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ZF3 发表于 2025-11-12 16:41 考虑羽毛展开的话,初速高的球为什么不是更收缩的,阻力更小的球呢? |
VTZF3 发表于 2025-11-12 16:51 很多球友不认可球线持球的时间及距离,想要把羽毛球受力模型要分析精确会非常复杂。 但可以换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来理解,比方说把单个羽毛球放大10倍、20倍,用点杀短促发力,和重杀的完整大发力去击打球,只用持球时间及距离去理解,估计会很清楚看到一个初速快,一个飞得远(这个已经完全抛除了羽毛球压缩形变、羽毛炸开、球线形变、拍杆形变、空气阻力等因素,结合各种因素会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本帖最后由 胡江_372 于 2025-11-12 17:10 编辑 |
胡江_372 发表于 2025-11-12 14:34 这个举例有点意思,其实羽毛球重杀也是建立在持球时间更长的基础上。本质和你说的类似。但羽毛球额外变量是羽片形变更加剧了这一现象。 |
羽球小祝 发表于 2025-11-12 09:44 分人了。这我不好乱说。有没可能业余不太可能杀重。 速度拍高弹线就好。或者胜利的驭10 |
8221328 发表于 2025-11-12 09:19 肯定不是,如果你周围有重炮会杀重你就有感觉了。不然没有感受过确实很难说。 |
装X没有被发现 发表于 2025-11-12 08:55 不对的。蛋总的点杀是身体发力的重杀。。不过看起来动作小,实际很重的。田儿对比有高度评价。重就是接着重,而不是看起来重或者动作吓人。 |
wanglin406 发表于 2025-11-12 16:07 图片是付海峰和普通人的球速衰减对比。虽然尾速显然测的有问题但没有其他数据了。我的意思是,衰减模型里考虑羽片的展开时间,羽片展开就有点像降落伞,那么衰减率直接被羽片是否展开影响,这些就一定会交叉。 所以我说进攻拍相对来说尾速高。 其实,找个重炮用不同球拍杀球你接杀就可能感觉到区别。 |
VTZF3 发表于 2025-11-12 03:13球速衰减不是线性的模型 球速衰减通常就是衰减模型 阻力是速度(一次方或二次方)的正比,阻力产生负的加速度,加速度影响速度 通常就是一个指数衰减曲线(或者形状差不多) 这些我挺熟悉的,所以我会说曲线不太可能出现交叉 |
VTZF3 发表于 2025-11-12 03:13 这张图我也看过,好像是冰王的图片,但这张截图是怎么来的,以及别人是否重复过类似的实验,数据来源还很不足 我还是觉得这两条曲线不太可能会相交,这种本能是长期做理工科培养而来的,很难错 和ChatGPT讨论了下,他也觉得挥重低的拍子球速高 确实我(以及ChatGPT)有也觉得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如果挥重低得球拍球速还高了,那进攻拍意义何在?一个想法是稳定性高,打的更准,散布更小 本帖最后由 wanglin406 于 2025-11-12 16:02 编辑 |
| 拿一个篮球,是手掌发力集中拍一下打得远,还是手抛丢得远?拿个空纸箱放地上,用手掌拍击滑得远,还是用力推滑得远?短促发力初速快,但减速明显;长随拍在远距离还会有力度。 |
leedior0101 发表于 2025-11-12 12:12 你这个和我的看法一样。 |
| 个人感觉和发力完整性更有关系些,快杀的摆臂范围可能小些,来不及做完整的拉开侧身挥出的动作吧,主要是依靠小臂带动手腕,身体能带来的转体的效果会少很多吧;重杀感觉都是完整的做完侧身拉开架子挥拍杀下来的;和球友试过,自己中场喂球到他最舒服中后半场头顶的位置,他原地后撤一步起跳拉开架子杀下来的球很难顶回到后场,球触碰拍面感觉到有压力,正常体前引拍回击多数都是顶回到中场,除非我先退一步到后场侧身引拍大动作才能回到后场;同样位置再喂球到侧边需要移动到位立刻杀下来的那种球,球速看着很快,但是触碰球拍没有顶不出去的感觉,明显可以直接顶回到后场双打发球线。。。。。。 |
| 那对业余选手的中低磅,中等弹性指的是几磅?什么拍 |
| 物理知识是可以解释一些的 |
|
重和快其实只是一个感觉而已。我赞同6楼的。 其实重和快,实际应用。快主要是点杀,突击落点,出其不意。 重就是pose拉满,不打点,你拍面被压住出不去。 如果你把快杀和重杀,,攻击的落点一样,告诉接杀的人准备好。 其实就快杀没用了。 |
|
杀球重:完整发力,动作幅度特别大,接杀反映时间长,就算判断对了落点也接不到,被杀穿,参考08奥运决赛蛋总/04奥运军胖 杀球快:短促隐蔽发力,动作小,接杀反映时间短,往往判断不了落点,参考09全英决赛蛋总 |
VTZF3 发表于 2025-11-12 01:29
本帖最后由 wanglin406 于 2025-11-12 01:48 编辑 |
wanglin406 发表于 2025-11-12 00:20 大体是我的经验。 只是相对来说。如果说数据,近两年来说,论初速度,很少有纯进攻拍入排行榜的,更多是速度拍,0号线(一般是往轻弹改)或平衡拍。 尾速确乎找不到数据。唯一可比的是vtzf2的宣传片它的尾速和vf一代进行了对比,我对这个数据很感兴趣。 我个人感受,确实是进攻拍杀的更重一些。 但Yonex的有些速度拍也确实可以杀很沉。你的感觉呢。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