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标题: 【小臂内旋】、【手腕内收】在【正手高远球】中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4 16:50
标题: 【小臂内旋】、【手腕内收】在【正手高远球】中的作用!!!
笔者最近沉迷于正手高远球的理论学*与实践,阅读了本论坛中不少正手高远球击球要点的篇章,并且观看了不少教学视频。
本篇中,暂时不讨论大臂、小臂的挥动,以及手腕背伸、掌屈的发力等等要点,而专门针对手腕内收、外展时小臂内旋对击打正手高远球时挥拍发力的影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与各位球友分享自己的心得并提出一些疑问,以求抛砖引玉,请教中羽的各路高手,为自己以及与其他正在学*正手高远球的朋友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
为方便阐述,在进入正文之前,先引入一点相关解剖学知识。
小臂靠近小指的一侧称为尺侧,靠近拇指的一侧称为桡侧,手掌向尺侧屈曲称为腕内收,手掌向桡侧屈曲称为腕外展。手掌向手背一面屈曲称为伸腕,手掌向手心一面屈曲称为屈腕。
尺侧与桡侧(图1)
“手腕内收”的示意图(图2)
当我们手握球拍时,若手腕处于正常放松位置,则球拍中杆的长轴与小臂长轴的夹角接近90度;若腕内收,则球拍中杆的长轴与小臂长轴的夹角增大(最大可接近180度);若腕外展,则球拍中杆的长轴与小臂长轴的夹角减小(最小可接近80度)。因为个体差异的缘故,上述角度在不同人之间会存在微小的差别。
手腕正常放松位置时,球拍中杆与小臂的夹角接近90度(图3)
腕内收时,球拍中杆与小臂的夹角接近180度(图4)
如上所述,若手腕处于正常放松位置或手腕外展时,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的夹角接近90度,此时小臂内旋引起的拍面运动轨迹是:以拍柄握拍处为圆心、中杆长轴为半径的圆弧运动,这样使拍面产生了较大的运动速度,因此拍面在最后击球时有较大的力量。若手腕内收时,则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几乎成一直线(夹角接近180度),此时小臂内旋引起的拍面运动轨迹是:以中杆短轴的中心为轴心的自转,即使小臂内旋的速率再快,拍面的运动速度也不快,因此拍面在最后击球时只有很弱的力量。
手腕正常放松位置,小臂内旋之前(图5)
手腕正常放松位置,小臂内旋之后(图6)
腕内收,小臂内旋之前(图7)
腕内收,小臂内旋之后(图8)
大家先通过这个链接看看论坛中另一篇文章,http://bbs.badmintoncn.com/thread-154061-1-1.html 在这篇文章中,提供了多个角度的正手高远球视频,其中几乎每个教练在做分解动作时都强调手臂向上伸直在头顶或头顶前10公分的最高点击球(如第一个广东教练、吴迪西大姐、陈伟华教练)。在分解动作中,可以清楚看到他们击球时手腕都是呈内收状态的,也即是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几乎成一直线,这种情况下,击球点比较高,但此时小臂内旋却并不能帮助发力(图7向图8的过程),不信你试试。这种动作下的发力,他们都好像没有阐述详尽。那么应该是怎么发力呢?我认为是小臂的由弯曲到伸直的力+屈腕的力+屈指的力(屈指发力相当关键,但本帖不涉及讨论屈指发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下两种方法都可以打出质量不错的正手高远球,但尚未总结出各自的应用时机。
方法一:
在引拍至球拍后倒时,伸腕(吴迪西大姐的讲解),小臂无需刻意外旋,击球时小臂稍内旋(只是起引导拍面向前的作用,并无发力作用),由伸腕向内收与屈腕发力(同时屈指发力)。击球时,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的夹角很小,甚至可以接近平行。
方法二:
在引拍至球拍后倒时,小臂外旋,不必伸腕(手腕处于放松位)。击球时利用小臂内旋发力(同时屈指发力),手腕不必内收。击球时,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呈一定夹角即图5到图6的过程(图中为了演示,使球拍长轴与小臂长轴呈90度夹角,而90度角会导致击球点太低,所以实际运用时,大约为110度~160度)。
由于球拍中杆长轴与小臂长轴夹角的不同,使得第一种方法可以比第二种方法获得更高的击球点。相较两种方法,第一种依赖于【手腕内收】,第二种依赖于【小臂内旋】。
