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周边有不少球友都在跟着源教买产品,笔者有一段时间也喜欢看他整活和炫技,最近也基于好奇稍微吃了一下他的安利。
破逆之刃的高调、绚丽无疑折射出其在年轻群体中形成吸引力的想法,而单从设计和漆水的质量来说达到了效果,与之对应则是它的用料也也诚意到位。球拍采用了进口自三菱的碳布,6.9mm的中杆材料为30T级别,而拍框的构造则进一步用到40T,是同价位凤毛麟角的配置。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1.09g,平衡点295mm,中杆长210mm,硬度中等,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5磅,穿线25-27lbs蟹羽61线。
很多自主品牌哪怕是在刚起步的阶段都至少能够在外观设计上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从这种风格可以大概看出品牌所预估的球拍受众。双面异色,黄色一面自然,紫色一面相对醒目,两翼都有较大面积的喷绘图案,同时底漆部分的深蓝色也采用了珠光漆,整体提供了相当缤纷的视觉体验。
另外,随拍的标签小卡片还挺有味道,虽然派不上用场。
令我意外的是,命名如此锐利的球拍,在框型上却选择了四平八稳、常见的盒式框,而且经过了圆润化的处理,是不是有点与形象不符?
无论如何,球拍的上手难度必然会得益于拍框的可控稳定而有所降低。破逆之刃在判断击球点上的容错率相当高,配合适中的挥重,主动上手球的处理难度并不高。不过球拍较为少见地将中杆长度调至了标准长度,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击打反馈,对发力感觉欠佳的球友来说,更强调主动发力的破逆之刃可能需要稍长的适应时间。
但球拍的灵活度和稳定性为它在隔网相斗的局面中创造出了不少的有利条件,我既可以选择利用其上乘的连贯手感以快速引拍和短促发力打出节奏紧凑的平抽平推直接施压,也可以选择借助拍面的高容错在近网做出稳定的勾、搓、放为后场的一拍进攻创造成熟机会。美中不足的是,当前破逆之刃还保留了一点击球发木的反馈,而且在减震方面仍然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所以长时间快节奏的持续对抗下来后,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一点负担。
那么如此体量的一款球拍,是否真的能在进攻的环节实现“破逆”呢?至少以中杆和盒式框共同构筑的高爆发力高稳定性来说,笔者能在破逆之刃身上维持进攻的信心。其出球的打击感偏硬,拍面指向性良好,而且打出中杆的弯折后出球的爆发能释放可见的能量,无论是点杀还是重杀都能产生有效的威胁。这对一把几乎是基础款的装备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力传导相当直接,容易让人在进攻中获取快感,形成正反馈。
但也要注意到,尽管高平衡点低挥重带来了破逆之刃一定的适应性优势,但当前球拍仍然更注重主动发力,其具有较高驱动难度的中杆也让这把球拍的难度有所提升,糖水感不强,可能会对受众形成天然的筛选。不过从这种状态所获得的更高上限来看,未尝不是一种“划算”。
球拍“破逆”了吗?抛开这个自造词的晋江风不说,尽管其它品牌的同价位产品也有很优秀的存在,但从破逆之刃的性能上限和记忆点来看哪怕其并不属于霸者,也确实能让笔者在具有强度的对抗中仍然有信心使用的球拍。达成破逆的不是结果,而是竞技的心态。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5-7-10 08: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