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410240|回复: 223

羽联名人堂标准探究-各个年代及项目与各国归纳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23:2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背景-1996年设立,截止目前前后共17批来自13个协会的75人入选,其中68人为有一定运动成绩基础入选,包括36名男球员和32名女球员,分别来自11个协会,7人为其他场外贡献等入选,分别来自6个协会。中国是名人堂成员最多的国家,目前共有20人入选,包括8男11女共19名球员以及一名女性场外贡献人员。

太长不看总结版-从羽毛球现代起大致标准为世界大赛3冠/高级别赛事20冠及以上,同时对创造历史纪录有加分,如生涯胜率,高级别冠军总数,世界排名第一周数,以及多连冠,单赛季冠军数,最高积分等统治数据,以十年为一个划分,目前每个年代入选人数在8-10人左右,大致为3-5个单打,3-5对双打组合。

以下为入选中有运动员时期成绩的名人堂成员介绍,按如下顺序。
姓名 国籍 项目 活跃时间 主要成绩 出生年份
活跃于81年羽联合并后的名将成绩详细归纳,之前的仅列全英公开赛世锦赛亚运会冠军


1996-入选4人,其中运动成绩2人
George Thomas 英格兰 三项选手 00-20年代 全英男单4冠男双9冠混双8冠 共21冠  1881
汤姆斯杯捐赠者 前国际羽联主席
Betty Uber 英格兰 三项选手 30-50年代 全英女单1冠女双4冠混双8冠 共13冠 1906
尤伯杯捐赠者

1997-13人,其中运动成绩9人
Frank Devlin 爱尔兰 三项选手 20-30年代 全英男单6冠男双7冠混双5冠 共18冠 1900
Ralph Nichols 英格兰 三项选手 30-50年代 全英男单5冠男双3冠混双1冠 共9冠 1910
Tonny Ahm 丹麦 三项选手 30-50年代 全英女单2冠女双6冠混双4冠 共12冠 1914
David Freeman 美国 三项选手 40-50年代 全英1冠 1920
美国唯一一个全英男单冠军
庄友明 马来西亚 三项选手 50-60年代 全英男单4冠男双3冠 共7冠 1930
Judy Hashman 美国/英格兰 女单女双 50-70年代 全英女单10冠女双7冠 共17冠 1935
Finn Kobbero 丹麦 三项选手 50-60年代 全英男双7冠混双8冠 共15冠 1936
科普斯 丹麦  男单男双 50-70年代 全英男单7冠男双4冠 共11冠 1937
梁海量 印尼 男单 60-80年代 全英男单8冠(全时代第一) 世锦赛1冠 奥运会表演赛1冠 1949

1998-10人
Muriel Lucas 英格兰 三项选手 00年代 全英女单6冠女双10冠混双1冠 共17冠 1877
王保林 马来亚/新加坡 男单男双 40-50年代 全英男双1冠 1923
庄友良 马来西亚 三项选手 50年代 全英男双3连冠混双1冠 1929
Jorgen Hammergaard Hansen 丹麦 男双混双 50-60年代 全英男双6冠 1930
伍文美 马来西亚 男双混双 60-70年代 全英男双3冠 亚运会男双3连冠混双1冠 1937
陈贻权 马来西亚 三项选手 60年代 全英男双2冠亚运会男双2冠 1940
科彭 丹麦 三项选手 70-80年代 世锦赛女单1冠混双1冠 全英女单2冠 世界杯女单3冠 1953
罗斯特 丹麦 男单男双 70-90年代 羽联合并后获得全英赛4冠 总决赛1冠
                     羽联合并前高级别公开赛2冠 高级公开赛总计28冠 7年大奖赛积分排名第一
                     世锦赛2亚 世界运动会1亚 世界杯2亚 1958
李玲蔚 中国 女单女双 80年代 世锦赛女单2冠女双1冠 全英赛女单2冠女双1冠 总决赛4冠
                   世界杯女单4冠女双3冠 高级公开赛23冠 1964
韩爱萍 中国 女单女双 70-80年代 羽联合并后获得世锦赛女单2冠女双1冠 亚运会1冠 全英赛女单1冠女双1冠
                   总决赛2冠 世界杯女单2冠女双3冠 高级公开赛15冠 羽联合并前世界羽联世锦赛女单1冠 1962