附:
小臂内旋时,需要收缩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图9)
PS1:这是本人在中羽第一次发帖,谢谢各位多多指教。
PS2:关于第一种方法的图片演示,计划近期更新。
本帖最后由 maruru 于 2014-3-22 14:04 编辑
作者: 钝剑 时间: 2012-3-4 17:05
高人啊,占地方此贴要火啊
作者: xieshaofen 时间: 2012-3-4 17:05
看了最后的图,觉得好恐怖啊,杀球就扭成这样。。。为了能打久一点球,看来我以后还是少点杀球。。。
作者: 西关大眼 时间: 2012-3-4 17:27
好帖啊,要顶
作者: mcdull 时间: 2012-3-4 18:14

作者: 新新新新手 时间: 2012-3-4 18:22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4 23:43
回复 3# xieshaofen
主要是肌肉在骨头上的附着点反复受到牵拉,若没有热身或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内旋肌腱劳损或肱骨内上髁炎。
作者: ripperzhang 时间: 2012-3-4 23:56
方法二点低,专业的不会这么打的
方法一才是正道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5 00:22
方法二点低,专业的不会这么打的
方法一才是正道
ripperzhang 发表于 2012-3-4 23:56 
谢谢指点。不过这么一来,小臂内旋似乎对高远球的发力无甚帮助,这又和很多帖子乃至教学视频强调的内旋发力有悖,这是为什么呢?
另外,我在实践中发现,虽然方法二的击球点较低,但是其发力方法对于杀球很有效,只是击球点与击球方向与高远球不同而已,请问我的体会是否正确?
作者: 王甲尘 时间: 2012-3-5 01:31
运动生理很高深
作者: ghleu 时间: 2012-3-5 02:08
其实一个问题很吊诡。我们知道由引拍时拍面朝耳朵方向到击球时朝正前方,小臂势必有个内旋动作。
就如同吴西迪所说的,发力是由后脑杓开始,也就是引拍后到击球前为整个发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手臂的动作是个内旋的动作。
因此内旋发力究竟是因为内旋而发出力道,还是因为整个发力的过程中手臂内旋,才叫做内旋发力,颇值得玩味。
重点是,如果发力过程中没有内旋动作,要不就是引拍动作错误,要不就是没有正拍面击球。也就是发力的过程中小臂没带有完整内旋动作,一定会影响到击球力量的。
本帖最后由 ghleu 于 2012-3-5 02:09 编辑
作者: szaac 时间: 2012-3-5 10:04
好贴!难得一见的好贴。第二种方法较实用,在被动的时候也能顺畅发力,而且,对肩关节的冲击小。
上周得到高人的指点,整个周末在琢磨小臂内外旋的作用,经楼主图文并茂的一分析,加深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在选择击打高远球时,因为击球点在身体正上方最高点,小臂的内外旋不是发力的关键,只是为了正拍面。(如果你不是被动到要用高远球救命,大可不必选择击打高远球,而可以选择其他较有威胁的球路)
其次,如果主动状态击打高远球可以选择任何方法,甚至只用三只手指握住拍柄底部或者苍蝇拍,只要保证正拍面击球,就可以足够高远。
第三,握拍手小臂与拍杆夹角越接近平角(180度),越难以利用内外旋产生挥拍力度和速度。
第四,内外旋的优势,体现在低手球。击球点越低越需要用内外旋发力。另外,内外旋发力对身体重心的牵动较小。
第五,根据来球高度,适当降低重心和肘部,利用小臂内外旋,使尽可能多的击打都成为上手球。
第六,正手或者反手击球,引拍和击打的转折点都在后背。
本菜理解的不一定准确,请不吝指正。
本帖最后由 szaac 于 2012-3-5 10:09 编辑
作者: luanxue 时间: 2012-3-5 10:33
耳目一新哦谢谢分享
作者: masan-yang 时间: 2012-3-5 10:46
你们知道现在的苍蝇拍握法的新技术吗?据说韩国青年队的都在练了。
作者: feiyumoshu 时间: 2012-3-5 11:13
这个图片够吓人的
作者: tigerzhp 时间: 2012-3-5 12:09
绝对好帖 慢慢感觉 方法2感觉击球声更佳
作者: p475453633 时间: 2012-3-5 12:20
很久没顶了,占个位置吧!
作者: wd2686 时间: 2012-3-5 12:24
占个位置!
