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近几年来,在职业赛场上以速度著称的球员也越来越多(例如骆建佑、金廷),靠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这类球员用极快的速度在国际赛场上也打出了不俗的成绩。这也导致了球鞋研发的指向标开始逐渐移向轻量化、启动快。于是身为羽毛球品牌三大厂中“最会做球鞋”的品牌李宁在近些年中也对速度型球鞋做了不少的尝试。疾风PRO、鹘鹰五、突袭4等以快速启动为代言词的球鞋应运而生。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球鞋在堆料以及设计上,都得到了市场中不俗的评价与反馈。但有没有能兼具轻量化和快速启动为一体的球鞋呢?李宁在2023年初的订货会上给出了答案——影速MIRAGEPRO问世。
正如文章首段所说,在年初笔者已经注意到这款球鞋,经过了苦苦等待,在今年6月份中旬,影速pro终于上市,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笔者就购入了这双心心念念的球鞋。在经过了两天的日常穿着及实战体验后,思量许久并采纳球友建议,终于打算动起笔好好写一篇分享体验的文章。文章将会从鞋面科技点及透气性、鞋楦及穿着体验、大底橡胶防滑及耐磨、鞋底缓震及科技点、实战体验六个方面来详细展开谈谈这双球鞋带给笔者的真实感受。首先提供笔者本人真实数据:
球鞋尺码 | 41码 | 球鞋内长 | 255mm | 球鞋重量 | 左右脚260g±5g | 球鞋楦型 | | 使用者体重 | 52KG | 使用者脚型 | 希腊脚 | 使用者脚长 | 248mm | 使用者足弓 | 正常足弓 | 穿着感受 | 十分贴脚(已穿球袜) |
鞋面科技点及透气性
得益于李宁新研发的䨻丝鞋面新科技,李宁在鞋面透气度和耐用度上又做出了一次技术革命, 这也间接催化了本宁能够做出更好的鞋类产品。这次球鞋新品影速pro的鞋面堆料也今笔者十分满意,鞋面使用的是双层鞋面,在外层是由etpu高强度材料做成的鞋面,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支撑性,并用上了全新的高分子材料金刚蒙皮,既提升了耐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舒适性,在内层就运用到了目前的当家科技——䨻丝。
所谓䨻丝就是由䨻材料通过先进的纺丝技术制备而成的,具备轻质、韧性佳、弹性强和耐久度佳的特性,而且手感舒适。过往的MONO纱鞋面虽然好,但是透气性和延展性差,而采用"罗”织法的䨻丝科技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使得鞋款在具备传统一体织鞋面弹性、舒适、贴合的优势的同时,兼具更轻、更强韧、更透气的特点。通俗的说就是“䨻”的尼龙弹性体抽丝再编织版本。影速pro是李宁羽毛球鞋中第二款使用䨻丝科技的球鞋。
这次的全新思路设计也让笔者的实战体验感到意料之外,在之前的半年多的时间中,笔者在打球时常常脚着雷霆羽毛球鞋,了解这一款球鞋的球友都知道,诚然这是一双保护性很好的球鞋。 但也正因如此鞋面变得厚实,在冬天时保暖性不错,可到了夏天球鞋完全变成了蒸炉,于是笔者急需一双透气性和保护性兼具的球鞋,同时这双影速pro也在夏天上市,入手变得十分合理。
由上图可见,鞋面透明程度很好,可视程度高,透气性想必已不用过多说明。在实战中,之前雷霆带给笔者那种闷脚,捂脚的感觉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历了高强度比赛后,球鞋内部的湿润程度很低,几乎是没有汗液残留,并且没有异味,鞋面的透气程度拉满,这点我给满分。值得一提的是:鞋面虽然看起来偏软,鞋面强度不足,但是实战时更多的是鞋面的包裹度很强并且活动不受影响。
鞋楦介绍及穿着体验
影速pro采用了EG2.5的标楦设计,更适合亚洲人的脚型。虽说EG代表的是埃及脚脚型,但笔者身为希腊脚穿着时并没有感到不适,反而觉得很舒服。(埃及脚:大拇趾最长,之后的脚趾逐次递减。希腊脚:第二脚趾长于大拇指,后三脚趾递减。罗马脚:大拇趾和第二脚趾齐平,后三脚趾递减)同时这也说明了影速p的兼容程度很高,不用刻意根据脚型来选择,而笔者之前购买雷霆就踩了坑,雷霆设计的埃及脚型非常挤第三脚趾,在过去的时间我一直被甲沟炎折磨得叫苦连天,好在这双球鞋已经完美解决了我的烦恼。
在穿着上,这双影速pro的包裹感真的非常强!鞋面被压的很低,与雷霆前掌硕大的空间不同,笔者在穿上球袜后连塞进鞋仓都很困难。同时也带来了全方面的包裹体验,就好像脚被包上了一层紧实的布。并且鞋型很修脚,上脚很漂亮好看。而球鞋内部也是用料满满,填充很饱满。尤其是后跟部分,内层拥有极硬的tpu,后跟有厚实的海绵填充,完美解决了笔者的雷霆在运动时间长过后鞋带松动导致的踝部包裹松动,后跟变松。
