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701|回复: 0

[评测体验] 逼着你去训练 李宁 贴地飞行2 LITE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1 00:52: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OK,这一次是对于我来说少见的三大厂的产品,来自李宁的贴地飞行 2 LITE
有关注我的朋友应该都有发现,我是很少测评三大厂的产品的,很明显我对于三大厂的产品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
可能是跟我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有关吧。从我开始打球以来,一直都是用一些二线品牌,自主品牌或者说是¥350以内价位段的产品。
在我开始打球的那个时间,三大厂的入门或中端鞋,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力。所以选择二线品牌,或者自主品牌,就成了我自己的一个小习惯。
在我所有平台的账号简介中,我都有说明,球拍¥550,球鞋¥350,基本上我测评的产品,都是在这个价格以内的,也是我自己买装备时的预算。
倒也不是说超过这个价格的产品就不值得购买,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我也试过一些更贵的鞋款,各个品牌的都有。确实是会比¥350以内的产品有着更好的使用体验。但对于我来说,350这个价格能买到的装备,足以满足我的需求。
然而这几年,能明显的看到,其中两个大厂也开始关注起入门级以及中端市场,并开始将经精力给到了自家的入门及中端产品线。
9200TD跟着自己大哥出了无数的配色,销量和口碑都不差。李宁的各种LITE虽然是入门级产品线,但是很多细节和体验都做得挺不错的。
似乎只有尤尼克斯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怎么说呢,这很YY。


来说说这双鞋的外观吧。
整个鞋子的设计,与他的大哥贴地飞行2PRO,基本一致。
我选择的是涂鸦色的版本。我之前是有听过一些球友对这个配色表示不喜欢。
我自己个人是觉得比较耐看的。
以白色和黑色作为底色,本身就有一种简洁感,看起来就比较的舒服。
而红蓝色的涂鸦样式的小点缀,很好的避免了黑白配色本身辨识度不足的问题。在不打破鞋身简约感觉的情况下,让整鞋更加的抓眼吸睛。
两侧的李宁LOGO在完整性上会比大哥贴地飞行2PRO的鞋身LOGO更加完整。但是相比较于贴地飞行2PRO的分区分割和分区采用不同质感的LOGO相比,精细度和层次感要弱了一大截。
毕竟还是青春版,省出成本,让产品更加实惠,还是更重要的。
不过,李宁也并没有忽略这双鞋在质感上面的追求。后跟位置的漆皮有着更明显光泽质感,而且细看还能看见七彩的如荧光般的拉丝效果,星星点点的有点宇宙星空的感觉。
在搭配上涂鸦体的TF 02 Lite的字样,形成了很强烈的反差感,让整鞋的辨识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得不说李宁在外观设计上的功力还是很扎实的。贴地飞行好看与否这种主观的感受另说,辨识度绝对是杠杠的。至少在球场上,你想把这双鞋子认错还是挺难的。


来到脚感方面。
这双鞋的脚感是属于非常讨喜的调校,整鞋的大底你如果是用手摁上去,会感觉特别的软弹。在场上的时候,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脚感很舒服,在保证场地感的同时,脚感很温和。
但是这双鞋的缓震,其实并不是那么够。
是的,我并没有说错,脚感柔和,和缓震不足是可以出现在同一双鞋上的。
其实,写这篇稿子,有一半的原因,就是为了阐释这一点。
起因是我在网上看到了这双鞋两极分化的评价,有的说这双鞋缓震好,有的说这鞋缓震很差。于是我就好奇的买了回来。
在体验和挺长一段时间后,我能很负责任的说,这两种声音说的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没有错。
首先,在描述这双鞋的缓震之前,我得先说一下,有关缓震的描述,都建立在这双鞋的场地感受很不错的前提下。
就像我刚刚说的,这鞋子的缓震脚感特别的柔和。在跑动,启动,落地时,你能钩感受到地面对脚掌的反作用力是柔和的,舒适的。
相比起同价位里其他场地感优秀的鞋子,贴地飞行2LITE的脚感非常的柔和舒适。
拿同价位的均衡之靴PRO来对比,在用原厂鞋垫的情况下,均衡之靴PRO的场地感会更加清晰,但是落地脚感会感觉比较生硬,对于脚掌的冲击感会比较明显。
我有试过穿均衡之靴PRO连打两局(也就是从下午3点,打到晚上11点)。结果第二天,膝盖没什么感觉,但是脚掌就开始生疼。后面换了一双超临界鞋垫,这样的感觉才有所好转。
而贴地飞行2LITE的脚感,在原厂鞋垫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一点点类似超临界鞋垫的感觉,落地时脚感特别的柔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穿他好像就没有过脚掌疼或疲劳的感觉。
再来说说缓震,按我自己的感觉,我是觉得均衡之靴PRO的缓震上限是要比贴地飞行2LITE要好的。
均衡之靴PRO的大底能明显的感受到更加韧一些,虽然对脚掌的冲击会比较强,但是整体的吸震能力会更加富足。而且均衡之靴PRO的支撑抗扭给的也更强些,更好的支撑抗扭能有效减少肌肉代偿,让肌肉的负担更小,对于关节的保护会更好些。
而贴地飞行2LITE虽然脚感更加柔和,但是缓震上限比较低,体重稍微大一点,落地就很容易踩穿缓震极限。剩余的冲击就只能是依靠身体肌肉甚至关节来吸收。
这就是贴地飞行2LITE,明明脚感更加柔和,但缓震能力却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

