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527643|回复: 222

[新手入门] 也用通俗的语言谈谈个人理解杀球“快”和“重”的一些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9-18 18: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如果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话,在一般业余大众普遍的认知中杀球“快”和“重”的意思应该是差不多的,不应该有本质的区别。

即不可能;也不应该产生一种杀球即“重”又“慢”,所以重的一定快,快的也肯定会重。



但是现实中往往并不一定是这样,换一种方式,加入更多的视角;限定一个杀球线路(直线);去综合看待这个问题也许就能更好的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以下举例详细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一个完整的杀球过程绝对不仅仅是从球拍接触球才开始计算,到球落入对方场地结束。

这种测速是一种理论上的实验室测量方法,我们只能通过测速仪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球速的快慢,在这种情况下,“快”和“重”是成正比的,基本没有什么争议。

但请记住,这只是数值的美,我们眼中看到的只是数字的大小,而并不是自己实际的接杀的感觉,因为这个过程不完整,我们也并未身临其境。

对于现实比赛中防守方实际感觉来说,也就是尝试着把自己带入比赛,一个完整的杀球过程,其实是从你把球挑起来给对方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计算了。这个过程从挑球/发球开始,攻防双方都会为防守和进攻在同时开始准备(或者进攻方提前准备,比如提前侧身抓推)。作为防守方,要做的自然是后退降低重心、启动、架拍引拍、防守接杀。而进攻方需要做的则是后退调整击球点,架拍(决定是否起跳)、引拍击球。

然后才是球从对方的场地飞向你的场地的过程。



所以要衡量感观上的“快”和“重”,就必须加入双方移动、准备的过程。

还有另外不可忽略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你挑球的质量,这个质量包含弧度是否够高,落点是否够深、到达底线附近。

如果你推挑球的质量很差,不够高也不够远,那对方就相应的缩短了移动准备的距离和时间;甚至不需要移动就可以直接进行杀球,球从对方场地到达你场地的时间就会更短,羽毛球减速也会更少(众所周知羽毛球的飞行过程是一个剧烈减速的运动)。即便对方只是稍微发力,球也非常难接,因为你还没完全准备好接杀,甚至还在后退调整的途中疯狂“舞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场叉烧。

这种球根本不用太“重”,但却可以非常的“快”,即便你知道对方要杀直线追身,也很难反应过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方的移动速度高于你的预期,或者被对方提前预判了你的出球线路而半路拦截(被抓);对方就可以比你想象更快的速度完成进攻准备阶段,缩短进攻准备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说你以为对方需要两秒完成准备,而实际对方移动速度极快,一秒就完成的准备,这种情况也会让你措手不及。



职业选手典型的案例就是林丹的头顶点杀直线,都知道他要杀直线,但是真的很难接,还没等准备好,这一拍已经点下来了,很多选手就是伸拍后看着球落地够不到,要不然就是根本没调整好即便接到也质量不高,然后被杀上网补刀成功。

这其实就是林丹的控制能力和连贯累计的优势使对手出球质量变低,抓推启动移动能力又超出对手预期的速度,所以在林丹头顶点杀直线的时候,对面是处于没有准备好的状态,这种时候就会显得非常快。当然并不是他们不想准备好,而是实在跟不上或者被抓。

所以这里指的“快”是相对的;是有前提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让你感觉非常快。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大概率是进攻方主动而防守方相对被动,多拍相持中被拉开失位丢重心、或者被控制的丢重心、起球低质量不到位被突击,这种情况下的“快”也可以“不重”,快的是整个过程,和让你产生很快结束的感觉,当然能力突出的选手也可以同时兼顾“快”和“重”。



反之如果你挑的又高又远,底线垂直下落,就可以惬意的双手插兜去等待对方杀球,这种球想要达到一击毙命效果的话就必须要把球打的非常“重”。

就是说即便防守方准备的很充分,但由于对方发力超强,球速超出了预估的速度和预判的拦截击球点。本以为可以在身前拦截这个杀球,但是恐怖的球速使得这颗球的飞行速度超出了你的反应,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球已经近在咫尺;与你平行甚至到达了身后位置,那这个球就会把你压住,让你没有引拍和出拍的时间,即便是伸拍接到了,回球质量也很难保证。

这种情况下虽然整个杀球过程并不快,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但还是无法处理好,那这个球强调的就是“重”。

职业选手典型的案例就是陶菲克的后场重杀,发力充分,落点长,很多时候直接打到对手的身后,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杀穿了。所以这里指的“重”大部分是指对方的发力好;能力强,而不是强调杀球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快”。



综上所述,个人理解“快”是绝大部分选手都可以偶尔做到的,只要能前期累积优势,压制对方,使对手失位后降低出球质量再突施冷箭,即便杀球的绝对速度不一定快,但是整个过程的速度压制对方,就可以让对面感觉是“快”的。或者你有超强的移动预判抓推突击能力,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总之这是一个双方进攻过程和防守过程总时间的对比,重点强调的是整体过程的完成速度,而并不一定是绝对球速。

而所谓的“重”是必须需要绝对爆发力加持的,这种能力并不是每个选手都具备的,需要有良好的发力能力、身体素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天赋的体现,并不过分强调整体过程的时间,而是强调单拍杀球的威力和绝对球速,也就是测速器数值。
最后叠甲,当然上文的举例不是说林丹没有重杀能力;或者林丹重杀的球速比不过陶菲克,只是针对“快”和“重”举了两个比较经典的例子而已。

