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说到三大厂的中端球拍,总逃不过那句经典的劝退名言:“中端不如加钱上高端。”
绿厂的中端越走越贵,Tour系列直奔四位数,Game版也要六张起步;红厂则似乎总缺了那么点中端的存在感,能让人记住的不是旗舰就是入门款。而胜利,算是在中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早年口碑爆棚的纳米6,号称“一把传三代”,还有小隼、铁锤、纳米驭7等,都称得上是中端诚意之作。
第一次听到“胜利音爆”这个名字时,我内心是有点怀疑的:音爆?那种清脆的“砰、砰”声,不更多是线和球的配合吗?拍子真能“爆”得出来?但转念一想,哪个新手不迷恋杀球时那一瞬的炸裂音效?于是二代音爆PRO上市没多久,我就冲这名字果断入手了。
我选的是5U G6规格,偏好细手柄,也按习惯去掉底胶的悬浮手柄。拍子出厂穿好了VBS-66N线,磅数大概25-26。
刚拿到实物时确实有点小惊喜:紫白渐变底色搭配破碎式贴纸,整体有种冰火交织的视觉冲击,颜值相当在线,男生女生用都不违和。拍头两侧印有音爆标,整体设计上显得非常淡雅。
打感方面,6.8mm的中杆不算特别细(卡尺量后在7左右),但弹性很足,借力感明显,对新手上手非常友好。高远球不费劲就能顶到后场,发力清晰,出球那一刻能明确感受到中杆的形变与回弹——在中等强度对抗中,这种流畅感确实让人打得爽快。中杆硬度调得适中,即便以后水平上来了,短时间内也不至于觉得它拖后腿。
杀球表现上,PRO版比一代更硬朗,落点控制也还算准确,打对角或边线有一定把握。但受限于5U的轻量,有些重杀机会球反而有点“飘”,欠缺一锤定音的分量。在高强度对抗中若想连续下压,对自身发力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选择5U就要接受这个现状。
蓝厂的球拍打过极音速和纳米驭7,同样做为悬浮手柄,都配备了避震环,音爆并不像网上提到的“巨震手”,去底上三层缓震膜再上手胶后,的确还好。同样做中端拍,纳米7拍框更大,更好控球。
所谓的“音爆”效果,在我这儿更多体现在高远球击打时响亮干净的声音上;至于杀球音效,并没有名字暗示的那样炸裂。坦白说,没能真正“爆”起来,是有点小失落的。不过它定位毕竟偏新手,优点也很实际:大拍面、盒式框型,容错率很高,被动球处理起来比较稳,搭配偏软的中杆,防守顶后场反而轻松到位。
重点说一下双打,可以说非常适合双打局,不管是网前搓放,还是拦截,只要你举拍,就能做到。而且不累,主要还是因为5U。中前场拦放平推借助中杆的硬度可以很好下压。只是中杆在发力充分时仍有些“撑不住”的感觉,像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网前小球中规中矩,不掉链子但也不出彩。拉吊控制并非它的强项,大拍面在平抽快挡中稍显迟钝,更适合节奏明朗、发力完整的业余对局。
如果你是颜值党、刚入门的新手,或者单纯喜欢它的设计语言,那么它依然值得一试。打球嘛,自己觉得顺手、看着开心才最重要。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毕竟适不适合,只有自己知道。
本帖最后由 开心泥 于 2025-9-2 09: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