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今天这期视频咱们结合陈雨菲的复出,聊点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感受。陈雨菲在巴黎奥运会失利后,休息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选择在本月亚洲混合团体锦标赛上复出了,作为3 月份全英公开赛的热身赛,我个人感觉这个复出的时机非常好,首先马林,戴姿颖离开了羽坛,山口茜因为腿部严重受伤,复出时间也是一推再推,就算复出,状态也不容乐观,更重要的是,目前国羽女单一姐王祉怡在陈雨菲休假后异军突起,完全可以胜任一单的角色,因此不管从国际大环境还是国内小环境看,陈雨菲复出后肩上的压力都会小很多。其实雨菲大帝休这么长个假期大家都可以理解,确实巴黎奥运会的三年周期压力太大了。2021 年东京奥运会陈雨菲夺冠时候才23 岁,虽然那时候也是一号种子,但是没有那么大压力。但是一旦有了卫冕冠军的身份,那就难免高处不胜寒了,而且过去三年的女单格局大家也都知道,陈雨菲,安洗莹,山口茜,戴姿颖组成的这个big4 相互之前斗得昏天黑地,谁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后面还有马林和何冰娇基本上和陈雨菲也是打了个旗鼓相当。更何况,和国外运动员特别是那些自由人相比,中国的运动员还总是背负了更多集体荣誉方面压力,就像陈雨菲说的,中国女单球员职业生涯普遍比外国球员短暂,没有一名女球员可以参加三届奥运会,说的很有道理,羽毛球奖金也不高,国羽一单的压力还那么大,能坚持三届奥运会,得需要多强悍的心理素质和对于职业的热爱呢? 从陈雨菲的回归宣言看,可以说是信心十足,剑指洛杉矶奥运会,颇有一种我们现在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的感觉。我仔细想想吧,我也刚休假回来啊,怎么人家陈雨菲去澳大利亚休个假学学英语充充电,心态就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仿佛工作都变得快乐了,那怎么我年前去马来西亚旅游一圈然后在中国过个年,回来还是不想努力工作呢,区别在哪呢?视频前的你们是不是也有共鸣。我想了下,可能是因为我回来后还是延续同样的生活状态,没有什么新的目标,其实陈雨菲以前也是一样,作为中国运动员从小封闭训练,很少接触其它职业,自然很难清楚的知道除了羽毛球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完全不知道现在打球的意义所在。大家想想人在什么时候工作是最快乐的呢?那就是你已经知道下一个月你就要就启程去更好的工作单位赚更多钱的时候,新公司的压力还没开始,旧东家那边也没那么大责任了,剩下的只有对未来期待。郑思维退役前的巴黎奥运会和年终总决赛怎么打的那么好,那不就是这个原因吗。所以陈雨菲在休假期间,不但学习了英语,还尝试了做羽毛球解说,估计利用这段时间她摸索并且想明白了羽毛球之外的努力方向了。在澳大利亚学习英语期间,据陈雨菲说,班上的同学都不认识她,由此看出羽毛球在国外多么小众,国羽一姐之前在国内上下饱受压力,正好借机逃离人群,享受下宁静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状态一久还是难免有点心理落差,毕竟好山好水好无聊,直到有一天老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陈雨菲才说出了她的真实身份,此刻老师和同学们投来了异样的目光,钦佩中夹杂着羡慕,这时陈雨菲突然明白还是这种感觉好,那这感觉哪来的?当然是羽毛球给她的,于是陈雨菲又重新找到了对羽毛球的热爱,和自己的内心正式达成和解。注意以上这些心里揣摩都是我个人推断啊,陈雨菲本人没说过。 所以大家看,要想快乐的学习和工作,不像牛马一样一直被赶着走,就要对未来有规划,不迷茫,所以我们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的不就是让自己对于未来多一些选择的余地吗?陈雨菲人家是奥运冠军都需要一个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更别说我们普通人,所以说咱们看球也不能瞎看,还是要从中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谛。学生朋友们也少打点球,多读点书,毕竟你也打不成奥运冠军,多干点对未来更有意义的事。 好了,最后祝陈雨菲开工大吉,本期也到这了,欢迎大家下面留言讨论,喜欢的点赞加个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