作者: jc2512 时间: 2012-3-5 12:36
还是看你们讨论吧,这个不好弄。
作者: 专业都地主 时间: 2012-3-5 13:08
爆杀,肯定是第二种,最高点,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的爆杀,一定不会180度,180是杀不出爆杀的,原因是人体手腕不允许这么大的发力,从转动的角度讲,爆杀时,手腕只能由小臂带动着旋转,看慢镜头就知道,说白了,爆杀,是小臂内旋,不是手腕内旋!
作者: cuihl 时间: 2012-3-5 13:36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作者: ripperzhang 时间: 2012-3-5 13:47
谢谢指点。不过这么一来,小臂内旋似乎对高远球的发力无甚帮助,这又和很多帖子乃至教学视频强调 ...
maruru 发表于 2012-3-5 00:22 
哥烧的俩教练都是教方法一的,俩教练来自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一定说服力了吧。
吴迪西的高球教学,和赵剑华在专家把脉中的杀球教学可以看看,用的都是方法一。
哥以前打球也是用方法二,很喜欢用上旋转前臂的力量,自以为发力很不错了。但是实际上动作改掉之后的好处是:
第一击球点高了好多,这个高不仅仅是高远的点高了,高球点低,可以靠蛮力弥补仍然能勉强打到位。但是吊球杀球的点同时都提高了效果大不同,杀吊的击球点高10cm,出球的效果天差地别。
第二击球很放松,因为不需要去弄什么内旋拼命地去转手腕,发力靠食指前压一下即可,而旋转是一个过程用力的时间相对长。击球放松后好处也很多,拉球不费力,发力集中,避免了追求内旋导致的击球拍面不正。
方法一的发力要点在于触球瞬间的拍面要正,向正前方压手腕发力,动作上食指的作用很重要。持拍的手型像用手比出数字九的形状,食指在上扣压住球拍,拇指和其他三指在下一起握住球拍。触球时用食指向前压来发力。基本上就是你的图里面用的握拍方法。这个动作也很重要,必须做到食指靠上,拇指靠下。因为这种握法可以保证你无法用方法二来发力;如果*惯了食指拇指靠近的握法,你就只能用方法二来旋转前臂发力。
发力过后的为了卸力,球拍会自然内旋,但是这个内旋过程是向前发力的自然结果,在击球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动作上要做内旋,发力的动作应该向前。
实战打球的时候,不太会做到百分之百的最高点击球,所以手腕不会像你的图里面伸直得那么夸张。但是练球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做到,不然养成坏*惯之后,可能导致*惯性地击球点偏低、击球拍面不正,后果很严重。
本帖最后由 ripperzhang 于 2012-3-5 13:56 编辑
作者: ripperzhang 时间: 2012-3-5 14:11
关于lz说的用方法二感觉杀球发力好
我个人理解是错觉,因为你还没掌握方法一的发力。方法一的杀球典型例子就是赵剑华的杀球。
教练让我改动作后我觉得方法一的杀球发力比我以前错误的方法(基本上是方法二)发力更加集中(听声音就就知道,有明显差别),点高很多,避免了甩大臂导致肩袖肌腱损伤的可能。
作者: 收复日本省 时间: 2012-3-5 15:05
楼主的手胖乎乎的
作者: flyfox 时间: 2012-3-5 15:41
同感,有此困惑
作者: 100ticlassic 时间: 2012-3-5 16:48
说实话,这个帖子,我看到现在还是迷迷糊糊的。
作者: fisher_yu1 时间: 2012-3-5 16:55
好貼,個人覺的第一種比較好!
作者: coldplayer 时间: 2012-3-5 17:06
通常应该是第一种,第二种是不是说的被动击头顶球的方法?
作者: confire 时间: 2012-3-5 17:14
谢谢指点。不过这么一来,小臂内旋似乎对高远球的发力无甚帮助,这又和很多帖子乃至教学视频强调 ...