额……既然说到这里,也就顺带聊聊稳定性吧。
贴地飞行2PRO,在李宁产品线里,主打的就是稳定性。
但这双贴地飞行2LITE的抗扭表现,确实有些不尽人意。倒不是说很差,只能说勉强够用。
大底给到抗扭配置,看起来确实也有些吝啬。
一块内置的TPU片,其他的,就只剩一体式大底提供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强度了。
在防侧翻方面,鞋头处在网眼泡棉层外加了一圈pu皮,只是这一圈PU皮比较矮,而且网眼泡棉层的抗形变能力比较一般,前掌位置对于侧向形变的控制还是挺有限的。鞋头外侧,贴地家族特有的防侧翻爪也确实提供了不错的稳定性,但整体来说,也不是很足够。
至于我,到现在为止,占时还没有出现崴脚的情况,只是每次打完球,脚踝都会觉得有些酸疼。很明显,肯定是脚踝代偿了。
在顺便说一声抓地力的问题。我也看到网上很多人说抓地力不太好。针对这一点,我也有认真的去体验过。
情况是,这双鞋确实让我在场上打滑过一次,但我感觉并不像是大底的问题,而是后跟位置的大底上做了一个李宁的LOGO。
这个LOGO的花纹相比起大底本身的花纹要浅,导致抓地性并没有像其他花纹比较深的地方这么强。

到这里,我仿佛说了很多这双鞋的缺点,那接下来,就是该说优点了。
除了我刚刚说的场地感清晰,和脚感柔和以外。最大的优点在于鞋楦。
不得不说,虽然抗扭配置上给的挺吝啬,但是在内部填充上,李宁给料还是很慷慨的。
内层的布料用的应该是不错的,脚背,脚面一被一层润滑的布料包裹的,内部填充也给的非常厚实,整体包裹感受特别的舒适。就算是鞋带绑的再紧,也不会有勒脚背的感觉
鞋头的内部空间给的也比较宽裕,对于宽脚的球友,比较友好。我自己的感受觉就觉得挺不错的。
原厂鞋垫有着很夸张的宽度,特别是足弓位置,有着很明显的上包。给足弓提供了一点支撑,但硬度并不会特别强。
鞋身中前段的包裹,其实没有特别的紧致,给的还是比较宽松的。主要提供支撑的,是在中后段包裹,和后跟的锁定。
从鞋身来看就是黑色的那一块。
漆皮的抗横向形变能力保证了鞋子对于脚踝位置的锁定感。
后跟的港宝硬度在线,特别是鞋口后跟的填充,能有这么厚实的填充物,基本上是三大厂特有的了。
而且在后跟收口的设计上,李宁采用了更加紧致的V型收口,后跟的锁定,以及上网时,后跟跟腱的缓冲体验非常的好。
整个鞋子在脚踝和后跟上的锁定感,就像是一个球形的笼子,从足跟下,后,前,三个方向,狠狠的向内收,提供了非常可观的锁定感,能够让我忽略中足位置包裹比较宽裕的问题,从而拉高了整鞋的鞋脚一体性。
而厚实的填充也在如此紧实的锁定感之下,保证的舒适性。

最后做做总结。
在买这双鞋之前,我是穿着缓震和抗扭能力更强的篮球鞋打球的,但是换上了贴地飞行2LITE之后,我是更加原因穿他的。
原因很简单,这双鞋的鞋脚一体性和场地感会比大底厚实的篮球鞋要更加的让我随心所欲。
但是我并不是很建议大家都效仿我的这个做法。
毕竟我是有专门强化过我的腿部肌肉和脚踝力量的。而对于一般的爱好者来说,在球场上,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比更好的运动表现更加重要。
如果要我来谈谈这双鞋给我的感觉,他并不是一双入门鞋款,他最正确的身份应该是一双训练鞋。
两者的区别,入门鞋款更加注重的是抗扭、稳定、缓震这些与保护性相关的性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新手或者进阶的球友不容易受伤。
而训练鞋,会更加注重经济性和鞋脚一体性。
想象一下,如果你平时打球,穿着贴地飞行2PRO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训练,照着2PRO那种不耐磨的鞋底,球鞋报废的速度可想而知。经济方面会成为不小的压力。
鞋脚一体性也是,你能想象穿一双不合脚的鞋来训练是什么感觉?想死的心估计也有了。
那至于抗扭、稳定和缓震……
你都已经有训练需求了,腿部肌肉和脚踝力量那不是必练项目吗?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11-15 15:08 , Processed in 0.039194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