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754|回复: 1

羽毛球双打是一项特别的运动,观杰蔚组合闹矛盾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以为只是一点小矛盾,结果没想到马来西亚世界排名第四的混双陈堂杰/杜依蔚居然要面临被拆伙的风险。二人关系最明显的裂痕是杜依蔚先在社交媒体IG上删除了所有与陈堂杰的合照。但是很显然二人关系的破裂可能从年初就已经开始了。去年12月的年终总决赛二人还打进了决赛,苦战三局惜败给了雅思组合,结果今年开始成绩就一路下滑,从最初的大马公开赛和印度公开赛的四强出局,到后来印尼大师赛8强出局,然后是奥尔良大师赛的16强出局,最后全英公开赛干脆直接一轮游,二人的成绩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往下出溜。
      其实双打选手产生矛盾并不稀奇,毕竟运动员也是人,比如大马女双组合陈康乐/蒂娜在2023年底的中国大师赛上就出现过毫无交流互动的情况,飞丁组合更是在2023年因为矛盾直接分手,好在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半年后又复合了。不管是继续合作还是拆对,绝大多数组合在私下也就把问题解决了。像杜依蔚这样搞得这么明显,闹得大马羽总满城风雨的也不多见,在处理问题方式上确实显得不够成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相对于其它运动,包括和羽毛球性质最为接近的乒乓球和网球,羽毛球双打项目都是很特别的存在。你说足球和篮球场上你和哪位队员关系不好,起码还有第三人作为缓冲,最多就是把球传给别的队友,多转一手的事,没那么尴尬,比如中国男足进入世界杯那年,中后卫就和前锋关系就不和,但是二人在场上各司其职也不耽误什么,反正中国的后卫也不具备直接助攻前锋的能力。和羽毛球双打比,网球双打没有那么多轮转换位,要不一前一后要不一人守半边,位置比较固定。乒乓球虽然有轮转换位同时节奏也快,但是场地小还是一人一拍,相比起来战术就简单多了,所以我们看到乒乓球双打恨不得都是单打队员兼项双打。而羽毛球就不同了,瞬间的变化和判断,造成的临场反应和移动差异极大,因此跑位更加变幻莫测,完全没有固定模式,这就造成了羽毛球双打呈现出了高度的专业化,除了法国大波波夫兄弟,高水平比赛很少出现单打兼双打的情况,这也决定了羽毛球单打和双打之间地位的差别相比网球和乒乓球就小了很多。正是因为乒乓球和网球双打战术简单,所以一旦丢分责任很好划分,但是羽毛球双打那么复杂多变,很多时候考验的就是二人的默契和担当,不可避免更加容易出现埋怨和尴尬。看起来多一个人可以多一份分担,其实一旦出现矛盾,二人就仿佛中间隔了堵墙,不但要承受比赛的压力,还有承受二人之间关系的压力,在场上的孤独感甚至要大于单打选手。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所以你可以想象作为双打选手产生矛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任何搭档在合作初期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二人之间的竞争也大多是良性的。就像刚在一起的情侣,性格上的矛盾都被弱化了,但是甜蜜期总是短暂的,时间长了就是左手握右手,所谓交流很多也都是例行公事。成绩好怎么都好说,成绩一旦下滑,那就是各种挑毛病。能打到一定高度的球员,对战术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更要命的还是自尊心还都很强,谁也受不了另一半没完没了的说教。场上的交流是复杂的,场下二人相处的模式只会更加多元化,虽然二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身处同样的行业必然朋友圈会有交集,成绩不好时候,有意无意抱怨队友,倾诉自己的无奈,放大搭档的不是,博取他人的同情,这些言论通过共同朋友传到搭档耳中也会加剧二人矛盾。如果是混双,那还可能出现情感的问题,矛盾的来源就更加多样化了。
      当二人有共同目标,共同进步的时候一切都好说,但是每个人的上限毕竟不同,一旦有一方产生了搭档耽误自己前途的想法的时候,那恐怕离拆队也就不远了。作为双打运动员,都会有遇到瓶颈期或者一方状态下滑的时候,所以说真正能一路陪伴走到最后的搭档那是少之又少。说到这里,我对郑思维早早退役的选择倒是又多了一分理解,既然能够体面的在巅峰退休,何必要面对状态下滑时候搭档间的尴尬呢?当然也有例外啦,比如像马来西亚的吴埙阀/赖洁敏,英国的Mairs夫妇这种夫妻搭档就不错,人家就没这个问题,虽然夫妻本是同林鸟,但也不至于因为个羽毛球成绩就大难临头各自飞。
      当然为了尽量规避这些可能产生的矛盾,像蔡侑玎/李钟民,渡边勇大/田口真彩这样的老少配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这种经验丰富的带领经验欠缺的母鸡带小鸡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小将迅速提高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老将也会为了弥补小将较为欠缺的技术环节,再逼自己将潜力值拉高,共同进步,再创辉煌。即便搭档过程中老将比较强势,小将大多时候也能心甘情愿接受老将的建议,反抗心理不强烈。我感觉这种搭档方式特别适合有前后辈文化的东亚地区。
      羽毛球双打搭档的关系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我们通常对双打运动员的要求就是打得像一个人一样,但是这种‘双打组合是一体’的观念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即便是出自同样训练体系,因为人与人的差异性,对相同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搭档终究是两个个体,尊重并承认二人之间的差异性,才是求同存异的开始。总之,一对优秀的羽毛球搭档,并且能够长期稳居世界前列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因为除了技术层面,人性层面的考验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文案中的一些内容取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就是《羽毛球双打搭档关系研究》,我讲的比较浅显,人家研究的比较深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了,感谢大家收看,欢迎下面留言讨论,喜欢的点赞加个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3月26日-封面.jpg (189.19 KB, 下载次数: 0)

3月26日-封面.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2
2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3-31 14:46 , Processed in 0.033526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