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最近的球拍科技发展速度好像又快了一点点,这是好事,但回想一两年前每家每户都在对着100ZZ搞仿制和微调、每个品牌都在实心中杆上埋头苦干的那个节点,真是让笔者苦不堪言。 不知道下一个没有新技术用线的存量竞争时期何时会到来,但在上述的那个节点中,笔者似乎可以从友人出借的这款球拍中洞见行业内卷时如何取得些许的优胜。 参数:3UG5,去底毛巾胶,使用状态总重97.20g,平衡点310mm,中杆长210mm,硬度高,盒式小拍框,76孔线床,全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其实这个品牌的很多产品外观往工厂制品方向走得也挺多的,别看它能仿出以前高神那么尤物的漆水出来。球拍是很简单的一个白色,但有偏红一点的色差,用了略显暧昧的红色贴纸对拍框进行装饰,还有品牌logo暗纹。不知道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走心,看着有一点敷衍。 同时,这个拍的元素也是很常见了,超细的中杆,直径来到6.4mm,加上这个收窄的薄翼盒式小拍框,还有2、10点方向稍微的增粗,一眼ZF2。不过TKAB去掉了所有的连钉,这个小改动恐怕会对球拍的打感造成较大的差异化。 品牌在球拍调教上的一些惯性在TKAB上得到延续,主要就是对中杆和拍框的硬度都进行了强化。对于没接触过进攻拍的球友来说这款球拍的陈总和硬直就是最大的使用难点,不过考虑到二姐夫本身就是足够刚硬的名物,TKAB其实也说不上更加难用。 除了一以贯之的强烈借力感以外,TKAB的拍面似乎有很高的响应度,击球时球头在拍面上的停留时间很短,给人一种脆弹的感觉,这跟ZF2些微持球的手感并不一致。整个球拍的弹性也比较上乘,在发力加力后很容易将出球速度提升起来,让它在打出平高球时显得很有威胁。击破在这款球拍上把硬弹感做得很好,看来去掉连钉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把球拍对进阶的球友来说,自然是后场杀球利器一把,笔者不再展开。 但更低的吃球程度反而让我在TKAB上找到短促发力的感觉。在适应了它的挥重之后,点杀和抽球这种更依赖集中发力的技术动作施展起来会有很高的受益,出球速度足够快。虽然它的挥重和击球后的余震确实对身体不太友好,而且想时刻争取到高的击球点需要更严苛的脚步移动去配合,一旦过了正确的击球点就变得非常难受,但发力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击球的快感,算是值回票价。 只是这时球拍的网口表现也更加趋近那种愣头青高弹的速度拍了,回放有弹高的风险。 当然,以这个身段来说,你很难指望它在双打的中前场平抽快挡能有游刃有余的表现,每当场上的节奏有提升的苗头,笔者都会不自觉地将站位往后调一点,以争取出更多的反应时间。而遇到被动的局面,TKAB瞬间化身能力试金石。 在我看来击破是那个存量竞争时期走火入魔了的一个品牌,有很多从命名到外观都让人产生不适感的100ZZ模仿品,而且那段时间的水军风波也很大,说实话那个时候是不太适合体验这类球拍的。现在回头打打看,能发现一些确实不错的产品,有一种平反式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