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988|回复: 7

头顶球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9: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上看了很多教程,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那种适合业余选手。
转髋派,即最传统的完整大发力,从脚蹬地开始,腿臀腰臂指依序发力,辅以胸肩背,动用所有能用的肌肉群来产生最快的球速。
代表人物:骆建佑戴资颖,绝大部分男双选手,郑思维渡边勇大

李矛架,即霸王杀。
不是我要跟这名字过不去,这玩意儿既不霸王也不杀。
通常说这玩意的核心在于提前架拍,腰腹发力,按压式发力。
实际上他就是在传统转髋派的基础上删去前半程臀腿做功,直接从腰腹开始发力,然后把后半程正常做完。
当然这是易理解的说法,任何发力多少要用一点髋的,不转髋也得微幅顶髋。
代表人物:魏楠谌龙,李矛,张连营,阿萨尔森

安洗莹流,不单只是刘辉教练说的不转髋,她连腰腹发力都很少,极其依赖臂腕指的出球方式。强大的下肢能力不使出来加强出球速度,而是用以提供击球点。
由于击球点高,落点要求严格,且球的走向完全由臂腕指来决定(另两种流派会通过改变身体朝向来影响出球线路),安洗莹流其实使用了饱受诟病的压腕动作。
代表人物:安洗莹,成池铉金佳恩安东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1
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0:23:35 | 只看该作者
火火龙 发表于 2024-3-13 10:20
可以先从你说的李矛架开始熟悉发力,熟悉后加入腿髋做完整

感谢指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3-13 10:20:3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一超级疯一 发表于 2024-03-13 09:04
好的,现在属于新手期感觉什么都要学,又学不会比较着急,想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地方,看来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啊。

可以先从你说的李矛架开始熟悉发力,熟悉后加入腿髋做完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09:04:28 | 只看该作者
火火龙 发表于 2024-3-12 14:43
个人看法,你能学会哪种就学哪种,有些时候并没得选

好的,现在属于新手期感觉什么都要学,又学不会比较着急,想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地方,看来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3-13 00:11:08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3-12 14:43:0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看法,你能学会哪种就学哪种,有些时候并没得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3-12 14:41:28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9:53:1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自己抢!
安洗莹流是传统单打思路的极致:一个基本框架派生出高吊杀劈滑所有技术动作,覆盖场上所有落点,不丢掉自己的重心,保证下一拍的连贯。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分手段主打一个来骗来偷袭。至于把对手耗死,那是安洗莹个人的本事,金佳恩就经常把自己耗死。

安洗莹,金佳恩这一套,其实是她们现任教练成池铉职业生涯晚期应对自己体能衰退开发出来的打法,早年的成池铉一样打的是转髋流,技术动作非常流畅华丽。

那为什么不叫成池铉流呢,因为安洗莹是他们之中最强的。

转髋流的第一追求是球速,只要臀腿动作做出来了,这一板我保底可以发力,其次我可以转收吊平高这样前摇跟重杀高度一致的技术,技术再上一个层次还可以转劈吊滑板。

如果说安洗莹流的各种出球线路是一个准备框架的派生,那么转髋流的所有变化都是重杀的衍生。让对手不敢提前乱动的是臀腿大肌肉群产生的强大进攻威胁。

还是那个例子,郑在成的收吊技术强在哪里,强在他重杀又快又深。

反例是梁伟铿,明明一手重杀可能是世界第一,不杀球时往往偷懒不把转髋动作做全。黑塔这种老对手一看就知道可以抓他网前了。属于打出了转髋流的球速但没能派生出其他球路的威胁。

李矛架实际上是迁移到后场的封网技术,最强应用其实是抓推抓过渡。这玩意儿早期被误解为一种暴力进攻手段,只能怪拖鞋楠力气实在太大了。另外也是李矛营销做得好。

没错我是说,那些把李宗伟打不会了的杀球,在速度上并不是魏楠的极限,他如果打转髋流重杀,球速无疑会突破到另一个层次,估计要跟李梓嘉凯文科登掰掰腕子。但是他的下肢和心肺能力并不顶尖,支撑不了他频繁地全力转髋进攻。李矛架这种小能耗,跑位要求低的技术于他算是一种妥协。且其提供的精准落点也是杀崩老李的因素之一。

李矛架最有价值的形态就是打连贯下压的谌龙和抓后场过渡的阿萨尔森。很好地弥补了龙的强攻威胁不足,完美发挥了阿萨的身形特点和手上怪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看到这两哥们上头打控网强攻,根本就跟技术体系是相悖的。尤其是阿萨著名的龙吟二楼重杀,都双脚起跳进攻了还要省那臀腿发力,自己能把这逻辑理顺吗?

如果不觉得阿萨的双脚起跳重杀发力不完整,或者觉得他是受限于身体灵活性没法全力转髋——跟他的正手重杀对比一下,他在正手区会把整个身体拧过来杀球。

目前李诗沣也是有这个问题,正手头顶强攻的时候还惦记着那提前架拍腰腹发力。进攻威胁远不如自己的正手。

话说都打到职业了,为什么还会被一个框架束缚,为什么不在抓过渡时打李矛架,强攻时打转髋重杀?是不会吗?

嗯对的,我认为他们就是不会,即使拿到了奥运冠军,一个球员还是很难把多种不同框架融会贯通拿来则用。强行使用训练量不到位的第二种框架,还不如咬定一种。

这点上做的比较好的,有安东森和19年前后的陈雨菲。他两在大发力强攻时不会受到小发力框架的限制。



回到李矛架,其使用者大多是大个子,这不是一种偶然。

能力条件上,大个子手上力量充足,转髋成本高。而小个子体力耗费小,如金廷渡边勇大,巅峰时期真能打满全场的完整转髋。

另外,李矛架删减了臀腿做功,而臀腿发力给拍面提供的动量是向前的,腰腹发力的动量则为斜向下,即杨晨大神说的“扯下挂墙上的毛巾”发力。向下压的出球线路对球员的身高提出了要求,像奈良冈用李矛架抓推这种玩法就不太实际了,不下网也打不出落点和力量。



简单地衡量下三种框架,从球速,出手速度/前摇,硬直/后摇/连贯,能耗,一致性/变化,控球/落点这六个方面来比较

能达到最快球速的无疑是转髋派,其次是李矛架

出手速度最快的是李矛架,这东西的精髓就是来球之前把前摇能做的做了,做不了的省了。最慢当然是转髋派,它不仅需要最长的臀腿发力时间,还需要更加到位的步伐

硬直:转髋>李矛≈安洗莹

能耗:转髋>李矛>安洗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5-15 18:01 , Processed in 0.04070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