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原来对老的弓剑系列高端我都还没有刷完,天知道弓剑9和弓剑9fl不是一回事,还是被朋友科普了才知道,见笑了。 不过细想一下,这件事情不合常理,9这个数字对绿厂来说应该没有什么特别意义才对,为什么要对9这个型号进行细致化分型做出两个不同的版本? 之前用的9FL非常符合我对弓剑系列的理解,那么原来的9将是怎么一回事? 参数:3UG4,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1.65g,平衡点308mm,中杆长210mm,硬度中等,流体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4磅,穿线24-26lbs 高神雷鸣65。 按我说,不管有没有具体的调整,9和9FL在外观上都非常女性化,就连主题色的选择都统一到了洋红色上。但9的颜色分布更有特点,从拍头的银色下来,拍框两翼呈现内侧洋红、外侧银色的状态,并在5、7点的位置衔接到中杆的白色底漆上。2008年的YY依然不会用太多装饰的贴纸在球拍上,我所能看到的仍然只有CS纳米叠杯在3、9点位置的运用这一科技以水贴形式表现。整体观感还行,当年刚出来的时候估计挺惊艳的。 还记得当时蹭9FL来用的时候略高的挥重有点出乎我意料,而弓9同样用了偏头重的配平,这让它同样容易形成借力感,高远球打起来都很轻松。不过具体到击球的反馈上,它明显比9FL要硬一点,相同发力下中杆的形变没那么大。其余的地方,对老旧的弓剑系列来说差别不大。另外拍框大容错率高就是好,上手难度得到有效控制。除了挥速慢以外,一开始它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强烈的违和感。 直到下场跟别人打了双打对抗。 中杆形变小,但是拍框形变大,这就导致了弓9在较低发力击球时有一种黏球且力量被卸掉的感觉,很难形容且不太好适应。这一点对于网口小球的处理可能没什么印象,但是在处理一些接杀球和远网球时,采用转近网的策略失误风险会更高。 平抽挡则是更加灾难的环节,球拍短促发力的实施受拍面特性和较高挥重的掣肘明显,出球黏滞而不容易打出本来短中杆球拍所应该具备快速响应特性,而在试图加力时又以引拍时容易带动上臂造成出球不稳定以及影响下一拍连贯的情况。虽然弓9FL这方面也做得不好,但它并没有那么“诡异”的棘手感。 唯有在需要大发力进攻的时候,弓9的体验感才正常了一点。弓9击中球头后的裹挟感明显,在重杀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变得线性了起来,而且天然带有不错的下压感和稳定性,所以在主观上它的反馈相比弓9FL会更扎实一点。同时,中杆短而粗,有利与拍面的抗扭,在打点时也更加精准。不过这种强烈的裹球和较高的挥重,其实也对使用者对高击球点的把握提出更高要求,一旦拿点低了些许也很容易造成回球下网,变相对使用者的到位和准备速度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整体来说用着比9FL更加耗能。 本来的话,9fl和9大概一个是控制强化,另一个是进攻强化的关系。不过,9的这种特殊配置是相当另类了,包括笔者和拍主在内,估计相当部分的球友都不会习惯这种打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