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写流水账是没意思的一个事情,在没有收益没有热爱没有兴趣的前提下做这种事情完全没有意义没有营养,只是单纯地浪费时间,kill time。这几回我一直在重复地说这个事,有意思的球拍,打完负责任地写一篇感想还能释放一下当天的情绪,但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更多的用来解决有无需求的球拍,不需要细嚼慢咽。
参数:3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未知,平衡点295mm,中杆长210mm,硬度低,盒式拍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6磅,穿线24lbsBG65。
作为最基础的一类产品,这把336只有灰白黑三种颜色构成主色调,没有贴纸没有特殊喷绘团,球拍中杆型号上那为数不多的黄色都是额外收益了,确实能给整体黯淡的球拍提供一点光亮,就想《辛德勒名单》力最后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想拍框两翼这种常规的“power”和“高模量材料”标记是废话。讨喜吗?肯定不会,那就直接看用起来怎么样。
类似参数的低端川崎之前我还用过,记得是一把navigator和explorer,后者因为破风框的不稳定性和太软的调教导致我实在用不来。而这把336的上手好感度处于二者之间,具有正常入门级球拍的偏低硬度和极佳的驱动反馈,中杆很容易被推倒,然后发出半嗲不嗲的腻歪弹性。在未能得知其价格的前提下,我无法对它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不过我还真的很久没有碰过这么基础的装备了,它甚至没有上回的安踏来得有个性。
让我再想想接下来能说些什么……盒式框带来的稳定击球体验?也许是,但这也就只是同级别产品的正常水平。暴力进攻?不存在的,甚至连普通的下压都因为强烈的卸力感而打得不伦不类。控球手感?要说起来的话本来这个环节就更依赖使用者自身的水准,而且665mm的标长还是会对当下大多数使用者造成适应困难。快速连贯?先问过疲软的中杆和高风阻的拍框吧,连拍面也软软的,抽档粘滞程度很高。
也就是说,这仅仅是解决有无的一款产品。之所以遇上它,只是因为路人局搭了个混双,看她用的球拍我没见过就好奇蹭着用的,纯粹是收集癖发作。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烦闷,都投射到它上面了,非常无聊,没有深究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