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摘要:新王登基,薰风家集大成之作。集合目前所有最新,最好的原材料,本家自研最新工艺,最好技术打磨之产品,这是一把十分优秀的进攻拍,上手有一定难度,自认为是薰风家最好的进攻拍,我将从材料、工艺(小细节、漆水、中杆)、技术、击球感、以及跟一代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一、前言:
陆续给薰风家测评了几款产品,球线、鞋子、拍子、感觉薰风家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和正规化了、在不久的将来,会抢占二线品牌里大部分市场份额比,独占鳌头。最终向三大厂发起冲锋。[size=12.0000pt]薰风以全产业链研发能力(覆盖拍/鞋/线/机)跻身国际赛事核心区,成为尤尼克斯、李宁、胜利后的“第四极”。[size=12.0000pt]但是我更愿意说,薰风的入局,以其高性价比打破市场规则,([size=12.0000pt]技术[size=12.0000pt]的[size=12.0000pt]普惠M50碳纤、高磅承保等顶级配置下放大众市场,推动行业溢价理性化[size=12.0000pt])三大厂变为“四大家”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看到。
二、基本参数、材料分析
1、一二代对比分析
1.1设计工艺与美学外观(麒麟?) 设计深蓝底色叠加金/白/红三色机甲蚀刻线条,模拟“能量脉冲”视觉效果,暗合修罗战场肃杀意境。水标贴装精度较一代提升,中杆“修罗Ⅱ代”标识强化系列血统,但亮面漆抗刮性中等,需避免硬物磕碰。 2、核心科技与产品工艺的升级 2.1高复合密度减震: 拍头内发泡工艺显著提升击球缓冲性,降低力量传递的震动不适感,保障连续进攻的稳定性。 2.2、 6.15mm的仿生实芯中杆: 这把拍子的中杆真的不错,设计的很好,跟红厂的90龙有异曲同工之妙,超细中杆设计减少风阻,增强鞭甩效应,配合二次高温固化工艺,抗扭性提升15%,平抽挡与点杀响应更迅捷。 2.3、M50新生代碳纤维: 实话实说我对当前最新碳纱研究不高,接触的较少,但是拿到拍子能感觉到拍子的“质量”!高模量+高弹性碳纱赋予中杆爆发式回弹,网前搓球后场重杀的力量衔接更流畅。 2.4、鱼嘴前套: 薰风自家特点突出工艺,降低反手握持风阻,改善反手过渡与抽球手感,弥补多数进攻拍的反手短板。 2.5、纳米粒子重组工艺: 优化树脂渗透分布,碳纤维结构密度提升,落点精准度实测提升约8%。 2.6、32lbs高磅承保: 满足暴力进攻的优点,但能拉高磅意味着材料较好,拍子本身的硬度大,不像绿厂极光系列脆脆鲨,老塌陷。 三、实战性能测评 63线横竖28磅 3.1高远球、 遇事不决高远球,先来100板,通过高远球试打,明显能感觉到修罗Ⅱ代的厚重感以及指向性较强,扎实的手感,能让自己随心所欲,用多少力量打多远,控制球速快慢。 3.2后场强攻 进攻是这把拍子的使命,中杆形变蓄力充分,杀球下压感强烈,高磅支撑下球速提升明显,有媲美高端进攻拍的姿色与实力 。 3.3控网与吊球 但是拍面稳定性很强,网前小球线路细腻,头重感明显需适应手腕发力技巧 ,控网并不是这把拍子的优点,下压与进攻才是。这把拍子很注重不同人群的使用! 3.4平抽挡 得益于小的拍面,容错率较高,拍子本身刚性强,抗扭性优异,连续快挡中指向精准,鱼嘴前套优化反手摆脱还可以,但是拍子沉,防守对它来说并不好。 3.5防守与挑球 减震系统有效分散冲击力,被动挑后场省力,但挥重较大影响急速回防速度 ,力量不强的人防守与挑球回不过去。 四、总结 这是一把暴力进攻拍,薰风以行业内顶级堆料集大成之作,这把拍子是现存薰风拍子里进攻属性最强的拍子,适合力量型单打球员或着双打后场进攻选手,喜欢追求一击必杀的暴力打法球友!!! 慎选球友人群 1速度型防守球员(挥重较大影响灵活性) 2 入门级爱好者(需一定发力技巧驾驭高弹中杆) 3 预算有限但追求全面性能者(同价位存在平衡拍更易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