maruru 发表于 2012/3/5 00:22 
你说的第二点目前专业采用的比较多。而且引拍时候或多或少会增加一些腕部背伸的动作。高远的时候拍子和小臂夹角大些(超过145度),杀球的时候角度小(逼近90度)。
作者: zhenew 时间: 2012-3-5 19:23
个人觉得,内旋不是发力的全部。首先是拍头由背后向前上劈出去的鞭击力,内旋只不过是将一个力叠加进去,只是其中发力的一部分,而非最主要的力度部分。
作者: x86375001 时间: 2012-3-5 19:28
好东西 先mark 先顶后看是好*惯
作者: voxuar 时间: 2012-3-5 21:03
个人觉得女子选手大多数都是方法一,上几代专业选手也是用的方法一,这个是比较标准的方法。但是像林丹,李宗伟,还有现役的很多专业选手,这些身体素质一流,腕力惊人,更注重爆发力的选手用的却是方法二,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这样的内旋发力,力量更足,摆臂速度更快,球速就会更快。第二,几乎不用转体,出球速度更快,减少一个动作环节,有利于提高下一拍的连接速度。第三,出球的线路选择更多,尤其是斜线球很容易。第四,引拍幅度小,动作更加隐蔽,增加对手判断你出球线路的难度。
作者: badmoon 时间: 2012-3-5 21:51
楼主否认内旋的理论足够科学,单只忽略了一点,爆发力,击球点高是为了动作同一的情况下多择。那么在此基础上击球瞬间内旋得到爆发力。至于第二种,看看拉斯姆森教学中的反手被动回球法就知道啦。很显然不适于正手一致性多择。大家都知道高远、杀球、劈吊、滑板这些都可用同一个基础动作完成,那就必须高点。当然只打一种回球不考虑动作的一致性就无所谓了。
本帖最后由 badmoon 于 2012-3-5 22:06 编辑
作者: 20100213 时间: 2012-3-6 00:39
我怎么觉得第2种方法动作不对呢,第2种方法手肘为支点,力矩长,线速度慢,没有爆发力
第1种方法用到手腕手指力了,支点在手腕,爆发足
作者: huangan 时间: 2012-3-6 08:57
好帖! 个人觉得应该尽量使用方法一,手臂内旋产生的力和手臂向上运动产生的力比起来,相对小多了,于是,高点更重要
作者: huake309 时间: 2012-3-6 09:28
楼主用心了。
消化中~~~
作者: pumk 时间: 2012-3-6 12:34
好贴,mark一下,目前两种方法都有用,也搞不懂到底哪个才是对的,看lzw用的是第二种,但是看23楼讲解的也蛮有道理啊
作者: itongtou 时间: 2012-3-6 13:03
好贴,LZ太油菜,看了帖子对比了下自己貌似我是第一种发力方法。第二种的发力,我也见过是不是有点像熊保国发力,我见过几个专业的好像使用的是此方法。个人认为两种方法是不是都“对”,只不过是适用的人群不一样。
作者: 专业都地主 时间: 2012-3-6 13:41
我是从第一种改为第二种的,我认为第一种打单打好,第二种打双打妙,双打更需要暴力!更好的建议是是第二种的改进下更好,现在我用的介乎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偏重于第二种,目的是在暴杀时手腕的摆速能用上,球更尖锐!
作者: dhorse 时间: 2012-3-6 16:05
哈高级专业贴,学*了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6 23:09
楼主否认内旋的理论足够科学,单只忽略了一点,爆发力,击球点高是为了动作同一的情况下多择。那么在此基础 ...
badmoon 发表于 2012-3-5 21:51 
这位朋友可能理解错了,我不是否认内旋的理论,而是否认当手腕内收使球拍中杆与小臂几乎成180度时,小臂内旋对发力没多大作用。我与楼上某位朋友持相同观点,当手臂与球拍角度越接近180度时,内旋越无法发力。好的,这里又谈到了发力,不禁使我回忆起初中物理课的这样一个例子:虽然手臂的力量比弹弓大很多,长度也比弹弓长得多,但是徒手扔纸弹却无法比弹弓弹射得快且远。因此我的理解是:高质量的的击球,来源于击球一瞬间拍子的速度。所以我们谈击球的发力,其实本质说的是挥拍击球时瞬间的挥拍速度。物理学对速度的定义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那么我们追求的目的都是:在击球瞬间达到极速挥拍的效果,无论手臂也好、手腕也好、手指也好,凡能助我们达到上述目的便是正道。所以运动生理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使身体各部位联动去达到击球瞬间高速挥拍的目标。言归正传,假使手腕固定,只讨论内旋发力,则能使拍面达到最快速度的握法,就是小臂与球拍的夹角接近90度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假如圆形物体自转速率恒定时,则半径越大时其周边的运动速度越大。
同时,谢谢各位高手的回帖。看来大多数人赞成方法一,方法一利用手腕的爆发力可以使动作幅度更小;同时也有一些人赞成方法二,而且认为专业选手多采用方法二。看来因为羽毛球运动涉及动作一致性以及击球角度等等问题,所以我们在实战中不能纯粹地追求击球的速度。
本帖最后由 maruru 于 2012-3-6 23:11 编辑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6 23:16
好贴,LZ太油菜,看了帖子对比了下自己貌似我是第一种发力方法。第二种的发力,我也见过是不是有点像熊保国 ...
