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凌晨5点逛闲鱼,会收到的拍子其四。
在相熟的商家中还能看到这把拍子上架,而且战神系列还有好几个涂装或是后续型号,但市场表现远比不上热销款,笔者就是收来的一把压仓尾货。
说实话,这个涂装确实让我想起了希腊三部曲的奎托斯,而老父亲在战神5里也终于有了一个好结局。波力的战神,会是一把生猛的混沌之刃吗?当然这只是无端联想,这既然叫阿瑞斯,那很有可能只是跟雅典娜同期的一款拍子。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0.1g,平衡点298mm,中杆长218mm,调教适中偏硬,破风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拉线25-27磅bn69。
装备库中并没有690A这个对应的型号,考虑到只是换涂装的可能更大,所以联动了战神690。我怀疑是先有了这个系列的初代作Ares690然后波力才想起来可以稍微往索尼独占游戏那边靠一靠的。黄白色的涂装,拍框4、8、12点处有古铜色的贴纸装饰过度。拍头12点处为清漆,露出了woven的纹理。值得注意的是拍框两翼的内侧有内凹及波浪式构造,而类似的设计在亮剑12中起到增强线床的聚力效果。
空拍的重量是85g,可能中端的品控要求没那么高,有±3g的波动,但毫无疑问笔者手上的版本是3U的。平衡点较为适中,而真实上手的挥重却会大一点,能感觉到拍头偏重。波力的破风框一直都没有做得很激进,在挥速上没有明显的凌厉感,也够用了。拍子整体的做工很好,在经过仔细排查之后,手上的拍子没有一点原厂的漆水瑕疵。
中杆标识是万年不变的硬度适中,实际上手则感觉拍子整体调教偏硬一点,这种较硬的反馈确实带来了直接的击球体验,但也对使用者提出了能力上的一点要求。所幸拍头的份量使得上手球的借力感明显,而且较低的风阻也让每一次的挥击过程更加顺畅。
上述这种较硬的反馈,是拍框和中杆的共同作用。拍框是我们的老熟人波力的老工艺1.5k woven,能感觉到拍框的强度确实不错,在抗扭能力上毋庸置疑。而中杆,则是用了一个现在已经不怎么被提到的科技——锥形中杆。通过不同密度的碳纤维组合,改变了中杆的弯折特性,增加了爆发力。
不得不说,哪怕只是一款破风框的中端拍,战神在指向性上的表现也并不输人。除了常规的挑、放、高远平高能做到较好的打点以外,在各种抽球和推扑中也是能提供十足的信心,绝对不会自己手感火热的时候因为微小的形变而导致莫名其妙的出界失误。
但是在使用战神时,对对抗节奏提升的应对能力是有极限的。拍子较硬,虽然平抽挡的响应较为迅速,但挥重的存在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发力门槛并不能被破风框的挥速优势弥补。最显著的一点在于,当连续数局进行较快节奏的对抗后,在局末仍执意使用战神时失误增加,或是在相持的局面中慢慢转进被动。
话又说回来,只要体能在线,这拍子的后场进攻能力可是相当不错的,甩了9001一两个档次。出球扎实且具有爆发力,在全力重杀时你能感觉到球头在线床上先是被挤压然后以很短的时间内被线床和中杆反射的过程。根据使用者的发力水平,当羽球被赋予了足够多的能量时,战神690A就有了钉地板的潜质。而因为指向性和挥速都较好,点杀具备了相当的突然性,威力同样不俗。
用战神去接杀并不是问题,借力回弹感觉相当干脆,但是处理反手位的被动球就没那么理想了,更吃发力的它会让高球摆脱较难到位,过渡网前则也容易被抓。更大的问题在于,使用战神时,体能的消耗是会更多一点。
拍子我是在一个清仓的商家手中收回来的,根据这个表现和当时入手的价格,简直血赚,对于想一把拍子用很久的有一定能力水平的球友来说,这把名不见经传的波力中高端很有竞争力。
不过我没想到马上就遇到了同样极为能打的另外一款波力……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2-12-6 09: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