道家文化,所以应该都有相通之处。

   如果方便的话,楼主可否共享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真的很感谢楼主了,从你这儿真的学到不少,完全应该申请加精,呵呵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19 11:16
回复 42# jc_1011



    修身之法,有的武功有,有的却没有。修身之法是为了养身板,因为武功这东西,在过去可是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些人那可是往死里练啊,不比现在这些职业运动员练的少。大家都知道,这样拼命练,是伤身的。所以大家都需要各种修身法来养身,而且养好了身体对武功进展也是有好处的。于是各个武功门派都到处找养身的法门。印度古武,古泰拳找到了瑜伽术。瑜伽术类似于气功,是古代僧侣长时间打坐,逐渐琢磨出来养身法门。
中国的就简单了,道门的根本目的就是长生不老,想方设法的活命。道门的养生法门是最多的,于是一些道门的护教武功天然的都拥有很多很多的养生法门,多数都综合在桩功里面了。
另外还有红拳,它的修身法是叫做软十盘的东西,更类似于瑜伽术,看来不像是道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
除了宗教的护教武功,如八卦掌,太乙五行拳之类,另一大门类就是战场上死里逃生的老兵们流传下来的杀人技法。这些技法,有的人能找到养身法门,综合进去,如心意六合拳,有的小门派却找不到了。鹰爪功,铁砂掌就很伤身,不得已,前辈们用了些中医的内容,试图抵消练功带来的伤害,但是很多人练鹰爪功还是练出了关节炎,练铁砂掌也很容易练出肺病。这些,基本上就是纯粹的杀人术了。

作者: jc_1011    时间: 2010-9-19 11:53
回复 43# 老青蛙



    后几段看的心拔凉拔凉的

作者: stevenli2222    时间: 2010-9-19 12:21
标题: Re:
那李小龙那么强壮,不就是把自己给练死了。



来自手机

作者: 左乒右羽    时间: 2010-9-19 12:56
回复 20# 0108302



    人家说蹲半个小时,看电视,我蹲5分钟就顶部住了

作者: 0108302    时间: 2010-9-19 13:09
回复 46# 左乒右羽



    学周星驰边看《春光xxxx》边蹲

作者: 左乒右羽    时间: 2010-9-19 13:19
回复 47# 0108302



    不懂

作者: 小马迷途    时间: 2010-9-19 23:21
回复 43# 老青蛙

前辈额,我坚持静蹲十天左右了,突然发现自己大腿粗了很多,以前都是很紧实的,现在变成松弛的了,但粗了很多,这个正常不?练无极桩的话会不会也这样子呢?

作者: cocobuy    时间: 2010-9-20 15:57
楼主呀,看了你的帖子,我感动的不行,都快激动的留眼泪了。。。
一直在纠结,羽毛球到底该怎么放松,怎么放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的有爆发力。。。
以前也知道一些关于太极,但是仅仅停留在高远球发力,一个力的传导之中。。。现在楼主的这些理论,绝不是费了一点两点功夫整出来的,可以说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和亲身经历感悟出来的,因为我可以体会到了每一个形象的比喻和怎么练好,怎么练最有效果。。。我好感动。。。
我以前一直很担心静蹲大腿上面两坨肌肉变的明显,所以一直不敢怎么练静蹲,但是羽毛球必须要有一级别的肌肉力量做保障。。。但是今天听了楼主的建议,我在提高保护力量的同时,也可以让自身更放松,这样压力更小。。。算开了眼界。。。
很多东西真是放松的。。。我一定会按照楼主说的练练,我感觉也许到了以后,这就不单单是体会放松。也可以进化成是一种修身养性。。。。
楼主,太谢谢了!!!这是精华,完全的精华。。。
等我练了在来请教。。。
马上中秋了,节日快乐!!拍个马屁
作者: 老老菜鸟    时间: 2010-9-20 18:22
楼主,那女的有没有撅屁股啊?
还有楼主有没有迅速把球技提升到高手行列哈!
作者: hangzou    时间: 2010-9-22 10:14
LZ是武林高手呀!向楼主学*!呵呵!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25 10:51
楼主,那女的有没有撅屁股啊?
还有楼主有没有迅速把球技提升到高手行列哈!
老老菜鸟 发表于 2010-9-20 18:22


你说我发的那个美女无极桩?女人的屁股比男人的大,而且说实话那mm的又挺翘的,看起来总像是在撅屁股。看武术的动作,不能仅看外形,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话说回来,个人观点哦,我觉得那mm 练的不算好,功架太硬,太顶,怀疑她是练武术竞技套路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看看我发的其他的桩功图,不仅是太极的,形意的三体式,八卦的青龙探爪,心意拳的蹲毛猴儿,无一例外的,他们的形态都有一种松沉下来的感觉。这种松,是一种似松非松,似紧非紧的感觉,最利于突然的发力。