itongtou 发表于 2012-3-6 13:03 
我看了论坛中一个杀球的慢动作集锦,我看到所有专业选手杀球都是第二种发力方法。但请注意,这里是杀球。很多人说高远球和杀球的发力是一样的,只是击球点与击球方向不同,按照这种说法,则高远球也应该使用第二种发力方法。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希望哪位高人在论坛放些专业选手正手高远球的慢动作集锦,以便我们学*。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6 23:21
关于lz说的用方法二感觉杀球发力好
我个人理解是错觉,因为你还没掌握方法一的发力。方法一的杀球典型例 ...
ripperzhang 发表于 2012-3-5 14:11 
《专家把脉》中赵剑华强调发力前放松、在击球瞬间集中发力,这些发力理念我能理解。但赵剑华好像并没有把手腕、手臂等的动作细节拆分给我们看。
作者: feifeiabc 时间: 2012-3-6 23:55
好贴啊,不顶不行
作者: 专业都地主 时间: 2012-3-7 00:23
回复 41# maruru
在此,可以帮楼主证明下,暴杀的时候,绝对不是180度,也不是90度,而是介乎于135上下,你正手握拍法,举着拍子在你肩膀前方20公分左右(杀球位置),这的个位置如果拍子和小臂180度的话,你的手就是畸形,135度左右就是正确的!你下压厉害的话就会靠近90度,你杀长球的话,就会向180度靠近,如果是高远球的话,由于球点在肩上方,所以,角度会介乎135到180度之间,但一定不是180度
作者: arty 时间: 2012-3-7 10:39
你们知道现在的苍蝇拍握法的新技术吗?据说韩国青年队的都在练了。
masan-yang 发表于 2012-3-5 10:46 
愿闻其详
作者: arty 时间: 2012-3-7 11:00
方法一,吴迪西、李在福(部分是这样),动作特点是不内旋。好处是击球动作简练,导致做动作时间,从而出球迅速。这在双打中对于打乱对手防守节奏作用突出。
方法二,绝大部分专业人士采用,动作特点是内旋。好处是高远、平高、劈、吊、杀动作一致,而且内旋时可以让腰部的力量顺畅的传导到球拍,这就相当于以腰部为轴心,形成如同甩鞭子式的链式发力,拍头的速度绝对是方法一无法达到的,这样杀球更暴力、高远更轻松,唯一的缺点是动作时间长。单双打都会用到,应该是高水平单打的不二选择,双打时就是当对手已经防守到位时,傅海峰那样的暴力杀球。
另外,内旋确实是发力的,但是它的发力方式比较特殊,实际上是一种摩擦发力,它与拍面运动方向的击球力形成的合力,可以提高击球效果,而且效果突出。只不过这种方式要想保证强烈的摩擦发力,又能控制出球方向,需要长时间的联系。
作者: itongtou 时间: 2012-3-7 11:40
考虑了下,lz的两种方法是不是跳杀和大力点杀的区别?[em68]
作者: zhaan 时间: 2012-3-7 12:14
回复 xieshaofen
主要是肌肉在骨头上的附着点反复受到牵拉,若没有热身或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内 ...
maruru 发表于 2012-3-4 23:43 
我现在就是啊,该如何处理?我感觉不要刻意内旋啊,真的容易受伤!应该是传动就好了,不要刻意内旋去发力,最后是手指抓紧发力,再卸力。
作者: batman56 时间: 2012-3-7 12:30
楼主提出的问题正是我去年思索了一年的问题
两种手法的击球点应该不太一样,第一种在右肩上方,第二种在头顶正上方
对于我而言,第一种不太好发力,第二种容易导致拍面不正。
各种视频以及现实中的教练姿势风格都不尽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应该就可以
论坛上有个日本人的教练视频,用的也是第二种,lz可以找找
本帖最后由 batman56 于 2012-3-7 12:46 编辑
作者: fantasyjason 时间: 2012-3-7 12:34
这个是要顶的
作者: batman56 时间: 2012-3-7 12:38
回复 22# ripperzhang
这个回复专业 赞一下
作者: ilmzq 时间: 2012-3-7 12:43
技术宅果然开始流行了
作者: 专业都地主 时间: 2012-3-8 02:50
个人认为,暴杀的时候,90度也是不甚正确,因为缺少了手腕的闪动,应该是135度左右,特别是下压的时候,小臂强烈内旋能发很大力,但到最后还要靠手腕最后的1下闪动,才能产生最高的球速!90度没法打的出最佳效果!