1999-6人
Margaret Tragett 英格兰 三项选手 10-20年代 全英女单3冠女双5冠混双3冠 共11冠 1885
黃秉璇 马来亚/新加坡 男单男双 30-50年代 全英男单4冠 1917
Margaret Varner Bloss 美国 50年代 全英女单2冠女双1冠 共3冠 1927
Ulla Strand 丹麦 三项选手 60-70年代 全英女双3冠混双7冠 共10冠 1943
Gillian Gilks 英格兰 三项选手 60-80年代 全英女单2冠女双3冠混双6冠 共11冠
                              世界运动会混双1冠 世界杯混双1冠 1950
Nora Perry 英格兰 女双混双 70-80年代 世锦赛女双1冠混双1冠 全英女双2冠混双6冠 共8冠
                   世界杯混双1冠 1954

2000-2人
Kirsten Thorndahl 丹麦 三项选手 40-60年代 全英女单1冠女双5冠混双5冠 共11冠 1928
Charoen Wattanasin 泰国 三项选手 50-60年代 全英男单2亚 1937
前泰国羽协主席 运动员时期与场外结合

2001-2人
纪明发 印尼 男双混双 70-80年代 世锦赛男双1冠混双1冠 亚运会男双2冠混双2冠 全英男双2冠混双1冠
                  世界杯男双1冠混双1冠 奥运会表演赛1冠 1949
朴柱奉 韩国 男双混双 80-90年代 奥运会男双1冠 世锦赛男双2冠混双3冠 全英男双4冠混双5冠 共9冠
                   亚运会男双1冠混双2冠 世界杯男双3冠混双1冠 1964

2002-6人
汤仙虎 中国 三项选手 60-70年代 亚运会混双1冠 1942
侯加昌 中国 男单男双 60-70年代 亚运会男单1冠 1942
陈玉娘 中国 三项选手 60-70年代 亚运会女单1冠 1946
三人为运动成绩与教练生涯综合
汤木博惠 日本 女单女双 全英女单4冠女双1冠 共5冠 亚运会女单1冠 60-80年代 1948
林水镜 印尼 男单男双 70-80年代 羽联合并前全英公开赛3冠 世界杯男单2冠男双3冠 亚运会1冠
                   其他高级别公开赛3冠 世锦赛1亚 羽联合并后获得世界杯1冠 高级别公开赛2冠 世锦赛1亚 1956
金文秀 韩国 男双混双 80-9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2冠 全英3冠 世界杯3冠 亚运会1冠 1963

2003-2人
郑明熙 韩国 女双混双 80-90年代 世锦赛混双2冠 全英女双4冠混双5冠 共9冠  世界杯混双1冠 总决赛女双1冠
                  亚运会混双2冠 奥运会表演赛混双1冠 1964
郑素英 韩国 女双混双 80-90年代 奥运会女双1冠 总决赛女双1冠 全英女双5冠
                   世界杯女双1冠 亚运会混双1冠 1967

2004-1人
王莲香 印尼 女单 80-9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1冠 全英赛4冠 总决赛6冠 世界杯5冠 高级公开赛30冠 1971

2008-5人,其中运动成绩4人
Ethel Thomson 英格兰 三项选手 00年代 全英女单5冠女双4冠混双2冠 共11冠 1879
伦德 丹麦 男双混双 80-90年代 世锦赛混双2冠 总决赛混双5冠 全英混双2冠 世界杯混双1冠 1968
顾俊 中国 女双混双 90年代 奥运会2冠 世锦赛女双2冠  世界杯女双2冠 总决赛女双6冠 亚运会1冠 1975
葛菲 中国 女双混双 90年代 奥运会2冠 世锦赛女双2冠混双1冠  世界杯女双2冠混双1冠
               总决赛女双6冠混双1冠 亚运会1冠 1975