我打球半年了,可能是得益与*武多年,在打球动作与发力上没费太大劲。就当初握拍很不*惯,用了差不多四个课时的训练课才适应过来,第五课就可以打出基本合格的高远球了。如果位置合适步法到位,我也能打出令对手惊讶的反手高远。毕竟我虽然不如一些武者变态,但是我的反手摔掌也能抽碎一张悬挂起来的报纸的中间,周围不破。目前我也已经基本掌握双腿起跳杀球,实战中遇到舒服的位置也可以应用双跳杀。

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就是,定点的话我可以打出质量很高的球,空跑步法也比较到位。但是一到实战,跑动起来,我回球的失误率特别的高。手步衔接太不好了。最可气的是有一场,我21:0输了,对方的技术是不如我的,那次其中有一半的球都是我杀球出界,还有一大部分是其他形式的击球出界等,对方主动得分也就百分之十的样子……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25 11:08
回复 50# cocobuy



    很高兴这点东西可能对你有用。要注意放松,但不能是完全的放松,那样就是懈了。武术里叫做松柔,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放松,是既松且紧,似松非松。注意体会我说的抱球,纸球,有一定的分量,抱松了就掉,抱紧了就抱压瘪了……这样就能接近这种松柔的感觉了。
太极拳为什么命名为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太极就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的状态。那么太极拳也描述的是松柔混沌不丢不顶的这种状态。
所以说太极拳难练。而通背拳就简单了,全身松下来,脚底紧起来,脚一发力,把松下来的身子当鞭子一甩就成。

作者: 老老菜鸟    时间: 2010-9-25 11:08
你说我发的那个美女无极桩?女人的屁股比男人的大,而且说实话那mm的又挺翘的,看起来总像是在撅屁股。 ...
老青蛙 发表于 2010-9-25 10:51



    哈哈,楼主很认真,很不错;可能你的柔韧性很好吧,初学者双脚起跳扣杀容易受伤的;慢慢来打好基本吧;有人说打羽球步法的重要性占70%!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25 13:48
步法的重要我深有体会。拳法上讲,先看两步走,再看一出手,拳到步也到,打人如拨草。
我球打得还是太少,很多东西整合不到一起,得慢慢来。
我现在打球打的腰疼,有人说这说明我打球已经小有水准。也有人说是腰拉伤了。我怀疑跟我这段时间跳杀练的太多有关。
作者: cocobuy    时间: 2010-9-25 20:18
回复 54# 老青蛙



    那我现在觉得我没必要学到太极那么高深,只要把腿放松就成了,呵呵呵。。。
目前我的感觉是,如果把自己的意念放在脚心,或者是涌泉穴上,相对于膝盖的负担就减轻了不少。。。特别是觉得,如何站着的时候,2边晃动的话,是以脚为支点,两边晃动,有不倒翁的意思哈。。。反正我觉得很好玩,呵呵。。。
另外,现阶段,我只想练腿,让自己步法更灵活点,每天要这样蹲多久?有时候,我感觉都膝盖酸了,我就不想继续了,如果这样坚持下来,会不会有点效果呢??
另外,楼主腰痛,估计是和练跳杀多了有关。。。虽然练过武术啥的,但是基本的力量保护还是不能少,呵呵。。。

作者: aries0327    时间: 2010-9-25 20:38
学*了,很受启发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25 22:44
回复 57# cocobuy



    刚才看到有回帖,吓我一跳。你可千万别吓着我,不要乱加东西。桩功是上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慢慢总结,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你苦练一百年功夫,也未必能对这桩功改上哪怕一丁点。
不要擅自改动,乱晃,还有人说过什么改变重心什么的,尤其不要擅自加意念。刚才吓我一跳,害我回头去看我发的帖子,我记得我没说过意念什么的啊。
若是腿累,可以采用形意拳的三体式,采用三七步站桩,累了换腿。效果是一样的。单讲效果,三七步的强度是大过高桩马步的。
不是说意念放在涌泉穴——准确的说,有的时候是要有意念,但是不是你能够做的。注意看高手的桩功图,无极桩、三体式、走圈、蹲猴儿,高手的东西是很耐人寻味的,我练武的时候时常琢磨前辈的老照片。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特征,从体态上看,如果腿和屁股之间有一把椅子,那么他们仿佛坐在脚后跟的沿线上的那把椅子上(你回头看看那些图片,没个几年功夫,一般人站不出这种味道的)。所以你这样即可:假想自己坐在脚后跟上。(拳种不一样,各有特点,这里你坐脚跟即可)。
记住,羽球发展不过几十年,武术发展几千年了。远比羽球博大精深,我是根据自己十多年练武的经验与半年多打羽球的经验,截取出部分对羽球有帮助的武术内容来。你不要乱改,也不要深入练。我所截取的,是我认为有效,且无害的。若你乱加删改,则不保证无害。

