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宫中多饿死。 笔者上手这把球拍的时间比上次好评的辐射5.0还要早,但过去那么久都构思不出自己满意的文稿来,这确实是这款拍并没有给我带来理想体验的原因。 聚将的上次翻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我不太记得了,但我还是觉得很可惜。但事实也证明,5.8mm中杆本身与球拍之间的适配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 参数:5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87.44g,平衡点299mm,中杆长215mm,硬度中等,破风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阿尔法GP3。 奶100XU的外观风格回归了品牌最忠诚的白色形象,看来豆奶深受联邦白色恶魔的影响。球拍走了浅度的机甲风,贴纸走线偏硬朗,有种MS装甲铆接缝的感觉。球拍外观挺好看,但辨识度不算高,尤其是在聚将在以往的拍款中也试用过大量的同类元素的背景下,显得100XU有点“偷懒”,形成了路径依赖。 之所以选择5U,是因为蓝厂的100XU没有这个规格,刚好可以体验一下这根中杆能否驾驭超轻。同时,球拍是木柄的,虽然这是废话,但考虑到在这之前两款采用了5.8mm中杆的蓝厂成品都是用了悬浮手柄,这样一来在打感上的对比会来得更有说服力一点。除此以外,从框型到重量分配再到各部件的长度,其实都有着浓厚的神速100XU味道。 但对于用过蓝厂100XU的球友来说,这款球拍在上手时给人的感觉很有反差感,味道完全不一样。 最显著的一点在于硬弹感的缺失。一方面是拍面甜区的问题,按理说同款的框其线床表现也应该趋同,但按道理大拍面大甜区的表现在笔者手上却未能体验到甜区内外的差异,有明显的弥散感;另一方面是中杆的问题,我能理解聚将对原100XU的软化处理,但软化后的表现同时降低了使用门槛和本该夸张的弹性感,要知道有韧劲的才能叫鞭子,否则就只能是面条了。尤其是在平抽挡中,奶100XU的身段非常灵活,但短促发力的感受中庸,打不出以快打快的手感,是多少有点可惜的。 当然,拍面大的好处是控球更加舒服,迎球击打容错率非常高,而且拍面的特性并不激进,配合球拍5U的身段可以在网口打出很多稳定而灵活的操作,在勾球和停顿推放时展示出特别趁手的一面。不过也受制于自身的体量和破风框细中杆双重抗扭挑战的影响,球拍在指向性以及长距离出球中的稳定性并不出色,很多时候在后场一拍主动发力的底线控制都难以对自己的出球质量形成认知,人拍交流度并不高。 同系列的隼在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后能找到合适的发力模式,但在100XU上我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发力节奏,这拖累了我在后场的进攻表现。很多时候,笔者总觉得发力或者挥速无法很好地转化为出球速度,杀球没有信心,拍面接触到球头时所产生的反馈比较模糊,跟辐射5.0形成鲜明对比。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把5.8mm的产品并没有很高的完成度,调教上的失利让奶100XU打感松散。辐射5.0开了个好头,却未能延续到速度拍上,看来这个5.8mm的中杆的适配工作并没有部分品牌想象得那么容易做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