2009-9人
Susan Whetnall 英格兰 三项选手 60-70年代 全英女双3冠混双2冠 共5冠 1942
梁春生1952/洪耀龙1953 印尼 男双 70-80年代 世锦赛1冠 全英6冠 亚运会1冠
迈纳基 印尼 男双 9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1冠 世界杯3冠 总决赛3冠 全英2冠 亚运会2冠 1968
吉永雅 韩国 女双混双 奥运会混双1冠 世锦赛女双1冠 全英女双3冠 1970
苏巴吉亚 男双 9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2冠 世界杯3冠 总决赛3冠 全英2冠 亚运会2冠 1971
叶 中国 女单 90年代 世锦赛2冠 全英赛3冠 总决赛3冠 世界杯1冠 高级公开赛16冠 1974
金东文 韩国 90-00年代 男双混双 奥运会男双1冠混双1冠 世锦赛男双1冠混双2冠 全英男双2冠混双4冠
                   总决赛混双2冠 亚运会混双2冠 1975
罗景民 韩国 90-00年代 三项选手 世锦赛混双2冠 全英女双1冠混双5冠 共6冠 总决赛混双2冠
                   亚运会女双1冠混双2冠 1976

2011-5人
李永波 中国  男双 80年代 世锦赛2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1冠 全英3冠 亚运会1冠  奥运会表演赛1冠 1962
田秉毅 中国 男双 80年代 世锦赛2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1冠 全英3冠 亚运会1冠  奥运会表演赛1冠 1963
以上含教练生涯综合
张军 中国 男双混双 90-00年代 奥运会混双2冠 世锦赛混双1冠 全英混双3冠 混双世界第一47周 1977
高崚 中国 女双混双 90-00年代 奥运会混双2冠 世锦赛女双3冠混双1冠 全英女双6冠混双5冠 共11冠
               亚运会女双1冠混双1冠 世界杯女双1冠 世界第一女双158周混双81周 1979
黄穗 中国 女双 00年代  世锦赛3冠 全英6冠 世界杯1冠 亚运会1冠 女双世界第一158周 1981

2012-2人
河泰权 韩国 男双 90-0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1冠 全英3冠 2次年终第一 1975
龚智超 中国 女单 90-00年代 奥运会1冠 全英赛2冠 高级公开赛7冠 1977

2018-1人
方铢贤 韩国 女单 90年代 奥运会1冠 亚运会1冠 全英赛1冠 高级公开赛7冠 1972

2021-3人
张宁 中国 女单 90-00年代 奥运会2冠 世锦赛1冠 总决赛1冠 高级公开赛23冠 4次年终第一 1975
蔡赟 中国 奥运会1冠 世锦赛4冠 全英2冠 世界杯1冠 高级别公开赛19冠 2次年终第一 1980
傅海峰 中国  奥运会2冠 世锦赛4冠 全英2冠 世界杯1冠 高级别公开赛20冠 2次年终第一 1983

2022-2人
纳西尔 印尼 女双混双 00-1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4冠 全英3冠 世界杯1冠 世界第一156周 1985
赵云蕾 中国 女双混双 00-10年代 奥运会女双1冠混双1冠 世锦赛女双2冠混双3冠 全英女双1冠混双2冠
                   总决赛混双3冠 亚运会女双1冠混双1冠 世界第一女双43周混双236周 1986

2023-2人
林丹 中国 男单 00-10年代 奥运会2冠 世锦赛5冠 亚运会2冠 全英6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2冠
               高级别赛事共49冠 世界第一239周 1983
李宗伟 马来西亚 男单 00-10年代 全英4冠 总决赛4冠 高级别赛事共54冠 世界第一377周 1982

