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奢雅内敛的涂装遇上锐不可当的进攻巅峰,这是一场东方艺术与暴力美学的碰撞-
首先感谢中羽在线与李宁官方,非常有幸能够成为雷霆100二代“先锋体验官”!
漆水设计
与一代的香槟金的高调华丽风格不同,雷霆100二代的配色更为内敛低调,选择了更深沉的青绿色作为基底。在沉稳的幽绿中,夹杂着高饱和度的青蓝、墨蓝、金黄色线条,再以烫金logo字体作为点缀。在不同光照角度下,呈现幽绿-花青-宝蓝的颜色变化,极其奢雅,美轮美奂。 根据官方说法,雷霆100Ⅱ代涂装的设计灵感源自百兽出山的姿态,将“虎扑”、“豹袭”、“狼伏”等元素抽象为线条表达出来,是一代的“麒麟”主题的迭代延伸 但笔者首次开箱见到它真容时,联想到的却是2022年春晚爆火出圈的东方舞剧《只此青绿》。无论是绿-青-蓝-金的色彩层次还是婉转写意的飘逸线条,都与东方山水画的意境遥相呼应。
拍头十二点位置的标志,看起来有如两只金凤 漆水质感上,二代主要采用哑光漆面,细节处理精湛,风格低调雅致,与此前一代的香槟金华丽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科技配置
二代相比一代,最主要最直观的升级有两点:①拍头增加8连钉;②72孔改为76孔
或许是受到88DP二代的拍头连钉的启发,李宁在雷霆100二代也加入了这一设计,调整挥重,使得拍头重量更高,更有利于下压。同时也让拍头的框型更加完整流畅,对挥速的提升也有帮助
二代改回了76孔设计,最外侧的两根竖线终于不是斜着的了!
官方介绍中提到,“优化5点、7点及三通结构,进一步增强进攻威力”。但是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意思。根据笔者观察,这句话指的应该是,5、7点位置的拍框设计更接近纯正的盒式拍框,而其它部位则是流体盒式拍框。同时也注意到,T头位置有明显的“增厚”,你可以理解为“T”上面那一横的中间部位稍稍变粗了一些。通过T头的抗扭加强,增加出球的指向精确性;通过5、7点位置的加强,让它同时拥有盒式框型的击球稳定性与流体盒式框型的挥速。这应该就是“进一步增强进攻威力”的意思
拍框一侧,标明了中杆材质:M46+T1000+ULTRA CARBON。另外官方还提到了仿生中杆设计,从宣传来看,作用是提升了抗扭和弹性
另一面,则标注了“POLYMER ENERGY”,翻译为“聚合物能量”,可能意指在拍框碳纤维叠层内植入高弹性高分子聚合材料的设计
拍框另一侧,标识的是“POWER BOX WING FRAME”“SW HEAD HEAVY”,即为“机翼恒定系统”与“头重设计”。机翼恒定系统引用官方介绍:跨界应用航空科技原理,在球拍发生形变的瞬间,精确控制拍框复位有效抑制拍面晃动,增强球拍抗扭性能,令二次回击快、准、稳
在它后面的一段话,是“TECHNOLOGY&HDF SHOCK ABSORPTION SYSTEM”,即 “拍框储能减震系统”,它有三重效能:挥拍时蓄积更多能量,击球时释放更强弹性,击球后快速吸收震动
在中杆靠近锥盖的部分则标明了中杆参数:6.2mm ULTRA-MODULUS SLIMSHAFT、FRTP TECH,翻译过来即6.2mm直径、超高模量纤细弹性中杆以及“增压动能系统”。这套系统当年首发于雷霆80,作用是通过特殊的材料与结构设计来提升球拍弹性和进攻性能
另外注意到雷霆100二代放弃了一代的6.0mm超细中杆,重新回归6.2mm。并且中杆的标识也从一代的“HARD FLEXIBLE(超高硬度)”变成了“超高模量纤细弹性中杆”,从强调硬度变成强调弹性,这也预示着它将比一代更糖水好上手一些
锥盖方面,依旧是延续了一代的双鱼嘴锥盖
拍框采用全线槽的设计,使得拍框硬度相当可观,并且拍框厚度适中,没有显得很肥大臃肿
依旧是红底盖......
