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越发对自己的感觉抱有不自信。待消化的拍子不少,消化能力很差,同时球技也不咋地,经常出现个人体验与拍子口碑不一致的情况。虽然分类是测评,但其实我一直都把自己的文字定位为“试用分享”,再三劝告各位球友,仅供参考,切勿当真。
双刃系列的高端,目前就剩下双刃10LT了,距离补完还剩一个目标。感谢球友的借用。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1.9g,平衡点305mm,中杆长208mm,硬度适中,双面异形拍框,9-3点线槽,76孔线床,质保26磅,拉线25-27lbs xb63。
非对称的配色是双刃系列在外观上的最主要特征,作为系列第一作,在我看来双刃10比后来霜蓝在色彩选择上更合理。底色为黑,亮漆面处理,拍子所选的荧光橙和荧光绿都有相当年轻的感觉,是我会乐意拿出来展示的颜色。持拍时,虎口对着中杆橙色部分的话说明正手拍面为盒式框。其实整拍的感觉还算低调,没有透露出太多凶狠的气质,或许也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拍子吧。但是漆水的强度并不理想,笔者收到的拍子在多出地方都有掉漆,略微难以理解的是连T头部分都有两片较大的瑕疵,这并不是球拍碰撞的常见位点,我推断更有可能是打中球头导致的,因此可见其多么容易成为战场成色。
毕竟李宗伟曾经使用过双刃10涂装的姐夫,而且不少中羽的球友反映这是一把难用的拍子,所以我一开始也会认为它是一把进攻拍。但实际拿到手上时,它的平衡点之低有点出乎我意料,挥重上可能还比不上一把4U的速度进攻拍。笔者喜欢用更细一点的手柄,在打了少量的缓震膜和一层手胶之后,G5的手感依然比较纤细,但尽管纤细,握在手中的感觉依然是偏扎实的。体验双刃系列的其它拍子时我在空挥重很难体会到两面挥速的差异,而轮到双刃10时,我总算可以盲品出来了——盒式框的持球感稍强一点,而破风框一侧出球更干脆。虽然在YY的高端拍里双刃10不那么被待见,但在家里颠球测试时,其甜区规律、反馈无震感,给了我很高的印象分。
按我说,双刃10是真的好上手。较低的挥重,圆润的盒式框,在单打拍中它的挥速算是高了,因此无论是上手球还是下手球的挥击发力过程都非常顺畅。中杆并不极端,同系列中实际感受硬度在双刃7跟双刃9之间,顶多算适中偏硬,但是弹性依然在线。结合甜区大的优势,在对拉高远球几拍后就能与它完成初步的交流,而且它还没有双刃7那么肉,因此搭配XB63这一硬线后在保持了能轻松打高远打准点的同时在击球反馈上还有所增益。
这种调教让我对它在双打中前场的表现十分满意。首先如我所说,双刃10依然是算轻快的一把拍子,尤其是当天浅尝了一把4U大姐夫后更加确信如此。对于节奏更快的对抗,无论是正手位的抽球平压还是反手下手的抽档分边都有着合适的手感,尤其是破风框一面会有着更干脆的表现。如果队友是以为后场进攻的好手,那么也大可以利用各种抢搓抢放来制造主动的机会,容错率相当高,前场的封球也不会因为过大的挥重而错过最高拿点的时机。
双刃10并不是一把后场的杀器,力道有限,喜欢重炮快感的同志可能要失望了。不过这并不代表它没有进攻手段,实际上依赖它的可驱动性、稳定性和不错的弹性,依然可以通过更注重落点的连贯下压撕扯对方的防线,杀球不重,但依然有着不俗的球速,完全可以用劈吊、软压之类的方法先保持主动连贯,再伺机得分,打得更聪明点。
D10不那么激进的调教在防守和被动摆脱中还有着让我舒服的体验,所有的接杀顶弹后场都有着足够的借力感,把球摆脱到位。用它来摸鱼都还不错的。
可能年纪大了口味有变化吧,对着这把很多人说不好打的拍子我只打了一局就对它抱有好感了。我承认,它是易损体质,但市场表现也没有口碑所示的那么不堪,毕竟作为一把能被复刻的拍子,肯定是有所长处的。实际上,在我经常参加的单位局或者球会局露脸程度看,D10的保有量不在少数。现在货少价格涨就没有办法了,但对于那些对自己打法还没有形成准确定位、度过了基础阶段想要一把高端拍进阶又没有特别明确想法的球友来说,按一两年前的价位双刃10都是一个可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