作者: lct_strike    时间: 2010-9-26 08:10
我现在蹲半个小时脚麻了!!
作者: scorpion    时间: 2010-9-26 14:08
回复 60# lct_strike



    同感,不知道是好现象还是站错了。

作者: cocobuy    时间: 2010-9-26 14:20
回复 59# 老青蛙



    有道理,待我细细研究哈。多谢!!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9-26 15:16
站的脚麻在站桩初期是很正常的现象,基本上每个练内家拳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两三个月以后依然脚麻,就需要注意了。
个人观点,分析一下脚麻:
首先脚麻,说明强度上来了。与之对应的,气血却没有活起来。气血不活,就麻了。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站起来,走一走,甩一甩,放松一下。
气血为什么不活?考虑你的动作有没有错误。动作没错误,那么就是你没有松柔,你站的桩是咬着牙,努着力在那挣命硬抗。所谓稍一努力,即落旁门。
另外,重心落在哪里,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里头太深了,没法展开讲,你们且做到坐在脚后跟上即可。

作者: scorpion    时间: 2010-9-26 15:41
回复 63# 老青蛙



    好的,坚持两三个月以后再说。感谢

作者: wd1719    时间: 2010-9-26 19:03
请教一下关于腹式呼吸的问题,在呼气的时候是用鼻呼气吗?还是张开口呼气?如果张开口呼气,那个舌顶上额就保持不了咯,如果用鼻呼气,老是觉得呼不尽,再吸气的时候会有一种憋气的感觉,呼吸极不流畅。

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我觉得呼吸在运动中十分有用,特别用腹式呼吸调整打球的气息,稳住情绪(比赛中十分有用),集中精神作用十分大。
作者: wenrd    时间: 2010-9-27 10:38
三体式绝对是个好东西,站了几个月,感觉脚轻了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的不是盖的。谁站谁知道。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10-10 23:31
回复 65# wd1719



    关于呼吸我本不想讲太多。既然你问了,我就说几句。你说憋气,其实初期比较常见。呼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憋气的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种可能:1、负荷太大,而你又强用悠长缓慢的呼吸,气就不够用了。2.动作不熟练。3.你的内脏或者体内的肌肉太僵硬,不够松。
哪里呼吸,在格斗时是不一定的。有的用鼻子往外呼气,发出哼音。有的用嘴,发出哈音。也有用嘴发出斥音。这都是助发力用的。
站桩时都是鼻吸鼻呼。说说我的经验你参考一下。吸气时要仿佛在嗅一朵花,这样比较容易吸进腹部。有个进阶的内容是,你肚子吸满后,继续吸,感觉上是把两个腰张开继续容纳。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10-10 23:35
回复 66# wenrd



    三体式我当初练过一点。动作简单,精通难。一些细节就够麻烦的了。什么手和脚形成连线,眼睛要瞟着看出去,手要有鹰抓的意,前手推山,后手按虎……形意拳真的不是一门容易学的拳法。

作者: mniuzai    时间: 2010-10-11 16:42
不错,学*了,很好
作者: BG65    时间: 2010-10-12 16:24
回复  cocobuy


    刚才看到有回帖,吓我一跳。你可千万别吓着我,不要乱加东西。桩功是上千年来,一 ...
老青蛙 发表于 2010-9-25 22:44



    中国队内部会不会有武术认识在做指导?

作者: BG65    时间: 2010-10-12 16:58
羽毛球准备动作上体前倾,会不会打乱站桩效果
作者: 老青蛙    时间: 2010-10-15 22:57
羽毛球准备动作上体前倾,会不会打乱站桩效果
BG65 发表于 2010-10-12 16:58



    我想了想,应该说羽毛球准备姿势和站桩的在这一点上是不一致的。大家需要注意,不要拿站桩的重心来打球。站桩实际上还是为了格斗做准备,羽毛球前倾的重心不不符合格斗的要求。我记得有一次和人家打实战,对方在对抗中有点“失中”了,当时的姿势与重心应该说和羽毛球的准备动作比较相似。我拽着他手腕往斜下方一抖,对方就平趴在地上了。

