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又来到一期HX系列的中端,这个品类又多又杂的系列按理说补完难度是很大的,没想到写着写着完成度还算不错,可能也因为这个系列的某些拍子入手难度偏低吧,这就更加映衬出hx系列的悲凉了。
HX80L,单从配置上说算是准高端了,同时还有一把没有L后缀的兄弟。HX20H、Hx30是相当不错的入门,而HX80L嘛……仅供参考。
参数:4UG5,去底满配总重86.4g,平衡点289mm,6.8mm中杆220mm长,硬度标称适中偏硬,实测适中,钻石破风框,8—4点线槽,76孔线床,质保26lbs,拉线24—26lbs vbs70。
可以看出来,本来的HX80L颜值是在线的,通体白色的底色上,在拍框多个点位都有除了科技应用以外的淡色花纹水标点缀,是典型的让整拍看起来更加清新的常用手段,这也符合L后缀的拍子一般更偏女性用拍的这一现状。不过,久经使用后,拍子漆水质量一般的品牌惯性就显露了,越是好看的拍子在破相啦之后就越显磕碜。
初上手空挥的感觉没有太多可说的地方,整拍硬度不高,挥速算轻快一档,平衡拍,不算特别跟手。论坛里应该有相当部分的球友用过纳米7吧,那我就直说它拿起来像一把稍轻一点的纳米7就得了。
HX80L的中杆采用了与HX100一样的反发碳管,而以前在试用后者是会发现拍子比标称的硬很多,而这次则是比标识的要软一个档次。如果不考虑配方错误的问题,那么更大可能是这款中杆的硬度衰减情况可能会比较明显。虽然科技介绍一栏里说该技术能提升柔软中杆的韧弹感,但是在上手对拉高远球中并没有体现,就是一把普通入门拍的特征,省力,指向性和挥速都可以,没别的说了。
当天是跟FX04一起带到单位的局里试用的,偶尔打打这把打打那把,两者之间无缝切换,可见一般。这么一比较下来,确实还是HX80L更硬一点、出球稍微干脆一点。在配备了VBS70这种较硬的线材后,整拍在中前场网前控制的手感还是相当不错的,能给人带来不少信心。由于还算轻便的特性,突然给对方一把推挑后场也能创造不错的主动情况。自己轮转到后场想进攻的话,控制性质的收吊球速不那么高,虽然容错率高但是欠缺突然性。总的来说,始终有种温吞、波澜不惊的感觉贯穿整个试用过程。看来胜利的76孔确实是具有增加持球感的功能。
平抽挡和防守没有太多新线的可以说,这种杆软的拍子的表现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可以90%参考此前的FX04。
这拍子对男球友来说还挺无聊,因为它的进攻质量也是没有亮眼的地方,比较一般。为了排除是我最近高端拍用多了带来的手感上的挑剔,我特意换了同事一把4U的TK15进行杀球练习——同样是非头重的拍子,下压质量差了一个档次。连贯能力倒也还可以了,毕竟重量规格放在这里看着,下压确实不足以掰扯些什么,科技应用理应带来的两个好处我只体验到了柔软这一点,加上仅26磅的质保,如果想进阶的做出一些侵略性出球,那就只能换传统的进攻线。
摸鱼也是想从拍子软弹的击球反馈中获得快感的,而hx80L在提供快感方面是真的有点勉强,在我状态不佳的时候除了糖水感什么都没感受到……
简单总结吧,科技上不用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HX80L上的强心填充确实能为拍子提供更稳的手感和更好的指向,减震也不错,但其它方面没有体验到弹性相关科技对HX80L有更上一个档次的加成作用,这种调教下所形成的柔和、平衡感按我推断是以女性球友为目标而设定的。初上手的扎实感觉可能不错,不过后续就能发现整拍的弹性是比HX20H好但还没到HX100那么高。可能是因为中杆性能衰竭带来的不良影响,与真正的系列高端相比还是差点意思,所以考虑hypernanoX的中端话,选HX80L也只能说是不过不失之选。
写到最后,我会想起双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