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前言碎语,扯点闲篇
究竟什么样的球拍才算一支“好拍”?
上面那个问题,我觉得一千个人能够给出两千个答案。在每个人心目中,对“好拍”这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定义。一支“好拍”,基本上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博采众长的标准: 1.重量合适,自己拿着不轻不重,不至于轻到发飘,也不至于重到断腰; 2.软硬合适,烧火棍肯定不行,但也不能软的像面条; 3.配色讨喜,这点对于我一个糙人来说倒是无所卵谓,只不过身边的女性球友似乎还是比较吃颜值这一套,结果买来心爱的配色发现打不动又忍痛出手的妹子不在少数。
虽然说对配色无所谓,当年N72/能量70和风动9000出来以后,干净的白色还是让我心里一动,只不过自从2017年中开始,我历经了两年有余,中间又颇多周折的装备库“断舍离”,实在不想让装备库再添新丁,就此作罢。
但这并不妨碍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路新拍。大学在球拍上意见很一致的兄弟入手了一支风动9000C,号称大爱其配色,我对此嗤之以鼻,嘲笑他是颜控。实战以后他对风动9000C的评价出乎意料的高,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秉承对兄弟的一贯“信任”,我深深地怀疑他是所言非实而只是想拉我入坑当冤大头,便提出,既然爽如初恋能否借我一试,没想到满口答应,只不过中间又发生了些别的要紧事,直到去年底,兄弟才把球拍寄到我手里。
看脸的世界
风动9000C的配色不似其兄弟风动9000和9000D那样低调或者明艳,在三者中处于中间地位。用“闷骚”来形容,我认为再合适不过。
整拍的主色调为深蓝,在光线的照射下略显紫色,拍框两侧的内外,分别点缀了亮红和天蓝的色块,这个设计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双打神器AT900T相同位置的配色设计,只不过风动9000C的配色整体上要比AT900T更胜一筹,全拍色调更加明快,点缀的红色也更加鲜明,加上全拍时不时天蓝色的点缀,也很能表现其代言人郑思维的年轻朝气。
拍杆延伸至拍锥处渐变为橘红色,这个设计我个人很是中意,对于我和兄弟这类喜欢使用浅色系手胶的人来说,缠上手胶以后的球拍颜色不至于变化突兀。
整体而言,风动9000C给我的感觉中规中矩又带一点点的个性,尤其是拍框的两处红色很是点睛之笔,正面看起来仿佛是一条随时准备出击的眼镜蛇。虽然我更倾向于风动9000干干净净的白金色,不过风动9000C的配色设计仍是这几年李宁球拍的一款佳作,个人认为其应处于中上水平。不足之处则是,大量水标贴纸的应用,使得球拍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出现了少量贴纸脱落的情况,这也是当下各品牌球拍的通病之一。
用数据说话
兄弟寄给我前已经特意为我更换了一条VBS70,SZ法27磅拍头加一横线。72孔的布局没什么好说的,拍面大小也属于居中的水平,比较通吃。值得一提的是,拍头使用了窄槽方钉技术,对于有更换或者转护线管方向*惯的球友来说,一颗方钉比圆钉要少了一半的寿命,另外方钉的获得渠道要比圆钉稍微难一点,不过现在李宁也推出了原厂的备用护线管,淘宝上也可以买到相同规格的兼容款,实在不愿意购买的球友,可以自行切割圆钉从而匹配窄槽。
手柄和中杆属于210mm长柄短杆的标准双打配置,这点上也非常类似AT900T,官方标注其硬度为适中,实际用手扳动球拍感觉应该比适中再稍偏硬一点。抗扭很扎实,几乎纹丝不动,拍框的硬度因为未能亲眼见证其穿线过程,不好评说,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不算软。加长的手柄配置,使得风动9000C在双打的平抽快挡中也可以尽量握高,从而弥补其头重感带来的迟滞,顺便说一下,我手里这支拍战备状态的重量是98.7g,平衡点292mm,比官方数据低了6mm,这点后文会讲述原因,但是这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影响其威力。
在这里要着重提一下手柄,风动9000全系列的市售版均采用了较细的S1规格手柄,个人实际感觉其应该比2011年的YY G5柄还要细一点,这也是对我这类手大的球友很不友好的地方,我平时可是S2手柄不去底胶的啊!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另辟蹊径,用医用胶布做一个大屁股出来,然后缠上三层打底膜,最后再缠上0.8mm厚的手胶,才勉强够用。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平衡点,好在基本上不影响球拍的整体打感。
是骡子是马,球场上遛遛