汇总
按年代大致分为二战以前英格兰自圈的上古,战后从英格兰走向欧美亚大陆到60年代中期的发展期,60年代后期印尼日本加入到80年代羽联合并前的近代期,以及80年代羽联合并后的现代期
80年代以前主要以全英公开赛冠军数量为主,公开赛体系尚未建立,世锦赛世界杯直到70年代末才出现。
80年代随着大奖赛体系的建立,亚洲各国公开赛的创办,公开赛以及世界排名第一周数等成为世界大赛冠军之外的重要综合评价参考依据,同时随着世锦赛声誉的积累,全英冠军也不再和过去一样具有最高的荣誉,但也是相对较重要的一项。80年代起至今全英公开赛4冠以上的球员基本也入了名人堂,当然其综合数据也不错。

推测标准情况如下
上古大神档
7人入选 全英最少9冠 最多21冠 其中9冠选手男单5冠 此阶段球员基本为三项兼打
候选-全英10/9冠
Hazel Hogarth 英格兰 三项选手 00-20年代 全英女双5冠混双6冠 共11冠 1882
Henry Norman Marrett 英格兰 三项选手 00-10年代 全英男单3冠男双5冠混双2冠 共10冠 1879
Donald C. Hume 英格兰 三项选手 30年代 全英男单1冠男双4冠混双4冠 共9冠 1907
Marjorie Barrett 英格兰 三项选手 20-30年代 全英女单5冠女双4冠 共9冠 1889
另-全英8冠2人,7冠2人,6冠2人,5冠1人
本档推测-全英10冠以上三项全冠自动入选,以下考虑单打突出者

战后发展期-男单男双出现部分分化,男双开始有一定独立性,纳入评价考虑,女线主要以单打为考虑
13人入选  全英单打3冠/男双4冠/女线含单打总5冠?  8人符合
庄友良-男双三连冠加成?
王保林-新加坡贡献?
David Freeman-美国唯一全英男单冠军加成
Margaret Varner Bloss-女单卫冕+同上美国?
Charoen Wattanasin-场外影响加成

候选
Poul Holm 丹麦 40-50年代 全英男双1冠混双4冠 共5冠
Iris Rogers 英格兰 50-60年代 全英女双3冠混双1冠 共4冠  1930
Sue Delvin  爱尔兰/美国/英格兰 50-60年代 全英女双6冠 女 1931
June Timperley 英格兰 50-60年代 全英女双3冠混双3冠 共6冠 1933
Tony Jordan 英格兰 50-60年代 全英混双4冠 1934

近代期-男双进一步独立,双打开始以专项组合为主,男单男双各自入选,女双与混双大部分仍为兼项,但出现一些以双打为主的球员,名人堂仍以女子单打成绩为主要依据,卫冕有一定加成
16人入选 男单/女单/男双3个大赛(全英/世锦赛?/世界杯?)冠军? 双打女线5个大赛冠军?
伍文美/陈贻权-男双卫冕加成?
汤仙虎-中国与印尼教练生涯加成
侯加昌-中国男队教练生涯加成
陈玉娘-中国女队教练生涯加成

候选
Svend Pri 丹麦 60-70年代 全英男单1冠混双3冠 共4冠 世锦赛男单1亚 1945
栂野尾悦子 日本 70年代 全英女单1冠女双4冠 共5冠 世锦赛女双1冠 亚运会女双1冠 1950  

现代期-80年代开始女双也逐步开始分化,开始以专项组合为主,至90年代中后期双打与单打完全分化开,成为完全独立的体系,女双从80年代,混双从90年代起纳入名人堂评价。
32人入选 可分为两条线,世界冠军线与综合路线,大致以世界大赛3冠,高级别赛事20冠+世界第一排名一年以上为依据,目前单打双打基本是符合这两条标准,感觉上就是羽联确实偏向综合数据好,厚度好,有一定统治力的选手,对于创造胜率,冠军输,世界排名第一排名等纪录有加分,而且一般来说那些大赛多冠的公开赛也基本是15冠起步,2次及以上年终第一。大赛冠军里面张军,非世界冠军里面弗罗斯特,李宗伟属于少数特例。

