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本期试用器材由中羽球友提供。
在中羽,第三局十年前的名气比现在火很多了,但笔者也有一段时间没关注这个品牌了,似乎在般若之后就没有更多的新品消息放出。
不过仍然专情用第三局的球友群体数量还有不少,这一点从球友的口述也能感觉到。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4.9g,平衡点299mm,中杆长215mm,硬度适中,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KT65。
这是雷雳的前辈,而它的拍框和中杆看上去都是相当的薄和细,分别采用了汉密尔纱和镍钛合金作为了碳纤维的补充材料,树脂也用了纳米级别的小分子材料,可以看得出来黑豹推出时是备受重视。但拍子的颜值并不戳我,底漆的色号没有选好,蓝色背景与绿色贴纸的对比度不高,难以产生深刻印象,虽然有些闪亮效果的贴纸,但整体依然不好看。另外,T头涂装是个什么花纹笔者确实没有看出来。
平衡点没有上300,但头重感较为明显。根据笔者与第三局产品接触的经验,拍子大多数都需要开杆的过程,而友人已经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来完成这一过程了,因此击球反馈并没有笔者用雷雳时的那么木,但实际打感也要比官方标识的偏硬要软一个档次。拍子的弹性放到现在属于中等水平,但十分好借力,发力时拍子也没有发震,是一把驱动难度不高的球拍。
而且盒式拍框就是提高球拍抗扭能力的最佳法宝,黑豹的拍框稳定性很好,出球指向性和手感的稳定性都在水准之上,这对于路线长、速度快的平高球有额外的压制力加成,很容易把落点控制到边线小格中。
拍子自重比较轻,虽然我头重感,但适应之后不会影响抽挡的速度,能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感。拍面出球不会十分爽弹,但稳定性和指向性都不错,反而能在对平抽时实现更好的变线或者在落下风时实现有效的后场摆脱。
当前拍子还有比较宜人的卸力感,这一点特性一是使得使用者在挑高准备接杀时更容易通过一拍挡网跟进实现前后站位的轮转并争取到主动的场面;二也是在发接发的环节更容易通过精细的网口小球控制为同伴争取到下压的机会。这一点也让黑豹成为了一款能在前场摸好鱼的球拍。
如果要黑豹自己承担进攻得分的角色也是可以的。虽然拍子当前的状态比较糖水,但是这根看不出来是7.0mm的细中杆所能提供的弹性是在线的,与当前的头重感相匹配。虽然4U的版本缺乏了一击制胜的实感,但依然可以通过连贯的下压不断磨损对手的防线来获得得分机会。对于能力水平进阶的球友来说,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都应该选择3U的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黑豹K的拍面有持球感,网压并不高,笔者在适应前的几次下压中会因为线床对球头的裹挟而抽球下网。出球不要太匆忙,也不要太莽,完全可以思考到位了再发力。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把进攻拍,毕竟这可以说是第三局的经典款了,没想到黑豹K更像是一把平衡调教的球拍,上手难度不高,上限还可以,打起来像是一把头稍重但自重略轻的弓8dx。它在进攻端的表现没有太激进,而小球的控制是让笔者更在意的优势,用起来没有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