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个系列基本上可以宣告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在某黄色二手平台溜达了大半个月,终于找到了一款价格和成色都不错的9200。作为补完计划中比较重要的一员,这一款冷门可是耗了我相当多的精力。在后面的试用阶段,它呈现出了一个逐渐向好的趋势。
参数:3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3.96g,平衡点300mm,中杆长213mm,硬度中高,盒式拍框,72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26磅,穿线25-27lbs bs900。
虽说是低端,但是挑战者系列低端的漆水质量并不俗套。其实在那之后铁锤小铁锤也是以颜值先声夺人的,只不过他走了一条更加青春的路线。球拍主体由黄褐色,白色和黑色构成。三种颜色从拍框到中杆,既有互相嵌合的硬分界,也有进行渐变处理的软过渡,所以看起来整体的层次感较为分明,视觉上不会因为他贴纸用量少、装饰程度少而觉得乏味,反而有一种简洁的视觉体验。当然这个色彩并不鲜艳,也不妨碍球拍具备十足的辨识度。
挑战者系列这个72孔的拍面以及合色框基本没有更多可展开的空间,但是从球拍官方标记的参数上看,这可是挑战者低端款式里硬度最高的一款。按照它所标示的,哪怕是放在全系列的挑战者中,这个硬度也能排得上号。所以哪怕他的驱动方式以及拍面特性都跟其他基础款没有太大差异,那种硬而不弹的出球反馈会更加凸显用料的不足,突出了发木的打感。对于刚入门的球友来说,这并不讨喜。
但打感上的不讨喜并不影响我对9200上手难度不高的判断。实际上这根中杆仍然比较容易打出形变,而且拍头偏重一点,更容易形成借力,在上手出球的时候能打出力量感。打到甜区的时候,高远球自然不在话下。
有一说一,这种硬度的提升让我体会到9200在控球和进攻两个方面都有了上限的加成。再搭配了新鲜的、硬度较高的线材之后,每一次击球反馈都能还原更多的出球信息。在长球的落点控制训练中,不断的调试可以最终形成稳定的手感。在对抗时出手能稳固自己的信心。
而在自己获得主动发力的机会时,也不会因为泄力感过于明显而踌躇。在拍框重量的加持下,重发力重杀球的手感相当扎实,打中甜区更是有一种自我奖励的效果。杀球显得比较重,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9900/9600这两款同样有重杀但更加平衡的手感形成分化,有莽撞的色彩。
低端出品,进攻王、速度亡是正常的道理。因为用料水平上的差异,9200的进攻感觉其实仍然比不上720或是730,但在快节奏对抗中的那种笨拙缓慢的体量是被继承了。手柄比较短,拍头分量高,短处发力,不方便实施,这三个特性让我在中场快速的抽档中怎么用怎么吃瘪,有时候网口叉烧也封不利索。更多时候在自己轮转到中前场时得提醒自己打稳一点,利用球拍稳定的属性去搓放一拍网口小球争取网前主动,并把得分机会交给自己队友。接杀防守时也更多是利用其泄力感挡一拍近网的效果更好。
这种球拍后面断档了也情有可原,它确实不讨喜,但是用起来具有特色,而且上限性能不错,在多产品的试错中被淘汰并不可惜。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4-7-8 13: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