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4小时后,网压图,图1和2是vbs61,掉的有一些夸张了,图3和4是xb65,本来以为vbs61设备或者数据出错,但同时测量xb65又在合理范围内,看来以后就选xb65或者63了。![]() ![]() ![]() ![]() |
2025年4月22日,新穿2个100zz,分别选的vbs61和xb65,磅数26 by 28,这次没有测量四个位置网压值,只测量了第7、8根横线位置的网压值,可以明显看到线径越细,网压值越高,因为100zz拍框比我之前其他拍子的拍框要小一点,因此xb65也体现出了较高的网压值,这样一来,探讨网压值DT对应具体磅数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只能拿24小时网压变化值,来作为一个静态磅数变化的参考依据,比如:网压值下降10%,那么我就笼统的认为,磅数也下降了10%左右(其实这样也不准确,因为磅数和网压值应该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函数)。 Vbs61:图1(第七根)图2(第八根) Xb65: 图3(第七根)图4(第八根) ![]() ![]() ![]() ![]() |
没有kizuna lz加油 |
感谢分享 |
今天新穿了3个拍子,一把88D(4UG4),一把战戟9000(4UG5),一把红弓10(3UG4)。前两个都拉的胜利vbs63线,弓10卡的vbs68p,磅数全部选择26 by 28。 老规矩,下穿线机后四个位置的网压值分别如下: 88D:60、56、51、48。 战戟9000:56、51、49、48。 弓10:56、50、48、46。 球拍装入热保护球包,明天同一时间测量24小时后网压值变化。 再次说明:不同拍框大小、材质,不同(材质或线径)的球线等因素都会影响网压值,所以我不讨论网压值对应具体磅数,列出数据只是为了观察静止一天后的网压值变化情况,按照楼主提供的思路,将变化值在6.5%以内球线标记为保磅性能较好。以后我也会尝试一些不同的球线,分别提供相应数据供参考。 更新: 88D: 55、50、47、44。 战9:53、47、45、44。 弓10:53、49、46、46。 弓10拉的68P保磅性有点强啊! 本帖最后由 大秦印象 于 2025-4-10 12:07 编辑 |
88D老色,4UG4,二线选的ex63,拉的26by28,下机器测量横线第七、八、九、十根DT网压值,分别为62、56、53、49(为了省时和更加有参考意义,一次性测了甜区多根横线)。 放入热保护球包,第二天测量相同位置DT网压值分别为58、53、50、47。 因为不同拍型大小,不同拍框材质,不同线径等众多因素都会导致同等磅数下的网压值不同,所以这里不讨论这四个位置的网压值分别代表多少磅,只通过记录数据观察24小时后的网压变化值,可以看出,变化值都在6.5%以内,可以接受。 本来打算实测打球次数对网压值的影响,顺便等网压值掉下来之后,就去剪线。结果新线第二次打球,打到单线区……从没遇见过断线的新手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不耐打……当然更多是因为我击球点的问题,不怪这根线!这个线的击球音真的没话说!!! ![]() 本帖最后由 大秦印象 于 2025-4-7 11:52 编辑 |
希望楼主定期更新数据,最好能加入线的生产批次,和测评的天气温度情况~这样可以为广大球友提供更多参考!~ |
huangchengfeng 发表于 2025-3-30 18:20 其实我觉得对我这种入门爱好者还好,因为球线很少打断,但会掉磅,随着磅数的改变,击球手感的变化让我很难受,有了这个ERT300,至少能给我是否换线提供更多参考 ![]() |
大秦印象 发表于 2025-03-30 04:42 这里的保磅其实无法给大家一个参考的,因为大家都是穿线后要去打球的,每个人的水平、对抗强度、打球频率都不一样,羽线的损耗也不一样的,这个只能筛选掉磅极快并避坑,比如66um |
感谢楼主,虽然对动态无参考意义,但成功让我种草了ERT300![]() |
好贴帮顶 |
来学习下哦 |
川落山 发表于 2024-08-14 14:14 时间(小时),图片上有写啊 |
横轴单位是啥 |
加蛋肠粉 发表于 2024-05-27 12:29 目前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