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慢慢的,我会收一些老川崎来打,只要没用过的,不论低中高端都会试试。
这是我在海鲜市场掏回来的,跟上几期的tsf86,hc1800和js06f同一批,100个大洋一把。这么偏门的低端拍,在中羽装备库居然还有不少人用过,也算是见识到了。
对了,跟图160一样,这是一把二星级别的出品。
参数:3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93.0g,平衡点290mm,中杆长210mm,调教适中偏软盒式拍框,9-3点线槽,72孔线床,质保26磅,穿线25—27lbs 薰风64ti。
在我看来,在外观设计方面5260和图160并没有落后,这一直是川崎的拿手好戏。全拍以蓝色调为主,有凉快的感觉,到了拍框两翼有以螺旋式环绕了多色漆涂装,看上去相当有层次感。加上黑色对视觉的收敛效果,会显得拍子比较干练。
拍框是盒式拍框,从T头开始往拍头方向会逐渐变得圆润,到了拍头甚至有点椭圆破风的感觉,12点的位置非常薄。
3U的份量在手上是能形成更扎实的握感,但因为平衡点较低且拍框风阻不算太高,5260的挥速体验很符合平衡拍的感觉,具有一定的灵活度。由于中杆偏软,在上手球中很容易就能打出形变,发力感觉良好。它对新手来说无疑是属于好掌控的一类入门拍,没有必要嫌3u。
但说实话,拍子出球速度也有着可见的上限。有时想通过一拍主动的平高球压制对方或扩大优势,会发现集中发力打出球速后,衰减较为明显,反而更容易被对方抓。友人说过二星的川崎用的材料是30T,在5260上它的弹性也确实是24-30t这个水平,跟图160相比还是差了半档。
同时5260的抗扭相比之下也是有所欠缺的。笔者有一整周没打过球了,手感全无,在这种情况下会对拍子本身的稳定性要求会更高。很遗憾5260的指向性不足以支持我快速找回手感,对于网口的推挑以及后场大斜线的出球,对力道的把握都没那么好,而且下压也没有十分尖锐的表现。
不过作为一把两星的川崎,我想它首要满足的是初学者对杀球的感知,而非质量。这是一把非常好大下压的拍子,不要看它只有290mm的平衡点,在没有拍头协助裹球头往下走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训练使用者调整击球节奏和击球点。中杆软就降低了发力的门槛,容易打出下压也就意味着连贯能力的上升。
当然,拿它打高端局是捉襟见肘了一点,然后也确实由于以前调教优化程度不及现在而与现在同档次的拍子在弹性表现和抗扭表现上有差距。但,5260的手感确实是相当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