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南方朱雀,为乐之本也,五分其身,以三为上,以二为下,三天两地之义也。上广下狭,尊卑之象也。中翅八寸,象八风。腰广四寸,象四时。轸圆象阴阳转而不穷也。
朱雀是火神,当我打听到这是一款要用1982系列盒式框的球拍时,我对它的期待是一把极具侵略性的进攻器材。但圣鸟似乎从不以咄咄逼人的姿态降临。
出乎意料,朱雀这把拍子所展现,并非无坚不摧的威严,而只是祥和平静的友好。
参数:4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3.8g,平衡点284mm,6.8mm中杆,长218mm,硬度适中,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kt65。
实不相瞒,外观上,这是我好的那一口。名为朱雀,自然少不了红色,但在漆水中并不是主要的成分,更多是在拍框两翼以红、黑、蓝、银交错的朱雀形象共同呈现。烫银贴纸处理自然是波力常用伎俩,拍框两翼的神兽真容以及中杆上的国风元素也是系列范式,通体的华丽感不输流金岁月。华丽不难,华丽不土嗨不俗才考验功力,除了拍框2、10点大剌剌的“朱雀”二字实在是破了功以外,其他地方都挺好。
朱雀的轻快,完全在我预料之外。是的,尽管空拍是300mm平衡点,但挥重会低于青龙和白虎,这让它具备了十足的灵活性。在对抗中后场下压一拍,如果在笔者向前跟进时对上对手回了一个正手位弧度不太高的回球,那么很自然地直接转入平抽节奏并继续向前逼压,很顺畅,不会有意识到了挥拍却没跟上的情况。
这种如影随形的感觉到了混双女球友的手中时会更加明显。对于默契配合较好的组合来说,女生在前场似乎多了一个拦截率提升的buff,还能能压住出球不发飘。看着她各种抹扑封网的灵动身影,自己也会忍不住在后场多出一份力。
而且,它是我目前用过的驱动门槛最低的神兽。轻巧的身段,适中的硬度,友好的甜区,上手怎么打怎么舒服,而且得益于分子纳米团和纤维薄膜的加持,击球也不发震,把朱雀给到一位新手来用也能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个软蛋,这个6.8mm的中杆没有以硬朗去掩饰什么,它就是单纯的弹性好。
不仅是主动球,在各种被动的情况下朱雀的表现也是十分出色。动作到位了之后,反拍鞭打弹底线,头顶强捞弹底线,腋下侧身弹底线,腰线低位挑底线,重杀接杀……这回弹出界外了。
对于有着合适借力感的朱雀来说,所有的高远球、平高球、吊球和杀球,都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事。但如果要从主动出发终究到达得分,那么还是需要多组织组织。
而说到杀球质量,其实这并不是朱雀的强项,在体验过青龙和白虎的凶狠和坚实之后,朱雀在重发力中的表现会显得单薄,而且出球反馈还有点面。尽管把力量传递到拍面和球头的过程还算高效,但这种单纯建立在弹性之上的从容进攻显然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一个着急或者精神没集中,也是会有压不住出界的情况。
在后场能连续下压,在中场能平抽快挡,在网口能做个雨刮,更强调轻松连贯,快速出球,这才是朱雀的本色。
这是用起来相当随心所欲的一把拍子,没有想太多关于提高挥速、提高挥重、提高硬度以增益对抗表现的事情,能让大多数人用好用舒服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我是不是也好久没有接触这个类型的产品了?它十分规矩的糖水感反而让笔者没有太适应,虽然使用朱雀期间笔者的胜率不高,但这绝对会是我想留下来用用的一把拍子:打双打,对方有大腿就看紧网口,没大腿就佛系摸鱼,自己在均势中连贯相持,在优势中主动变化,劣势中跟随摆脱。
另外,我希望波力羽毛球装备的主管部门可以提高一下材料学领域以外的文化水平。朱雀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东方韵味的概念是可以翻译为Rosefinch的。如果觉得整个神兽系列的翻译不太好做成统一样式,那么我认为直接采用汉语的韦氏拼音也不失为中策。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3-4-19 22: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