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Perfly目前的产品线很丰富,基本上可以满足羽毛球爱好者的所有需求,而且不同定位的产品命名一目了然,越是竞技向的高端出品其数字编号越多,当前的顶配统一用了990这一数字。 而在羽球鞋方面,Perfly于2019年推出的旗舰级球鞋BS990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口碑,尤其是在去年获得了一定的声量,甚至让Perfly作为一个羽毛球器材商标为母公司迪卡侬形成了在业余进阶羽球爱好者中的出圈效应。 此次试用选取了国内版本的淡蓝色作为对象,对比赛博配色版并没有性能上的改动,而我也很想知道Perfly对羽毛球鞋的理解和制造到达了哪种水平。 参数:42码,内长265mm,2.5E V楦,鞋面KPU加TPU透明网布,EVA中底连接碳板及DHN缓震,橡胶大底,套筒设计鞋仓,单鞋重量(含鞋垫)357g。 就笔者个人审美来说,葡萄紫配色过于浓厚的赛博朋克味道不太对胃口,而当前的蓝色版本显得淡雅低调了不少。鞋面整体的采用了冷感的蓝色,三明治结构,同时脚踝的鞋帮很显高,让BS990看上去更加立体,有点篮球鞋的味道。鞋舌上,“SEE U ON THE COURTS”的文字颇有一种“咱们走着瞧”的味道,这使得BS990PRO有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双鞋的鞋面构造挺复杂。最外层采用了KPU作为主要的耐磨材料,融入TPU透明网层叠超纤PU进行一体成型,在达到了强度需求后还满足了透气方面的需求,能有效实现降低重量和提升耐用,且不容易变形可以在更长的使用时间内维持包裹能力。 超临界流体发泡这一技术可以让球鞋更加轻便、物料内部发泡更加均匀,从而实现整体弹性和耐久的提高。这在很多高端球鞋的中底上都有应用,而迪卡侬更是让它充分发挥出作为吸震材料时的性能,于是,关键科技来了,DHN后跟缓震系统。通过加大后跟避震片的面积、把超临界材料从脚掌面延伸到后跟外侧,不仅提升了整体的缓震性能,还特别适用于大跨步落地和急停变向情况下对膝盖和跟腱的保护,这种设计的心思可以说是相当到位了。 同时,大底防滑花纹非常具有辨识度,大体采用了蜂鸟的图案,据说更有利于启动以及刹停过程中的缓冲,同时也对侧面稳定职称有帮助。而对准鞋底第一跖骨位置的大底花纹是步伐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发力点,因此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提升缓震性能。大底足足开了三个透气孔,充分保障鞋子的透气。 当然,用料和科技只能反映品牌诚意和能力,不一定跟上场对抗时鞋子能给自己提供的实际体验挂钩。在总穿戴时长到达两个月之后,我觉得可以给出一个总结了。 BS990的初次穿戴体验,是真的舒适,其飞织袜套的设计能提供明显的包裹感,而且鞋舌不会产生挤压,鞋帮和开口有一定弹性,穿脱过程顺畅。而且鞋子相当透气,长时间的穿戴没有闷脚的感觉,即便是在夏天打了一个下午的球足部也没有明显的不是。当然,当前BS990采用了标准楦,对笔者来说需要选用42码才能获得合适的足部包围体验,对于宽脚球友来说可能需要比自己的宽楦款提高1-2个码数。 在防护性能方面,BS990甚至能给到我稳定类球鞋目前最高级别的体验。BS990的后跟位置有一个TPU的稳定加强件,除了能为使用者带来额外的支撑感以外,对于侧向的扭动也有强力的抑制作用,稳定类球鞋在被动保护方面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合格的,而且高足弓人群也适用。热身时尝试单双脚起跳,下地一瞬间结合前掌的缓冲接触,落地后没有突兀的着陆感,缓震性能非常出色。不过,当前990的原装鞋垫可能有点乏力,在弹性上有所欠缺。 BS990确实也非常耐脏耐用耐磨。深色系的外观也相对耐脏一点自不必说,KPU网面本身也不容易沾污。笔者特别关注非惯用侧鞋子由于拖带步而形成的磨损现象,这两个月下来后BS990几乎没有摩擦痕迹。因为这个特性,笔者是不是会忍不住偷懒直接穿BS990去球馆甚至是去通勤,请勿模仿。 BS990也有一个目前似乎只有笔者发现的不足之处,虽说鞋底的纹路有经过针对性的设计,但其防滑效果存疑。笔者也曾经在潮湿天打球,此时BS990抓地力的打折程度似乎会比其他鞋款高一点,不过这也属于非正常使用情况,有点吹毛求疵了,在干爽的场地中BS990的抓地表现没有问题。 在这次的试用结束后,我发现Perfly在羽毛球装备的研发和制造上是非常严肃的,也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正轨。就其在球拍和球鞋方面的研制能力,我觉得它值得大家的认可。迪卡侬下场做羽毛球品类产品,是认真的。 听说葡萄紫的版本最近有优惠,对于希望入手一款稳定型高端羽球鞋的球友,我在这一款出品上可以放心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