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细节」
外观设计一直是李宁遥遥领先另外两大家的强项。这次的贴地飞行2 MAX除了单纯的白,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设计细节的。
鞋舌上的“净”与黑色鞋款的“墨”相对,搭配上书法字体,中国风的诗意就来了。
鞋垫上的“非黑即白”很好地点明了主题。就是那句“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读着挺拗口,有点卖弄文采的感觉。
我个人很喜欢袜套设计,因为它的包裹感和科技感。这次贴地飞行2 MAX在设计上的小细节也让人眼前一亮,左脚“李”右脚“宁”的小标签使单调的袜套少了一点呆板多了一点灵动,很有设计感。
「武装到脚趾」
在大概了解了李宁在这双鞋子投入的科技和设计后,我脑袋里浮现的表述是“武装到牙齿”。但是更贴切点来说,贴地飞行2 MAX是“武装到脚趾”。(据我所知中羽是不会好好显示“bèng(四雷)”字的,所以下文我将用BENG指代“bèng(四雷)”。)
脚尖部位,贴地飞行2 MAX在mono纱的基础上添加了BENG丝,鞋头内侧采用了TUFF TIP耐磨材料,并采用热压工艺将鞋面一体化。
在BENG丝的加持下,上脚真的感到非常轻薄透气,完全不会出现顶脚趾的情况。但是TUFF TIP和热压工艺的加入又使得鞋面整体比较硬挺,在每次踮脚发力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鞋面的折叠感,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
二代的TUFF TIP耐磨能力貌似比一代有所加强,同样打了三四次球的一代棉花糖已经被磨掉了表漆,二代MAX的漆面只有轻微磨损。
脚背部位,贴地飞行2 MAX采用了双BOA加袜套设计。双BOA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整松紧,并且受力均匀,可以显著提高包裹感。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BOA鞋带,觉得简直是太好玩了。特别是打球打到一半,在场上举手暂停,半蹲下来单手将原本松着的鞋带系紧,别提有多装了,全场的焦点都在你的鞋上!
但是不得不说,袜套设计的包裹感本来就已经很强烈,搭配上双BOA的设计包裹感确是拉满了,却让我感到了一种过于束缚的感觉,虽然我的鞋带并没有系得特别紧,也不是高脚背。
脚后跟部位,贴地飞行2 MAX后跟采用大片的PU灌注模压工艺,使得后跟岿然不动,稳定性大增,当然,穿鞋的难度也大增。
足弓部位,是我第一次见到羽毛球鞋采用了镂空中低的设计。我的上一双中底镂空的鞋子是李宁的跑鞋绝影,虽然贴地飞行2 MAX没有采用绝影的“弜”科技,但是中底镂空的设计搭配PROBAR LOC足弓稳定科技,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足弓提供支撑,减少足弓酸痛的感觉。
实际体验中,这个算是整双鞋里对比贴地飞行一代我最喜欢的改变,一代的足弓酸痛问题在二代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反正就我个人,打球一整晚也没有太过明显的酸痛感。
然后就来到一双鞋子最引人注目,最重要的中底部位。贴地飞行一代中底的外露BENG一直饱受诟病,很容易出现断裂,二代则是通过前后掌内置BENG,搭配全掌李宁云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
采用了全掌云科技后,最直接的脚感就是变硬了。或许这个调整也是基于买家们对贴地飞行一代启动卸力的反馈进行的改动,更硬的中底有利于更直接的力传导,实战中的启动反馈确实清晰不少。
根据以往经验,李宁云科技的硬感并不会持续太久,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被“踩开”,弹性会逐渐增加,硬度逐渐降低。不过在我几次使用下来,鞋底还是感觉硬硬的,感觉攻略进度不足50%,或许是我体重不够大,强度不够高吧。
外底部分,大面积的碳板让人安全感满满,值得一提的是,贴地飞行2 MAX的鞋底纹路在一代的基础上作出了调整,将一代多边形结构的凹槽改为了纯平行的分布。理论上,这种设计的抗扭性能进一步加强,但会对左右移动也会产生不小的阻力。
但在实战的体验中,我对外底纹路对移动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是鞋子整体对脚的限制已经十分饱满,导致外底的变化显得微不足道了吧。而且对于保护性能来说,外底的改动更像是锦上添花,就像在防弹衣的胸口加了一台诺基亚。
「性能溢出」
单个鞋400+g的重量,除了夸赞品牌方用料实在,我还能说什么呢?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比起实战价值,贴地飞行系列更像一款对外界展示自己的拳头的产品,以自身在鞋类的技术积累以及领先其他国产品牌一大截的外观设计水平,宣示着自己在羽毛球鞋界的地位。在这一方面,贴地飞行2 MAX无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它拥有最出色的科技,最前沿的设计,满满的安全感,甚至前代的缺点都被一一改正了过来。除了依旧不会有多少职业选手选用,它已经无敌。
我看过 @小小黄 的评测,很多人认为他是水军,我觉得不完全是(人家毕竟签了李宁,不吹李宁吹谁)。对我来说,打羽毛球的目标就是在保护自己身体的情况下稳定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业余球友没有职业选手的场地条件、定制条件、医疗条件,在没有极高的竞技要求的情况下,选用一双缓震和保护性拉满的球鞋我觉得非常正确且明智。
以 @小小黄 的能力和身体素质,驾驭贴地飞行2 MAX的重量和束缚感基本上没有问题。对于这种高阶选手来说,相当于用一点的灵敏换了十点的耐力,是我我也换。但是对于我这种脚和腿部力量都不强还经常找高手自虐的选手,贴地飞行2 MAX的保护性和稳定性反而成为了限制我发挥的因素,加上比无敌号还重的重量,跑个5分钟,脚就累。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
结语
总体下来,贴地飞行2 MAX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甜蜜的负担,也是我第一次萌生驾驭不了一双鞋的感觉。以往一双鞋不适合,我会觉得它烂,但是贴地飞行2 MAX对我来说各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也符合我的需求,但我就是hold不住。
它的科技和设计水平拉满,它集一所公司之大成,拥有最轻薄透气的鞋面,包裹性和保护性顶级的鞋身,用料最豪华、设计最前沿的中底,以及帅气的外观。
但是我需要很多场球才能踩开它的鞋底,需要大幅提高腿部力量才能适应它的重量,需要反复练习步伐才能对抗它那溢出的保护性对脚的束缚。
就好像在奶茶店看到一款我最喜欢的口味的超大杯奶茶,我毫不犹豫的买下,结果喝了半天喝饱了,才发现珍珠都没吃几口,看着剩下的半杯,丢掉又舍不得,喝也喝不下,只恨自己不是个大胃王。
大体重和中羽5+以上选手闭眼入,其他选手请量力而行,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