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使用道具 举报
L.C. 发表于 2022-08-16 22:08 不妨各抒己见一下,毕竟这个系列的全称是“猎奇向的拍子试用分享”,即是本来就达不到评测标准,也自然也只是一家之言,我更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L.C. 发表于 2022-08-16 23:28 学习了,确实是相当大的工作量之下做出的更有信服力的出品,我试用的时长仅一小时。平衡点的问题好说,这个拍子是友人借用的,它缠了大屁股,而当时我本人的普通版并没有缠,所以体现出来反而是签名版平衡点更低,而使用状态下签名版总重更高。 关于中杆硬度的问题,我想是我俩认知分歧比较大的地方,在我试用过程中我觉得二者的硬度差别并不大,但是签名版的驱动感更好,这可能与签名版上调的头重有关。 说回控制变量的问题,说到底是时间和资金成本。以线材为例,这次是没办法了,毕竟这是借友人的拍子,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同一拉线师在相差不大的时间段拉出同样磅数的同等线材,同时自己体验时还要密集地轮流来使用避免自身体能状态波动带来的主观感受及客观表现差异。 Anyway,兄弟你的评测显然是有益且负责的。仅就这篇评测而言,在短时间的体验中我只能更在意到90%相似的这一属性,而未能体验到更多差异,所以这篇里我的主旨更多是“二者的区别不具备颠覆性”。同时我本人出系列的风格也并非进行精细化区分,更多是只是在不同装备中做主客观结合的初步体验分享,权当日记写,你们也权当流水账看即可。当然,我也有做变量控制的个别对比试用,只是这种模式所耗费的成本不是每次试用都能负担,与精准相比,我更希望保持产率。 已顶置,以后多交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8-16 02:47 , Processed in 0.03269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