作者: anyforcall 时间: 2012-3-8 08:23
貌似第一种发力比较好,但是拉斯姆森教的是第二种
作者: kuankuanmao 时间: 2012-3-8 08:57
科学技术贴威武呀!
作者: szaac 时间: 2012-3-8 09:34
回帖中不同观点的比例与球场看到的比例大致相同。本菜刚从一改二,得心应手。只有击球点过高,不得已才用一。恰恰是一容易伤肩关节,二主要用的小臂肌肉内外旋加转肩力量,打完球小臂肌肉和手指很酸,关节没有受到冲击,怎么会二容易伤关节。一个师傅教十个徒弟,个个不同。至于球拍与小臂夹角和大臂与小臂夹角需要根据步点与击球点的距离,灵活调整。过两点间的直线只有一条,过两点间的折线可以有无数条,从这点可以看出二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8 11:54
回复 57# szaac
LS观察得好仔细。我这两天正在琢磨这两种方法在使用时通过有效卸力后对肩关节的影响。既然有人说方法一容易受伤也有人说方法二容易受伤,说明两种方法都可能引起肩关节受伤,但前提是我们并不知道持该观点的朋友是否动作发力存在不规范的的地方。
作者: ripperzhang 时间: 2012-3-8 14:00
方法一发力完成后,收拍的时候肘关节微微开始弯曲,拍子会带着前臂旋转,看起来就像内旋
作者: bluesky71 时间: 2012-3-8 14:27
这个帖子要顶的。
我是从一改成二的。
不过我实际上,只有在比赛中扣杀才会真正用到2的方法。平时高远球练的时候是2,可比赛的时候高远基本高远都是1了。
关注下这个帖子。
貌似热身活动不充分对肩的伤害更大。这2种方法对肩的伤害可以忽略了。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8 16:16
回复 59# ripperzhang
我看了你这个帖子 http://bbs.badmintoncn.com/viewthread.php?tid=149890&highlight= ,发现你引拍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方法一中所说的手腕背伸呀,反而让我感觉比较明显的是我方法二所说的小臂内旋。呵呵,不太明白啊。麻烦再跟我详讲一下。
作者: ripperzhang 时间: 2012-3-8 16:28
那时候哥还没烧教练,动作当然有问题
再说房顶有点低,也伸不直。
等有空了录个像
反正我的看法是,不管你动作实际是怎么样的,击球的时候要领应该完全按照方法一来,好处前面已经说过了。
实际打球的时候,有时候不会完全在最高点出球(比如杀球击球点在前上方、动作带停顿主动把击球点放低了、正手突击杀击球点会偏前偏右等等),那么从视频上的动作看很像是方法二,但实际上发力的方式还是方法一的底子。
如果练球就按照方法二来,坏处我前面也说过了,而且实际打的时候点会更低,拍面更容易切球。
作者: syhc2012 时间: 2012-3-13 17:01
以前用方法一时,高远、吊没问题,杀时感觉爆发力不够,可能是自己手腕力不足;
现在用方法二,感觉杀球时好多了;
后场球强调动作的一致性,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业余玩玩两种方法都可以吧,就看自己适合用哪种了,适合自己的就好!
作者: cuihl 时间: 2012-3-13 19:15
总结的很好,学*了。
作者: 无鱼之水 时间: 2012-3-14 20:59
菜鸟说点个人看法.
方法一是用手腕的力量,方法二是小臂外旋的力量,从大家一致公认的动作要领外旋发力来看,应该是方法二才标准.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3-14 23:37
回复 62# ripperzhang
我还是琢磨不透。您看看这个视频,怎么说正确方式应该是方法二啊,我越来越迷惑了http://bbs.badmintoncn.com/thread-245047-1-1.html。
作者: jason_ct 时间: 2012-3-24 10:16
好牛,专业啊
作者: klj19720812 时间: 2012-3-24 13:51
这帖子好。我不论用那种大臂外侧都酸疼,什么原因?