作者: 939767280man    时间: 2010-10-17 22:38
多谢LZ用心了
顶个
作者: 流水行云    时间: 2010-10-18 15:38
我崇拜的太极拳啊
作者: zhousongs    时间: 2010-10-18 21:58
当时看过帖子了,因为膝盖没问题,就没仔细看,
更没看下面的回复,原来还有好东西
作者: szaac    时间: 2010-10-19 10:28
向楼主学*。旁观太极,悟到不少适合羽毛球的东西,包括击球点、控制面、发力方式、重心保持。身体条件好的人,打球像长拳,本菜年纪大了,大开大合的做不到。
作者: Leslie    时间: 2010-10-19 12:42
内修更加重要。
作者: yuanyishen    时间: 2010-10-19 17:16
站的脚麻还以为站出毛病了,原来是站对了,庆幸!
感谢青蛙兄弟!
作者: 鲁西西628    时间: 2010-10-25 09:18
听说可以锻炼膝盖,我要开始练*了。。。。。。
作者: myltj    时间: 2010-11-15 11:14
谢谢老师,真是不错。偶腰椎增生,大腿总是麻的。一天到晚对着计算机。

现在可以到时把计算机放高,用无级桩来蹲,比以前直接站立感觉好多了。直接站立腰椎很累的
作者: 神兵老将    时间: 2010-11-16 14:37
膝盖要是不过脚尖的话,站了半天还不累啊(20多分钟),只是觉得无聊,青蛙大侠,怎么办?是不是哪里不对啊?
作者: titus2032    时间: 2010-11-18 10:48


我练的时候感觉脖子特别僵硬,是不是姿势不对呢?另外,这个桩要站多久
作者: sindy    时间: 2010-11-18 13:20
楼主的意思是要完全按照你介绍的来做  不能自己随意改动?

但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总会有些许不同吧
作者: wang123yz    时间: 2010-12-2 22:57
我也练练,希望青蛙侠指点哦
作者: Gibson    时间: 2010-12-3 0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ibson    时间: 2010-12-3 0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m8881404    时间: 2010-12-8 13:36
我也练练试试,希望有所得。
作者: Ria    时间: 2010-12-9 11:02
实在太复杂啦,无人指导怎么知道自己的姿势对不对,名间真正有实力的人又大隐隐于市,莫非请教公园耍太极的老头?!oh,my god
作者: 化石    时间: 2010-12-9 11:27
多谢前辈指点
作者: 小龙_fly    时间: 2010-12-10 10:18
学*了  回家练去。。
作者: 木头开花    时间: 2011-3-16 00:48
回复 1# 老青蛙



    太有用了

作者: nbchance    时间: 2011-3-16 16:43
静蹲——太极拳的桩功
作者: pr5252    时间: 2011-3-20 18:03
支持一下
作者: adeng    时间: 2011-3-20 21:26
哪里有专门教这个的?
作者: 标斯    时间: 2011-3-23 09: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tone5116    时间: 2011-3-23 21:33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可能还没到达那个层次,目前还不能完全理解,希望过个一年半载能完全明白,双手抱拳多谢LZ分享!
作者: 宇中羽    时间: 2011-3-25 11:40
站多久 ?
作者: jujin1968190    时间: 2011-3-27 18:43
小的时候和父亲练*太极拳,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站桩”,含胸拔背,意沉丹田,想想羽毛球发力,真的和太极有诸多相似之处。
顶一下lz!
作者: sevensky    时间: 2011-3-27 18:44
蹲时双手还要拿个腕力球来玩才行
好主义
作者: 残阳余泪    时间: 2011-3-29 22:11
来顶下·····
作者: 断桥    时间: 2011-4-1 09:19
太极是动中求静,练拳就是站桩

形意才是静桩。

个人觉得无极桩没啥意思。。。

7楼最后一张是那一形。。?熊鸡猴都有影子。。。看不懂。。。
作者: wsywsy    时间: 2011-4-8 16:05
太强了,武林高手!学*到了很多东西,深感国术真的是博大精深。少年时练过气功,懂些皮毛,高手一说,顿感失落啊,没有师傅带真的没搞头啊!!!
作者: 嘟嘟好喜欢    时间: 2011-4-9 18:37
心意六合拳那张照片应该是孙少甫大师的猴竖蹲,大家不要学
应该照相的角度没拍的好,而且看不到侧身的图··
心意六合拳的桩角度不对,脊椎没摆好,盲目蹲桩都会起到反效果。
练其他的吧,三体式就不错。




欢迎光临 中羽在线社区 (https://bbs.badmintoncn.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