很多排名靠后的职业选手往往也具备一拍恐怖的重杀,而很多排名靠前的却往往没有这一板像样的重杀能力,这就是天赋、力量、爆发力、身体素质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了,与实际综合实力排名无直接关系,勿杠,勿cu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8 赞一个赞一个558
来自 222楼
发表于 2024-11-4 08:41:09 | 只看该作者
大哥,文章很好,但建议分点,简洁明了嘛。
1、定义
重:球的速度很快,所以末端速度也快,压拍头,让人感觉球很重,顶不起来。
快:从判断杀球到球落地很快,反应不过来。通常是杀球动作幅度小+完成杀球动作的时间少+球落点尖。
2、表现和特点
重:球末端速度快;球压拍头不好顶起来;杀球前摇、后摇明显,很早就能看出来是杀球;通常是全力杀球;球落点比较长,一般在中后场、底线;双打一般是追身球,单打一般是长杀边线球。
快:杀球动作速度快;动作幅度小,引拍很少,收拍动作也小;一般是轻杀、点杀,不完全发力,通常是小臂手腕力量,再加上少量的转体力量;落点一般比较尖,在中场甚至中前场;双打一般是杀空档为主,单打一般是点杀腰为主。
3、用途
快:主要用于突击、限制、连贯、创造连续下压的机会。
重:主要用于机会较好时,牺牲一部分连贯,创造直接得分。
4、代表人物:
快:林丹的断腕点杀、魏楠的霸王杀,都是不完全发力快杀的代表人物。
重:张一拍、宝哥
又快又重:搞卫生。
5、能不能又快又重
理论上不行,实际是比较优势。有2个方法:
1是:即通过跳得更高,有更充分的时间完整发力,实现杀重的同时,落点更尖;宝哥。
2是:在跳得很高的同时,通过强大的小臂力量,身体转体力量少,实现更小的动作幅度和更快的速度。搞卫生。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发表于 2025-6-28 17:53:45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25-6-3 11:39:3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25-6-2 18:28:5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25-4-14 10:07:1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喜欢林丹的快(重)杀,这里就要提到羽球的旋转,内旋发力可以打出旋转且冲击力更强的高远球(类似膛线加速子弹冲击力),前提是你贴拍发力动作完整,球就会有很强的旋转冲力。其实仔细去看林丹打球就知道了,早期他杀球暴力无所顾忌,但巅峰以后,“太极丹”的他,所有贴拍小动作都非常严格仔细,从来不马虎和仓促。他对羽球旋转的判断使用极好,比如接杀球他几乎都是横向展搓,使得球充分旋转减速以贴网。一旦对方跟不上,仓促回的球缺乏旋转冲击力,他的点杀就来得非常快且有效。因此快球的原则就是在对方来球不够旋转的前提下,快速爆发击球得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08:17:0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michzp 发表于 2025-04-14 01:19
更新一下,羽毛球在遭遇硬线高磅高速重击时,会产生强烈的毛片反复张合(呼吸)效应,形成飞行路径上的脉冲震荡(会增加空气阻力),并不是过网后就结束震荡的,这个脉冲震荡是导致重杀接不住的主要原因。而高弹线重击时,羽球会更快弹出,毛片张合效应弱(空气阻力小),飞行路径上的脉冲震荡小,因此球速可以非常快,但这种球也很容易被顶回去。至于说,扑网那种快,纯属距离太近,反应不及。我有专门发文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欢迎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25-4-14 01:19:5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更新一下,羽毛球在遭遇硬线高磅高速重击时,会产生强烈的毛片反复张合(呼吸)效应,形成飞行路径上的脉冲震荡(会增加空气阻力),并不是过网后就结束震荡的,这个脉冲震荡是导致重杀接不住的主要原因。而高弹线重击时,羽球会更快弹出,毛片张合效应弱(空气阻力小),飞行路径上的脉冲震荡小,因此球速可以非常快,但这种球也很容易被顶回去。至于说,扑网那种快,纯属距离太近,反应不及。我有专门发文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欢迎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25-3-11 09:24:16 | 只看该作者
“林丹的头顶点杀直线,都知道他要杀直线,但是真的很难接,还没等准备好,这一拍已经点下来了”,林丹之所以难接,是因为你不知道他头顶是杀直线还是斜线,所以两边都得准备防,再一快,就防不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25-3-9 00:25:1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快就是动作快,击球点尽量抢前。但发力不充分,绝对速度低一点,但是因为飞行距离短,实际时间更短。
重就是把动作做完整,蓄力更多,充分发力,令球的绝对速度最大化。但球飞行的路线会长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25-3-8 22:18:13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25-2-8 23:08:4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发表于 2025-2-2 11:22:1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这个还是要凭感觉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25-1-29 19:41:34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25-1-27 11:28:38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25-1-27 02:54:0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25-1-27 01:15:06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25-1-25 15:30:2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做到重杀能凶猛,进攻力度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25-1-20 23:59:1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25-1-18 15:54:38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快是向下加速度高,重是横向加速度高,一个落地快,一个拍面打上去形变大,主要是出手的时候发力感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25-1-14 23:22:37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25-1-8 17:40:1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7-18 04:44 , Processed in 0.055326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