部分不达标的
双打 吉永雅 整体略单薄
女单 龚智超 方铢贤 相比其他人厚度不够 生涯长度较短

候补
拉昔夫西德克 马来西亚 男双 80-90年代 总决赛4冠 世界杯2冠 全英1冠 世锦赛1亚 1962
苏吉亚托 印尼 男单 80年代 世锦赛1冠 世界杯2冠 高级别共15冠 1962
林瑛 中国 女双混双 80年代 世锦赛3冠 世界杯4冠 总决赛2冠 全英2冠 亚运会1冠 1963
贾拉尼西德克 马来西亚 男双 80-90年代 总决赛4冠 世界杯2冠 全英1冠 世锦赛1亚 1963
杨阳 中国 男单 80年代 世锦赛2冠 全英1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2冠 奥运会表演赛1冠 高级别共14冠 1963
关渭贞 中国 女双 80-90年代 世锦赛3冠 世界杯2冠 总决赛2冠 亚运会2冠 奥运会1亚 1964
赵剑华 中国 男单 80-90年代 世锦赛1冠 全英2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1冠 亚运会2冠 高级别共13冠 1965

黄惠英 韩国 三项选手 80-90年代 奥运会女双1冠 全英女双4冠 总决赛女双2冠 世界杯女双1冠
                   奥运会表演赛女单1冠 1966
佐戈 印尼 男单 80-90年代 世锦赛1冠 世界杯2冠 总决赛2冠 高级别共17冠 1966
阿迪  印尼 男单 80-90年代 全英1冠 总决赛1冠 世界杯1冠 高级别共17冠 1970
阿尔比 印尼 男单 90年代 世锦赛1冠 全英2冠 世界杯1冠 亚运会1冠 高级别共15冠 1972
马丁 丹麦 女单 90-00年代 世锦赛1冠 全英1冠 高级别共20冠 1974
盖德 丹麦 男单 90-10年代 全英1冠 总决赛1冠 高级别共20冠 1976
陶菲克 印尼 男单 90-1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1冠 亚运会2冠 高级别共17冠 1981
杨维  中国 女双 90-0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2冠 世界杯1冠 总决赛1冠 1979
张洁雯  中国 女双 00年代 奥运会1冠 世锦赛2冠 世界杯1冠 1981
谢杏芳 中国 女单 00年代 世锦赛2冠 全英3冠 世界杯1冠 高级别共17冠 1981


各协会凭借一定运动生涯成绩入选的球员人数分布
中国 19人 8男11女
英格兰 9人 2男7女
印尼 9人 7男2女
丹麦 9人 5男4女
韩国 9人 4男5女
马来西亚5人 5男
美国 3人 1男2女
新加坡 2人 2男
爱尔兰 1人 1男
泰国 1人 1男
日本 1人 1女

说明
Judy Hashman主要成绩在美国取得,不纳入英格兰统计
50年代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作为统一的马来亚队参加比赛,庄友明庄友良,黃秉璇王保林当时为马来亚队球员,最早三届汤杯也是由马来亚队取得三连冠,统计时按其现在国籍纳入

各协会凭借场外贡献入选的人数分布
英格兰 2人
爱尔兰 1人
印尼 1人
瑞典 1人
苏格兰 1人
中国 1人

各年代入选人数分析
按10年一个区间划分
上古 7人,每10年约2人
Ethel Thomson 1900 女  Muriel Lucas 1900 女
Margaret Tragett  1910-1920 女 George Thomas 单打1920  双打1900-20  男
Frank Devlin 1920 男 Ralph Nichols 1930 男 Betty Uber 双打1930  女

