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学习![]() ![]() ![]() |
我理解就是挥拍速度到了一定程度,由于拍头风阻和拍杆本身的韧性产生形变,这个形变是一个很好的蓄力,会产生一个向前的弹射力,如果能在拍杆弯曲变直的瞬间击中球头,发力效率应该是最高的。有的人力量不够或者说发力不正确所以挥拍无法产生形变,所以打球偏软无力。 |
谢谢分享,理论也很重要![]() |
感谢专业分享,学习了![]() ![]() ![]() |
感谢分享!![]() |
胸肌夹核桃 发表于 2024-10-16 10:15 不是提前倒拍,是倒拍的瞬间同时向前挥拍,让倒着拍子向前挥,拍杆会弯。 |
我能不能理解你说的是 提前倒拍 ?? |
学习了 |
看侃 发表于 2024-09-23 09:04 你我都没有用非常严谨的数据来支撑观点,因为线床触球到离开过程非常短暂,而且不可避免会有击球后的动能残留,从慢镜头也基本看不出来触球前后拍头的加速减速过程,更别说加速度的变化了(触球后力量持续增加,就意味着不仅仅是加速,而且是加速度持续增加的加速,这个与我的推断不符合)。 但可能你是对的,或者本就是对同一个感受的不同描述,可否提供一下推断过程? |
百学无一成 发表于 2024-9-21 10:04 这就是你我之间的根本分析。用碰撞模型分析,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 |
看侃 发表于 2024-08-06 15:47 这一点不太认可你的意见,因为只要有形变,就有弹性,有弹性就要释放应力,释放的应力会持续加速拍头,所以拍头速度最高时,一定是应力释放结束,恢复自然状态时。至于球和线床的关系,可能球会在拍头速度即将达到最大时接触,之后就是速度交换,球离开时拍头已大幅减速(理论上完美发力应该彻底减速至0才是100%效率,但不可能实现)。无论如何,球离开线床时,也不会是拍杆弯曲形变最大时。 |
进来学习 |
学习一个 |
xhxx123 发表于 2024-9-12 11:20 看来你是乒羽双修的高手,我都很菜哈哈。 |
你乒乓球相关的知识也写的很好 |
妙哉进行![]() |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