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联动一下多个月前的一个翻车贴https://m.badmintoncn.com/mag/circle/v1/forum/threadWapPage?tid=1661177&themecolor=478e87&circle_id=114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抄底和翻车间反复横跳,事后谴责也没用,引以为戒,至少自己决不能做那样的人。
尽管是有过一点不愉快的经历,但还是因为缘分蹭到了单位同事的拍子用,也算是填补了一个遗憾吧。驭系列的第三款,旗舰、奥运冠军用拍,驭9X。
参数:4UG5,去底满配总重平衡点未知,6.8mm pyrofil中杆,硬度适中偏硬,动力流体六边形框,5、7点变异结构,9—3点线槽,质保28lbs,拉线23—25lbs areosonic。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暗蓝色的拍子,但我肯定它的设计。拍子一看起来有很多视觉元素,包括拍4、8点框内侧的闪亮,2、10点的水标,以及很多类似电路的蓝紫色贴纸,给人一种赛博的感觉。尤其显眼的当属5、7点扭变的“麻花”,有种神秘的科技感。
尽管波利尤哈拉靠它拿了女双的奥运冠军,但驭9X的整拍挥速只能说偏快,并不属于速度拍的范畴。上手的感觉是扎实的,拍框为降低风阻所做的工作对挥拍过程的顺畅起到积极作用。这拍子的拍框非常厚,尤其是下部,这一点上让我想起HX900X的设计,这种粗壮的框体让我觉得具有力量感。虽然胜利把它定位在拍子性能坐标的原点处代表其在“软硬轻重”上没有偏颇,但空挥是我认为4U的版本依然有一点点头重感,同时中杆实际硬度会比适中偏硬一点点。
拍子很好上手,在当前的线材下拉几板高远球就能理解为什么论坛里会有球友认为它是一把糖水拍,确实有着比较明显的借力感和中杆驱动性,而且挥重也不算高,整体符合一把平衡拍的状态。拍子弹性上好,但是没有到非常惊艳如nf700的程度,更多体现了线材的弹性,但同时还比较少见的能感觉到拍框弹性,是类似RTC或者88S弯折点技术的拍框形变把线床上的球拍出去的效果,我认为这是变异框体带来的变化。
比起弹性,这拍子的稳定手感更容易让我感知到。在进行双打对抗局的几个来回之后,快节奏的抽挡和推挑都非常到位,如实反应了当天的手感和状态,出手之后就知道有没有。在比赛有时候出球方向与料想的不一致时会下意识看一下线床走线情况,不过我用了驭9X在每次发生没打正的情况时,都清楚地认识到是自己小动作的控制问题,与拍子无关。
拍子的甜区规律,容错率非常不错,当前配置下持球感强度比弓系列处于差不多的档次,所以在网前的一些小球控制它能带给使用者不错的信心。对于被动、反手的情况,不极端的中杆和线床触球相对绵长的过程也使得发力的难度降低到不错的水平。但是,这种不出球的感觉在抽挡中很难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使用这这拍子时应该以“控制”为主要思路展开战术安排。
试用当天,睡眠不足加腰伤未愈,直接导致了状态的波动,但是男双的下压是不可以拉胯的,就当天的表现来说我很感激驭9X。它的杀球效果得益于上好的弹性显得堪用,但算不上有多强,即便全力鞭击也很难直接一板后场重杀钉地板,同时连贯能力也只是在平均线以上。不过用它进行下压的感觉非常良好,门槛较低,进攻时不需要太多的算力去处理发力的问题,可以抽两三成的精力出来思考技术线路的问题。而且抗扭非常好,往哪里杀球就往哪里走。用别的进攻拍莽就行了,但是这拍子会让你觉得多加控制思考也是一件好事。
试用当天,我感觉整场对抗的节奏都似乎要慢了一点。以前的精力更多地花在轮转和发力上,但驭9x用着用着就会让我想一些具体的事。这个拍全力挥击只有8分的威力,但是能更好地控制落点,因此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动脑子,主动地找对方的结合部和轮转空挡,主动地创造让对方被动的办法而不是急于一拍下压。
可以说驭9x是一把能如实反应使用者当前水平并提升球商的拍子,它做到的平衡会让我想起HX990/HX900X,不过后者更雄性化、更硬、进攻欲望更强。我很感激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能用上驭9x,它拉了我一把。有人可能说,这很无趣,不过我对这种无趣抱有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