战后过渡 2人
David Freeman 1940 男 Kirsten Thorndahl 1940-50 女

1950 6人
庄友明 男
庄友良 男 双打
黃秉璇 男
王保林 男 双打
Tonny Ahm 女 Margaret Varner 女

1950-60 3人
Judy Hashman 女
Finn Kobbero 男 双打
Jorgen Hammergaard Hansen 男 双打

1960 5人
科普斯 男
Ulla Strand  女 双打
Charoen Wattanasin 伍文美 陈贻权 男

1960-70 5人
梁海量 男
Susan Whetnall 女 双打
侯加昌 男 汤仙虎 男 陈玉娘 女

1970 4人
汤木博惠 梁春生 洪耀龙 科彭

1970-80 3人
Gillian Gilks 纪明发 林水镜

1980 6人
Nora Perry  女 双打
李玲蔚 韩爱萍 弗罗斯特 李永波 田秉毅

1980-90 4人
朴柱奉 金文秀 郑明熙 郑素英

1990 10人
王莲香 叶 龚智超 方铢贤 葛菲 顾俊 伦德 吉永雅 迈纳基 苏巴吉亚

1990-00 3人
金东文 河泰权 罗景民

2000 4人
高崚 黄穗 张军 张宁

2000-10 4人
林丹 蔡赟 傅海峰 纳西尔

2010 2人
李宗伟 赵云蕾

统计规则说明
跨越年代的人数按0.5加权,以战前为一个整体年代,后续从50年代起每十年为一个划分,入奥以前每个年代入选人数大致为8-10人左右,入奥后参考90年代可看出入选人数有所增加。考虑到近十年名将厚度的增加,后续是否会对前面年代补录个人还是持乐观态度,2000年代目前加权人数7人左右,剩下名将就是陶菲克,谢杏芳,杨维,张洁雯四人,以及亨德拉的一半成绩,90年代入选已经超过了10人,00年代剩下四人全部入选还是较大概率的。

2010年代有望入选球员-羽联角度考虑,东京周期出道球员暂不纳入,15人左右
男单-谌龙 安赛龙0.5
女单-王仪涵 李雪芮 马琳 戴资颖
男双-李龙大 阿山 亨德拉0.5 苏卡穆约 吉迪恩
女双-田卿 松友美佐纪 高桥礼华
于洋 王晓理 伦敦事件不看好
混双-张楠 阿玛德

总结
羽联这个标准属于淡化了世界大赛冠军,不太符合国内大众倾向,大致属于不设具体分化权重的大小荣誉累积排名,也有一定道理,看出来羽联算是也在借此推动它的巡回赛体系得到大众认可,对这些在平时表现好的球员更看重,这个见仁见智吧,毕竟公开赛和世界排名也是荣誉,主要是权重问题,羽联喜欢厚度好的人,先推李宗伟拔高巡回赛地位也说得过去,具体到历史地位来说李宗伟有史上第一的高级别冠军和世界第一周数,且这两项断层领先林丹外的其他人,这种特殊的球员其他项目也找不到,本来就是争议很大的,除了林丹的第一外其他人排第几都能有说法,支持的多少罢了,也没必要拿网球来套,真要是和网球一样一年有四个世界大赛相信李宗伟也不会挂0,而会是一个更准确反应两人差距的情况。
关于前面年代的球星也不用太担心,看上面的入选顺序也看得到不是严格按年代顺序的,比如朴柱奉金文秀和印尼70年代的名将,相信后面陶菲克这些也会入选,包括80年代的几个名将,林瑛关渭贞,杨维张洁雯几个世锦赛3冠的也是。林李一起这个也不至于吵,不管初衷如何,热度这些造起来本来对羽毛球也是有好处的,对两人也都有益的,当初其实退役也可以一起的,增加大众关注度也是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abc123的春天 于 2023-6-5 22:28 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8 赞一个赞一个394
2
发表于 2023-6-3 23:24:3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6-3 23:26:2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杨阳吗
回复 支持 10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3-6-3 23:45:2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6-4 00:05:1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2个,女子茱蒂哈斯曼还是实至名归的,上古时期全英女单10冠、女双7冠。

至于David Freeman,还有新加坡的王保林,仅有1个全英冠军,可能只是给面子凑数的

龚智超和方铢贤,公开赛成绩稍微单薄了点,但综合表现还是不错的。而且奥运会冠军这个头衔的影响力,无疑要比上古全英冠军大的多。

吉永雅跨项目跨搭档实现了大满贯,公开赛冠军数量也不算少,各种大赛奖牌也不少,总体还是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凤游仙 于 2023-6-4 00:08 编辑
回复 支持 1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00:10:4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凤游仙 发表于 2023-06-04 00:05
美国的2个,女子茱蒂哈斯曼还是实至名归的,上古时期全英女单10冠、女双7冠。