另外,鞋舌的贴合度也很令人满意,得益于与外侧鞋面之间的连接,鞋舌被固定的很好,在实战中不会左滑或者右滑,而且很贴脚。
从内向外看去,鞋子的透光度也很高,再一次反映了影速p在透气上下的狠功夫。接下来到了鞋垫部分,鞋垫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透气孔设计,使球鞋透气排汗更上一层楼。同时前掌采用了波浪纹设计,防滑性能好。
另外,球鞋的前掌部分为了避免运动过程中的松动,特意做了粘胶设计,这点再次加分。并且鞋垫内侧竟然也做了防滑条纹!这是笔者完全没有想到的。
拆掉鞋垫后,影速p的鞋仓内部一览无余。鞋底前掌的BOUNSE+高回弹高反馈高密度EVA,中足的抗扭碳板,后掌的䨻材料都清晰可见,影速pro依旧采用了熟悉的三段式结构。并且在这双鞋上去掉了传统的中底布,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疾风pro的大面积透气网孔,既做到轻量化的同时也满足了透气需求(雨天禁穿,否则积水会从中渗入)
以上是对影速pro鞋面及鞋仓内部的综合介绍及穿着体验,接下来我们说说大底。
大底防滑橡胶及耐磨
不得不承认,李宁在这次鞋底橡胶纹路上的更换是真的动了动脑子。替换了原本使用在雷霆与刀锋pro上面的螺纹式鞋底纹路,换成了新的三角形鞋底纹路,防滑性提高了不止一点半点,而且吸灰程度低,在球场上稍作移动就会发出摩擦声,虽然可能不是球场上最帅的崽,但一定是最吵的崽。相较于之前的雷霆,防滑已经好太多太多,虽说雷霆的防滑没啥毛病,但是在两个星期前我还是在上网步伐中滑倒,撞到了膝盖受伤。至于刀锋pro嘛,那是公认的溜冰鞋。所以这次我再次为宁子的用心加分。
而从鞋底耐磨来看,就有些差强人意。仅是经过两次的实战,左脚前侧就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磨损。具体的耐用程度还有待考究,笔者持怀疑态度,这里给影速pro扣点分。
中底缓震及科技点
影速pro中底采用了全掌李宁cloud+,后掌䨻,前掌BOUNSE+的配置,熟悉的三段式结构,后掌的䨻已经过了李宁对羽毛球鞋的专门调教,软的同时不失弹性,泄力感不会很强,利于跳杀后落地的后跟缓冲。前掌的BOUNSE+由eva高密发泡而成,具有高回弹的特点,有利于双脚快速启动,并且全掌李宁云+对于小体重来说缓震完全够用,比笔者的雷霆所采用的全掌Lightform更软,缓震更舒适。具体可参考下图踩出的中底褶皱。
另外,鞋底采用了碳板+X型抗扭片(PROBAR LOC)的双重抗扭结构,抗扭再升级,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性能。虽然影速pro上所采用的X型抗扭片面积比起雷霆小了不少,但保护性不会逊色太多。
实战体验
总算到了实战体验这一关。笔者条件有限,没有录制什么打球视频,“纸上谈兵”还望大家理解。
影速pro上脚给笔者的第一感受是:包裹真的好好!感觉非常紧贴脚面。即使是穿日常的薄袜子,也没有感觉鞋子内部有富余的空间。在这之后,第二感受就是:轻!极致的轻!一瞬间笔者甚至以为自己穿的是超轻20!羽毛球鞋居然会有这么轻的重量!令笔者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这也是导致笔者非常喜欢这双鞋子的原因。
于是到了实战这一关,看看影速pro会不会掉链子呢?宣传中说的快速启动是真是假?是否真如名字一样在球场上能做到无影无踪呢?怀着许多的疑问,笔者就将它带上了球场。经过了两次2小时以上的实战体验,这双鞋子的防滑还有启动都很令人满意,鞋头上翘不多,但是实战中前掌非常灵活,贴地感很强,加之以极轻的重量,在球场上感觉脚下生风!步伐都快了一个档次!并且保护性,抗扭性令人十分满意,中底很薄,所以鞋子的重心偏低,可以快速移动,在头顶区后仰击球落地时,左脚能感觉到明显的稳定性,抗扭很完美,不会出现某5z3拧成麻花的情况,确实担得起影速这个名号。并且由于大底的防滑性好,加速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顾虑,所以这双鞋子带给笔者的亮点很多。
但是,就没有缺点吗?有的。鞋面的调教还欠到位,即使已经穿上球袜过后,鞋面在弯折时依旧会十分硌脚,并且磨脚趾的关节。打完球后明显的很红,这点令我很不满意,在高强度运动中的舒适感并没有达到预期,除了包裹感以及轻量化带给我的体验外,对于前掌鞋面的调教还是差强人意。
总结
够轻,够快,够稳,够帅。有想法,有用心,肯堆料,欠成熟。在目前这个价位,我认为这是一双非常不错的球鞋,值得入手试一试。
本帖最后由 AX001 于 2023-7-12 11: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