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开卷明宗,昨晚22:00,阿贝母鸡卡开播。宣传海报除了大祥子老师以外全员崩坏也是美味得很,看美少女吃瘪是Go批不得不品尝的一环。虽说《MyGo》常看常新(其实祥子才是烤羊祖宗,详见第一话),但Mujica可是银河战舰,可不是随随便便阿猫阿狗都能碰瓷的。
海铃和立希的感情线我还挺感兴趣的,一方面是Rikki本来就是Go中在我心目中形象丰满得最快的一位角色,另一方面最强雇佣兵身兼30职的BASS加上高颜值高情商的铁T人设可谓是buff叠满,这下不GO不行了。
不过在几天前,一把具有相当强原创属性的小品牌出品也在同样独特的buff下让我有点Go不起来。
参数:4UG5,去底,使用状态总重84.98g,平衡点310mm,中杆长218mm,硬度中等,流体盒式拍框,82孔线床,10-2点线槽,质保32磅,穿线25-27lbs 自配AB线。
拍有两个外观的版本,两版本在参数和漆水质量上没有差异,都能做出一定的质感来。笔者的黑色涂装采用了常规的拍头+两翼装饰的方案,单凭层叠的图案设计很难看出个所以然来。它以战斧之名面世,但外部设计却既不锋利也不厚重,哪怕漆水看上去比较细腻,球拍的整体观感比较平常而纤细。此外,球拍本体给出的科技信息有限,如果不是查资料发现是82孔的拍面,我也不知道它作为一款产品有什么卖点。不过它用的贴纸还比较合适,相较之下仍然是白色的版本更好看一点。
对一把4U规格的球拍来说,平衡点在310mm左右会是黄金参数,此时球拍能在保证灵活度的同时带有不错的下压感,这把战斧也因此在笔者刚上手的时候给到了足够的借力感和挥速。按理说,82孔拍面的网压会高不少,相对的击球反馈也会变得直接,如MX80的80孔就非常典型。可能还是盒式框在击球时产生的形变更多吧,战斧的拍面并不刚硬,而是留有比较明显的持球感,这个拍面配合硬度不算高的中杆,打起来的感觉并不清爽。
随着熟悉的加深,有一种违和感却逐渐变得强烈起来——打不出反馈的力量感。
虽然球拍纸面上用到了M46J,但哪怕是跟用了M40J的TK-15相比,在主观感受上还是后者更快弹一些,也就是说战斧没有把球拍的形变回弹给调教到位。与此同时,4U规格的它也限制了我在后场的进攻效能,出球不飘但是出球力度不足,在集中发力时存在较明显的卸力感,导致球速没有穿透性,更容易重杀时被对方接起来。
会是对抗状态的原因吗?后面我又进行了专项的杀球训练,结果还是差不多。这样一来就多多少少有点伤感情了,因为战斧打起来的时候,笔者既无法从爽朗的手感上感到愉悦,也无法从对抗的质量上获得满足。
这么温吞的拍面和中杆加上中杆加长,在双打实战中着实不利,尤其是中前半场的抽档。即便自己已经获得了最好的反拍借力弹出的机会,出球还是很难过到前场对手,而且连贯也不怎么出色。借力打力还不如软档回放轻吊,实际上试用期间笔者就是这样摸鱼来避免被队友嫌弃的,虽然主动或者相持状态下打不出优势,但是像网口的勾、接杀的卸和后场的吊这种带着明显破坏节奏的出球质量还都比较高,剩下的交给队友吧。
球拍因为弹性不那么好的原因,导致它在我手上连被动球的摆脱都打得不利索,整体都不怎么出色。没办法,只能在母鸡卡里获得愉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