至于David Freeman,还有新加坡的王保林,仅有1个全英冠军,可能只是给面子凑数的

龚智超和方铢贤,公开赛成绩稍微单薄了点,但综合表现还是不错的。而且奥运会冠军这个头衔的影响力,无疑要比上古全英冠军大的多。

吉永雅跨项目跨搭档实现了大满贯,公开赛冠军数量也不算少,各种大赛奖牌也不少,总体还是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凤游仙 于 2023-6-4 00:08 编辑

美国是后面还有一个3,4冠的进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6-4 00:29:0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abc123的春天 发表于 2023-06-04 00:10
美国是后面还有一个3,4冠的进了

看漏了这位Margaret Varner Bloss,全英女单2女双1,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按进名人堂的标准倒是尴尬了点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00:35:5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凤游仙 发表于 2023-06-04 00:29
看漏了这位Margaret Varner Bloss,全英女单2女双1,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按进名人堂的标准倒是尴尬了点

美国这两个属于占便宜了,5都没有,然后上古还有几个10冠的没进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6-4 01:03:4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全英是真的重要啊
回复 支持 1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6-4 01:20:0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支持数据大佬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6-4 05:31:3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abc123的春天 发表于 2023-06-04 00:35
美国这两个属于占便宜了,5都没有,然后上古还有几个10冠的没进

不算占便宜   美国打球人少  拉她们进去纯粹是为了推广美国羽球运动而已   其实名人堂跟所谓的冠军数量关系并没有想像的大    反而跟粉丝数量还有贡献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次数有关    没人看的比赛就算是拿100块金牌对羽联来说也没意义    只有高流量的比赛才能对羽球推广起正向作用
回复 支持 7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6-4 05:58:24 | 只看该作者
弗罗斯特能进,同时期成绩更好的赵建华 杨阳却不让进。
回复 支持 1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6-4 06:02:1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羽联的标准是什么,可能是他们内部投票吧
本帖最后由 大表叔 于 2023-6-4 06:04 编辑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08:37:0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如-此 发表于 2023-06-04 05:31
不算占便宜   美国打球人少  拉她们进去纯粹是为了推广美国羽球运动而已   其实名人堂跟所谓的冠军数量关系并没有想像的大    反而跟粉丝数量还有贡献比赛的精彩程度和次数有关    没人看的比赛就算是拿100块金牌对羽联来说也没意义    只有高流量的比赛才能对羽球推广起正向作用   

我知道,说了是因为给美国推动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6-4 09:13:01 | 只看该作者
龚智超是中国第一个奥运女单冠军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6-4 09:44:16 | 只看该作者
能统计下各单项分别进了多少人吗?是不是每项都有指标限制。一路看过来,还是没法找到确定的标准,或者说这里面有些人的成绩还不如陶菲克和李龙大。不过,就囯羽自己来说,下一拨入选的大概率有谌龙和张楠。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6-4 09:49:3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abc123的春天 发表于 2023-6-4 00:35
美国这两个属于占便宜了,5都没有,然后上古还有几个10冠的没进

估计上古这些有些事迹查不到,入选应该是有一些特殊贡献之类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6-4 09:53:1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lzg2017 发表于 2023-6-4 09:44
能统计下各单项分别进了多少人吗?是不是每项都有指标限制。一路看过来,还是没法找到确定的标准,或者说这 ...


80年代之前,由于还不是真正意义公开赛时代,单双兼项的人多,所以入选的看不出单打双打比例,但80年代后明显单打和双打每10年是有指标限制的 ,单打大概4人左右,双打稍多,因为执教辉煌加成的不算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6-4 10:14:11 | 只看该作者
lzg2017 发表于 2023-6-4 09:44
能统计下各单项分别进了多少人吗?是不是每项都有指标限制。一路看过来,还是没法找到确定的标准,或者说这 ...

稍等一会儿,我还在更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6-4 10:25:1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看全英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5 13:20 , Processed in 0.05247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