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昨天夜里在友人的推荐下试穿了一款薰风的鞋。本来是用时间不长,而且当晚的对抗是被碾压局,笔者根本无力形成多拍,多局对抗草草结束,说不上能成为高强度试用,参考意义有限。笔者本来打算有个大概印象就过去了。
但在后来自行查阅了这款鞋的售价之后,我毅然决然地写下了这篇文字。
另外有人对车市行情比较了解,他跟我提到的一些结论,我觉得就能直接套在球鞋上。
捷豹xel已经卖到20万了,销量也还是没有气色……
参数:41码,内长265mm,单侧总重336.5g,飞织鞋面融合TPU薄膜,中底MD加碳板,生胶大底。
在笔者的印象中,薰风的鞋子从光轮开始,便变得缤纷多彩了起来。这款与光轮同系列的d52 Plus看上去就很讨我喜欢。由于鞋面采取了飞织工艺,玫红色和深蓝色纤维的互相交融让球鞋看上去具有不俗的视觉冲击力。而且白色的中底和透明蓝色的大底更是让球鞋侧面看上去的层次感非常分明。没错,他确实有点花里胡哨,但也好看。这让笔者想起来早年自己穿过的薰风,那颜值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点。
飞织工艺为球鞋带来的不只是颜值上的高分,也带来了透气性能上的提升。从这一点延伸整双d52 Plus在刚上脚时就能提供到较舒适体感。面料的填充到位,除了鞋头以外,其他部位对脚掌的包裹感都不错。至少在四川的头两个小时里面,他没有让我感到任何不适,如果要挑刺的话,那就是我觉得中桥后跟的位置可以再顶高一点,当前球鞋的支撑感有提升空间。笔者最近足底筋膜炎有点犯了,在这方面相对敏感,健康的球友可以适当忽略忽略这一点。
在配置方面有碳板,有加高加硬的中桥,可以给出合格分数。
不过在下场时会发现大底有滑动迹象,在场地边的木地板上摩擦系数偏低,可能与新出厂的残料附着在防滑纹上有关。反过来看鞋底,是少见的IO纹,这需要使用者在初次上脚的时候多余场地磨合一下,找一下脚感。在橡胶地上倒是能正常制动启动,这消除了笔者的部分疑虑。
当前笔者的体重超了140斤,一只脚踏入了大体重人群的范围。而对一双鞋而言,如果不算上鞋垫,那么中底一般是其承受缓冲考验的主体部分。我不知道在官方宣传上的md材质与eva的关系如何,但就笔者的体验而言,d52 Plus的缓震是够用的,跟其他球鞋的eva性能相当。
D52 Plus的启动表现属于中等水平,没有特别快,这是因为其大底中底的弹性较为中庸,同时球鞋本身并没有做轻。
球鞋哪怕是有碳板,它整体的抗扭性能也说不上出色。无论是前向启动和制动的脚感还是左右横向快速运动中的防侧倾都有一点隐患,算是一个做得不太够的地方。笔者下肢力量还没衰竭的时候还算能满足需求,但在力竭时就不得而知了。
正因为他比当初笔者在初学时所购买的薰风性能要好很多。所以我就把d52 Plus往中高端鞋的方向去设想。在这种定位下,这双鞋可以给出一个合格到良好的评价。
但是,这是一款百元清仓鞋,那我就还是闭嘴了吧。不过这对薰风来说似乎也说不上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