李宁N系列球拍,从第一代的501 551,到二代的552、三代的903,以及准四代的N92,均曾经在我球包里占据主战拍的地位。从N92开始,李宁球拍给我的初印象便提升了许多。上述的各个型号在我刚刚入手的那段时间,脑子里每天想着的都是如何出二手——对我而言几乎都太难上手了。而风动9000C在上手初始,便给我留下了很好的感觉,对拉高远球的时候没有停滞感,球在刚接触到拍面的瞬间就掉转方向,这点上不同于我以往的李宁球拍,很是干脆。在上文提到初始感觉稍硬的中杆此时并没有带来太多负担,不同于N92的标注适中实际偏软中杆需要刻意调整发力节奏,使用风动9000C发力动作完整即可顺利击出质量不错的高远球。另外特意邀请了两位不同水平的女性球友试打高远球,均认为在高远球方面,风动9000C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另外较高水平的女生认为,如果女孩子用风动9000C实战则需要一定的力量基础。
在双打的实战中,风动9000C的表现可谓不俗。盒式拍框使得其稳定性和指向性都很明确,在我这个水平的对抗中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击球效果。网前球的处理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取决于球员自身技术,不过得益于风动9000C的加长手柄,实战中可以较为隐蔽的做出动作。
在后场球的处理上,用风动9000C进行杀球是一个非常爽的体验,也证实了我兄弟的所言非虚。借助适中偏硬的中杆和较硬的拍框,后场的重杀基本上可以在三拍以内解决战斗。与之相比的是我曾经拥有过的553,作为李宁曾经的极品夯货,553杀球之重在球友间百口相传闻之色变。然而553的重杀则是以高达93的挥重作为代价——换言之,如果553的第一拍杀球略有失误被对方再度挑起,那么再杀下去则很容易变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场。而风动9000C相比553,则以牺牲了一部分威力的代价换来了更强的机动性。美军当年在越南丛林里端着全尺寸的M14被北越拎着中间型枪弹的AK扫的抬不起头,用来形容553和风动9000C则是再贴切不过。毕竟业余球友打球以双打居多,锻炼之余更多的是得到乐趣,与其拿着553杀一板惊天动地以后就壮士断腕偃旗息鼓,还不如端着风动9000C哒哒哒连续几板得分制胜鼓舞士气,更何况风动9000C在进攻上也不是什么样子货。
头顶反手击球我在双打中用的少,为此专门拉了一个水平比我略高的球友体验单打。在被动情况下的处理,长柄短杆偏硬的风动9000C还是略显吃力的,需要比较扎实的个人能力才能过了反手击高远球这一关,实战中多数我反手后场击球只能回到中后场的位置,被对方一拍糊脸是常事,莫不如多跑两步,改用正手头顶击球,多少还能挽回一点颜面。在吊球的处理上,我个人在热身试打的时候出现了过网高度偏高的情况,猜测可能是因为球拍较为直接的反弹导致落点离网较远,后来通过发力节奏和击球点的调整,这一点有了很大改善。个人觉得在这点上也算不得是个问题,稍微适应一会儿也就调整过来了。
再凑点字数写总结……
风动9000C这款球拍,个人认为设计思路非常明确,就是为混双男生和男双后场提供一款持续稳定的火力输出,并且兼顾了一定的灵活性。虽然在手柄规格以及头顶区被动球的处理上,缺乏了一定的友好,但是瑕不掩瑜,我眼中的风动9000C仍是一支整体设计非常优秀的双打球拍。
另外从球员的使用情况来看,除去兢兢业业代言并拿着风动9000C大杀四方的郑思维,去年国庆节宣布签约李宁球拍的日本双打名将渡边勇大,和今年年初成为自由人的马来西亚男双王耀新也不约而同选择了风动9000C作为自己的武器(思维宝宝OS:拿了我同款就想打败我???)。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很有可能在东京奥运会的半决赛可以见到两支风动9000C的对决。
写在最后
虽然接触中羽多年,也写过有关器材的想法,但是评测文章还是第一次写。在这之前让我心水的球拍也有很多,个人感觉在挑选器材上我算是比较超前的一个人。2011年大家还都在追捧林丹用的N90,我开始试打陈金谌龙的N55;2013年N系列推出第三代,我却掉回头买了一支一代的N50;2014年又果断的入手了两支特价的N552,众所周知,后来这几支球拍也是N系列一代二代中,被球友和国羽最为认可的几个型号。
个人认为,评测是一个在主观中抽丝剥茧寻找客观的活动,之前没有写评测,也是担心自己会因为太强烈的主观好恶,从而影响对客观事实的探寻。这篇评测风动9000C的处女作,也是自己在经历了诸多事情以后,能够试着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体验。
三千余字,废话很多,列位多多包涵。如果您看到这儿了,觉得跟您有一定的共鸣,不妨点个赞再走;要是觉得我跟您想法不同,可以到评论里友好交流。
本帖最后由 风羽者 于 2022-9-6 16: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