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毫无疑问,FZ成为了笔者接触最多的欧洲羽球用品品牌,目前来说没有之一。此前一直有强调说欧洲品牌球拍的风格都非常遵从欧洲球员那种力量型表现的情况,尽管如此FZ不同产品线旗下的球拍在性能上区分度较大,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可玩性相当高。 本次旗舰的试用分享有福利。 参数:3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4.50g,平衡点292mm,中杆长220mm,硬度偏高,破风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6-28lbsBS720。 选择以黑色作为设计的主色在很多代表了力量的进攻拍的共同选择,Pro-S哑光的漆面更是有种“人狠话不多”的气质。球拍整体简约,与此前的中高端776在设计语言上共通,没有多余的废话。当前球拍采用了毛茛黄作为字体以及修饰拍框内侧贴纸的选色,视觉体验中规中矩。其实Aeropower这种描述起来比较词穷的外观是笔者倍感遗憾的部分。尽管北欧极简已经成为了当下不少年轻人首选且心仪的装修风格,但这种思路放在球拍上不符合笔者所理解的东方人审美。 初见Pro-s没有太多的感触,头重感并不强,而且得益于良好的破风结构,其挥速十分快。但潜藏在中性重量参数背后的,是趋近于坚韧的中杆调教,以至于在上手适应的时候才看到这款Aeropower旗舰面露凶相。球拍的硬度相当高,击球反馈直接而赤裸,同时因为头重感没能形成有效借力,打两拍高远球就知道它不是什么善茬。所幸中杆长度足够,弹性形变的门槛被降低了不少,而且能体现出材料里蕴含的弹性储备,在主动状态下仍然能打出到位切具有高速度的高远球。 本来我对破风框拍面稳定性没有抱太高期待的,但Pro-S这方面出乎意料地好,至少它的指向性在长距离的出球中依然有稳定的表现,对付水平不高的双打对手突然来一拍平高球往往也能穿过对手,然后在对方看到落点之后产生的迷惑中得分。 我同时还会担心Pro-S在高速对抗中的表现会受到挥重的制约,但在几场紧凑的男双对抗下来,我发现自己还是多虑了。它的拍面响应干脆,有良好的快弹表现,在施与手指小臂的发力时出球比较冲,在保证架拍切在身前处理平抽球路时很容易打得比对方更激进,往往是对方先把自己拉到中前场快节奏对抗,反被具有威力的反抽乱了阵脚。 然而,拍面响应越是干脆,对网口小球的精细操控越有挑战。在双打的情形中,Pro-S对击球点或者击球瞬间的力度把控没有做好,都会让搓放的质量滑坡,更容易出现弹高的情况。在应对略高于网口的来球时,软挡一拍的效果是更好的,但当来球高度刚好够扑一拍追身的时候,球拍的挥重又容易使击球点比预想的靠后,在心态不稳时更容易造成回球出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可以热,头要冷。 在状态好的时候,Pro-S在手上的表现有如一簇黄色闪电,速度和威力兼具,突击及强攻都在行,这种二者都是有效进攻手段的情况可不多见。因为拍框纤薄破风,上手出手很快,尤其是在远网战术中,对习惯球路的抓取一抓一个准。而又因为球拍保留了一定的挥重,同时中杆素质到达了目前FZ出品的最高水平,其弹性蓄能的上限创了新高,在施以高密度的爆发力后能量会以高还原度释放在球头上,从而在球速和音效上对对手产生震慑作用。哪怕是在双打对手已经站到位的情况下,中后场的一拍重杀穿透力也保持得非常好。 在使用Pro-S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真正的挑战,是所有进攻拍都要面对的、被动摆脱能力吃紧的问题。这根中杆的表现再好,也照顾不到在处理发力空间受限情况下的回球难题,下手位和反手击球的感觉很难找,被动状态下回球容易不到位。不仅如此,一旦被对方争取到了网口主动,无论是低位还是被扑追身的抛高球,这股犟劲都很难给使用者提供能解决燃眉之急的便利。 无论是应对快速平抽挡的发难还是维持高强度的后场威胁,克服它自身的硬是需要大量体能作为支撑的,两三拍下来后难免力竭,想必这款高耗能高门槛的杀器会迎来两极分化的表现吧。 一路猎奇下来,不难发现FZ的产品力增长速度确实更加明显,那么目前这个丹麦品牌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最新理解到达了何种高度,也该是时候放到在早已卷得不行的国内市场中讨论一下了。 回想起笔者对776 的试用分享,这次的试用还真就验证了“FZ 在憋大招”的预测。Pro-S 作为旗舰款的出品,在性能的上限中持平了头部品牌的表现,同时也对使用者提出了不客气的要求,如果对应去年大厂新品的发展趋势这无异于逆流而上。但维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让水平提高是一个非常王道的发展路径,我很庆幸在新形势下载FZ 身上依然能看到这种十足的欧洲风格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