作者: 神兵老将 时间: 2012-3-24 14:04
标题: Re: [推荐讨论] 【小臂内旋】、【手腕内收】在【正手高远球】中的作用!!!
最近看了那个日本人的教学视频,感觉方法二是对的,回头看了赵建华的专家系列,好像也是方法二,那个日本人把动作夸张了,才看得更清楚了!
- 发送自我的 Gemei G3 大板凳android版
作者: sink0613 时间: 2012-3-24 21:25
回复 62# ripperzhang
坐等详细讲解视频 ……另问下:方法一中教练跟我说向上挥拍时候就要开始小臂内旋转正拍面(分解动作中的3),但好像记得看过哪个帖子又有人说挥拍时候就像劈砍,拍子一直与背部垂直会更有力量和速度,只要在拍子击球前一瞬间内旋转正拍面就可以,这个哪种对啊
作者: 神兵老将 时间: 2012-3-24 21:37
应该手臂伸直了,再旋腕,发力
作者: 403232960 时间: 2012-3-26 15:37
把肌肉图都拉出来了,看起来有点复杂。当然,这是因为我没有认真看的原因,不过还是要顶楼主,毕竟LZ认真专研过。
作者: yingshiyu1 时间: 2012-3-27 15:36
学*了谢谢~~~!
作者: yunfeiest 时间: 2012-5-2 15:13
图文并茂,支持技术贴!
作者: 19901018cxy 时间: 2012-5-2 17:31
好帖子!
作者: rovide 时间: 2012-5-2 19:45
很hi好的贴子
作者: chuboyhk 时间: 2012-5-3 10:02
必须顶!!!!!!
小弟难以用文字说的东西, 楼主能说个明白了
我正好也是在迷惑, 到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正确
本帖最后由 chuboyhk 于 2012-5-3 10:09 编辑
作者: justin_wu 时间: 2012-5-3 11:12
个人打球体会:
1:高远球,其实旋不旋不是关键,关键是拍柄和手臂尽可能要成直线,这样就能在最高点击球,肖杰的专家把中就有一位球友击球的时候拍子和手臂 有夹角,造成击球点低,高远自然就不高不远了。当然,倒拍到位,内旋外旋都到位,那么就是说用的是合力,那么高远不但到位而且很轻松。
2:杀球,当然杀球不必像高远,看看李在福的说道杀球用食指扣住或者说是压住拍柄的头部用来加大力度,如此当然不能像高远那样再成180度,其次,杀球要求击球点比高远和平高都前,既然如此最求绝对的击球点高意义不大,因为手臂和拍子的长度一定,击球点靠前了,击球点必然降低,为最求从最高点杀未必的办法是起跳杀。当然,如果是点杀和劈杀,还是应该偏向于高远,因为不是用最大力,也不会双脚起跳,尽可能的高点击球是需要的。
作者: dengbk 时间: 2012-5-3 11:31
好帖帮顶一下,看来烧了拍子得烧个教练了
作者: analogmind 时间: 2012-5-3 13:44
实践中我也会用小臂内旋发力,但我发现不同的击球方式会导致方法一和二的运用不同。
在高远球的时候击球点一般在靠近自己头顶的上方(稍偏右)。所以用方法一就能达到在这个击球点时挥拍速度最大。而且因为要拿到高点所以要适当伸腕。这时候就无法拳握了。而是食指比较靠上。并且在击球的时候要用到食指加力。我的体会是用这样的方法一打高远球真的很轻松,而且能够感觉到食指加力的效果。但这对击球的时间点要把握的比较准,应为只有这样食指才能有效的加上力,也就是说食指发力对时间点的把握要求较高。
在杀球的时候是要下压球的,所以击球点要靠前。但挥拍在这个点时候的速度要比打高远球时候的那个点慢,所以要靠内旋加速球拍。所以方法二是比较好的选择。另外在杀球的时候是要用上全部身体的力量所以食指这时候不仅不能加力,反而容易阻碍力的传递,应为这时候的力太大。所以这时候一般都是拳握。
我觉得大家都在强调动作的一致性。我想这一致应该不是指一模一样吧,而是说基础的东西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的时候少有变化。我们不能死扣字眼。
现在羽坛苍蝇拍好像威力不小。在印度超级赛中印尼男双中的哪位SAPTURO(萨普特拉),就是典型的苍蝇拍,虽然他很瘦,但用苍蝇拍杀起球来还是锐不可挡。
所以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打的轻松,击球质量好就是最好的。
作者: YONEX-SP 时间: 2012-5-3 16:32
顶一下吧~ 很少见的好帖了
作者: ten86 时间: 2012-5-3 16:45
图片过于夸张!哈哈
作者: YONEX-SP 时间: 2012-5-3 19:32
再关注ing 非常谢谢楼主,顶一下
作者: givefree 时间: 2012-5-4 12:43
我目前是采用方法二来打。楼主这个困扰我也有。我认为并不见得要追求统一。就和不同的nba明星,投篮的姿势还有差异一样。迈克尔约翰逊用阿甘姿势跑步,还总能夺冠军。。。
作者: 969111519 时间: 2012-5-5 16:04
看下先!