基本参数 笔者手上的两只雷霆100二代均为4UG5规格,一只空拍,另一只穿李宁LT66,去底,两层缓震膜,上毛巾胶。
参数如下:(4UG5) 拍身长度 675mm 中杆长度 210mm 手柄长度 210mm 中杆直径 6.4mm(实测,带漆水的总直径) 空拍重量 84.00 g 整备重量 104.00 g 空拍平衡点 308mm 整备平衡点 300mm
质保磅数 30磅
实战体验
1. 高远球 平高球 雷霆100Ⅱ代在高远球对拉中表现出色,触球感受扎实有力,出球的远近和与发力大小的关系比较线性,发多大力就走多远。而且击球指向性准确。由于它的头重设计,对拉时不需要依赖特别多的主动发力,有一种球拍带着你的手在走,而你只需要控制发力的感觉。
2. 控球、劈/滑、网前搓放 在处理吊球和网前小球时,“持球”感有些弱,因为它的出球是很脆爽的类型,所以打控制就需要格外细腻的发力。它对手上力的反馈是比较清晰的,打了几场适应它的出球特性后,做到细腻的控制并不算很难,只是需要适应。
3. 杀球 进攻 作为进攻巅峰,雷霆100二代的进攻性能是重中之重。它依然延续了雷霆系列标志性的扎实手感和超强的聚力感,中杆相比一代变得更弹,所以对发力的要求没那么高。而且能感受到吸震材料在发挥作用。由于中杆加长,所以杀球时的鞭打感非常明显,像是往地板上弹射出去,下压感很足,出球特别快,特别干脆。最为惊喜的一点,就是二代的进攻连贯速度相比一代有了极大的提升,一代走的是极端暴力路线,进攻的风格是一锤定音式的搏杀,对球员自身能力的要求很高,如果一拍没有杀死,那后面的连贯就比较吃力了。而二代走的则是连续强攻的路线,依靠一拍接一拍的连贯来压制对手。绝对的进攻能力还是比一代要稍弱,相当于牺牲了一代的暴力属性,转而提升到连贯和速度上,变得更均衡一些,适合大多数球友,与目前的男单节奏也是非常匹配的
4. 平抽挡与防守 表现中等偏上,相比一代还是有较大提升,没拖后腿。流体盒式拍框设计虽然比纯盒式拍框更快,但还是无法带来显著的挥速加成,常规速度的抽挡没有问题,但要撑起超快节奏的抽挡会对手指手腕有一些负担,笔者用这把拍进行快速抽挡专项体验,几十回合下来手都要酸麻了。这就能看出它在双打的抽挡拼斗中不占优势,还是需要想办法创造机会来进攻。如果是单打的平抽挡,如果对手拿的也是进攻拍,那笔者还是有相当的信心能在抽挡中占到优势
5. 被动摆脱 相比一代更容易一些,可以依靠中杆的弹性来借力摆脱,但对球员能力依旧有要求。就笔者自身体验而言,反手被动顶回后场不算吃力。
6. 发力模式 长中杆+硬拍框+偏弹的调教,适合喜欢大发力的进攻型球友。喜欢闪动发力和隐蔽发力的球友可能会觉得不好控制,并且不太适应特别快节奏的频繁出手。它这个特点也就决定了它的适用场景:男单、混双男或是双打后场
总结
综合来看,李宁雷霆100Ⅱ代是一款在继承一代进攻基因基础上,增加多项科技升级,弥补了雷霆100一代在连贯、防守方面的缺点,并降低了一些上手门槛的旗舰进攻拍,非常适合单打球友或是双打“大腿”型后场选手。它如同一位身怀绝技的江湖剑客,拥有“只此青绿”般优雅内敛的外表,也蕴含“雷霆”般的致命杀伤力,是一把为球场“独行侠”准备的青钢宝剑。
本帖最后由 磊shenzhen 于 2025-9-22 20: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