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前两天放出了一些实拍图。
这两天也简单打了一下。
简评:
一次勇于超越尤尼克斯的尝试,很有意思的一把球拍。
在尤尼克斯开启了100zz6.2毫米中杆时代以后,各家也不甘落后,甚至万年7.0中杆的李宁都开发出了同样采用6.2mm的90max。
而作为非一线品牌的威臣则勇敢的迈出了超越YONEX的一步,使用了6.0实心中杆。
同时联名前中国队知名球员薛松——打造出了这款龙影礼盒。
据资料显示中杆为实心碳纱构造,碳布则采用日产三菱40T。
漆水外观设计感十足,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参数:
去热缩膜空拍平衡点305
战斗重量为88.02g,配置为去底两层薄手胶、30磅bg65,为了保证不被球线的手感影响上的65。平衡点310。这个重量非常的轻,应该已经达到很多5u球拍的战斗力重量了。底胶的重量大概7.5克。
说一下打感吧。
整体上来讲,也算是一个小榔头的手感吧。
中杆是比较硬的,但是这个硬跟常规的中杆硬又不一样,因为极细中杆和7.0中杆手感在物性上是有区别的。龙影的中杆摆动幅度较小、反馈较强的球拍
打个比方来讲,我可以把6.0初期的形变会比7.0初期的形变要难,但是形变到一定程度以后,7.0的中杆继续形变难度就要比6.0的形变难度要大。这个是两种中杆不一样的地方。
总的来讲这个中杆。性能是有些出乎意料的,但是总体还是在预想之中,没有出现惊艳的成分。
中杆弹性还是有一些,弹性的比同档次的中杆要好那么一些。拍框硬度适中。
但是。回弹跟我之前打过的三菱中杆(海德660)一样,跟YONEX、甚至李宁还是存在一定的欠佳。当然这里对比的都是尤尼克斯和李宁的至少是7字头水准的高端拍。
在控球方面跟所有的超细中管一样存在,一定的不稳定。这个同样是物性所决定的,如果6.0中杆以同样的结构,做到7.0中杆的抗扭性能,那么材料上性能的提高大概为1.36倍左右,而且需要做的比较硬,但其实据我所知又不能完全用高模量的碳纤维,那样有可能比较脆。
这个球拍虽然说是个头重的球拍,但是由于球拍的整体重量低、中杆硬度高、拍框硬度适中等综合的物性因素,其实借不到太多的力,很多的球还是需要主动的发力去打。
拍框本身不是破风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6.0中杆抗扭不足所带来的稳定性偏差,虽然出去不算精准,但是不至于在击球一瞬间就能感觉到,球因为球拍的形变而飞向错误的位置。
PS:
打过超便宜球拍的朋友,(中杆在扭,拍框在扭)
打过的磅数zf2的朋友,(对中杆在扭,别怀疑)
打过高磅数硬线7000i的朋友,((28磅1号线刚拉完后)柔软的拍框在跑偏别怀疑,但是30磅65就没有这种感觉)
也许有过类似的感受。
吊球的手感还不错,这个需要自己去适应。
快速平高球打出来的球速还行,但是准确度稍差。
挑球还是比较容易挑到位的,但是6.0中杆的物性需要适应一下。
网前看技术,个人感觉手感还行中规中矩。
杀球的感觉一般,毕竟战斗的整体重量88g,加上硬度较高的中杆,还是需要一定的爆发力的。本人比较喜欢3u的拍子,最近主打75,几乎完全是两种发力习惯,中间无缝切换是不可能的。
总体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轻量化小榔头,上手难度不高,是三大厂之外可以尝试的一味开胃菜,就像一根辣条。推荐一些有猎奇心理的朋友尝试6.0实心中杆还是很有意思的。
如果你要是薛松的粉丝,那就更要来一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