作者: leoshaobin 时间: 2012-5-6 00:21
亮点在最后
作者: 羽人体育 时间: 2012-5-6 15: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chl787472 时间: 2012-5-6 19:48
好贴,学*了。
作者: su37ub 时间: 2012-5-6 21:38
好帖,先顶了再慢慢看看
作者: 福州羽人体育 时间: 2012-5-6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syun 时间: 2012-5-12 18:41
看到LZ的问题,发人思索。这个问题主要是围绕着“内旋”在击球中的作用,击球的力量如果主要来自于“内旋”,那么一错二对,但是视频里和高手为什么都要用一的方法来教呢?答案应该是“内旋”不是击球力量的主要来源,我的理解是,“内旋”它不是没有产生力量,但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由腿部蹬转之后一系列的力的传导的一个环节,让力顺畅的传导直至手指握紧击球,同时让拍面正对来球,击球的力量是由蹬转后产生的力的总和。再者,视频里说肘部伸直,一是为了高点击球,二是让肘部相对放松,减少击球反作用力对手肘的伤害。
作者: emptyyy 时间: 2012-5-14 18:10
不错,说得好,大家鼓掌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5-15 23:10
回复 78# justin_wu
是的,我最近的体会也是这样,旋与不旋不是说哪者是正确的,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之前的解读是在理想状态下,也就是我们教学片通常出现的喂球和击球示范时的情况,这个前提就是:脚步到位,侧身引拍到位。实际在比赛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所能做的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击球一瞬间以最大挥拍速率并且呈正拍面迎击球。以我现在的水平,我的感受就是有时灵活应变,有时用上方法一有时用上方法二。而关于追求最高点击球,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只是相对的最高点,并不是绝对最高点,伸直手臂直到最高点并代表能产生最佳击球,因为有时倒会限制发力,另外则是因为比赛中并不是所有来球都有那么高的高度。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5-15 23:14
回复 80# analogmind
有同感,希望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新的东西与您分享。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5-15 23:17
回复 98# lsyun
肘部伸直,可以避免运动损伤?我好像看过运动医学的书籍并不是这么说的。
作者: maruru 时间: 2012-5-15 23:20
回复 94# YONEX-SP
这段时间很忙都没来上论坛了,今晚回来一看,好多回帖啊!谢谢您顶了这么多!关于内外旋我最近有些新的感受和想法,但还没有系统总结。希望您也提出一些宝贵见解与我们分享。
作者: 创建任务 时间: 2012-5-16 01:42
学*了!!!!
作者: su37ub 时间: 2012-5-20 00:47
楼主总结的很好,我是用的第一种打高远,同事也有用第2种的,但是我感觉第二种的击球点低了,杀球经常下网的。
作者: chuboyhk 时间: 2012-5-20 05:15
看到LZ的问题,发人思索。这个问题主要是围绕着“内旋”在击球中的作用,击球的力量如果主要来自于“内旋” ...
lsyun 发表于 2012-5-12 18:41 
我的个人见解(好像没有见过):
内旋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你指的方法二那一种
另一种是拍子左右旋转的内旋, 就像是你用双手手掌来回搓动球拍拍柄的一种
所以方法一其实也有内旋
作者: zj3418 时间: 2012-5-20 11:19
好帖啊,要顶
欢迎光临 中羽在线社区 (https://bbs.badmintoncn.com/) |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