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次总算是把先前自己心心念念的梦中情拍纳入到我的装备库里了 NS9000X作为那时并不算特别出名的 李宗伟的用拍,将头轻与硬杆集于一体,极为符合当时李宗伟对比赛用拍的要求。极端的参数设计,能够成功地让9000X在赛场上穿梭自如而又能不缺威慑,更是她吸引我、让我沉醉于其的特质。 经手过产于02年的MP88,04年的AT800OF,06年的NS9000X在外观上明显变得清新脱俗,虽然球拍仍然离不开大块的单色涂装,在个人自认为YONEX的球拍颜值巅峰VT80面前还是略显单调,但仍不妨碍NS9000X通过她的外表就能够让我一见钟情。 摆脱了MP、AT、Ti系列球拍带着浓厚钛金属气息的外观,结合上相似于VT ZFLTD的配色搭配,紫、金、银三色给球拍带来了没有丝毫遮掩的华丽,也无怪乎我会称之为“紫金剑”。 在拍框一侧的银紫色涂装映射出银色的“侍”字,在日语中意为“武士”,更是给这把球拍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中杆上的条纹相互交错,是NS系列大多数产品的漆水特点。而银灰色的修饰,让NS9000X的中杆犹如利刃出鞘般,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NS9000X和9000S在外观上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X换上了鲜有的镭射锥盖。只可惜球拍漆水太脆弱,又或者是陈年底胶太过顽强,让我在去底时未能给球拍做到全身而退。 20年前的速度拍对比起现今各色各样的产品来说,算不上破风,倒是在系列旗舰NS9900面前显出了自身的锐利。同时在拍框顶部增添了MP系列的弧形线槽设计,至于在击球上带来的实际感受……或许在MP系列的球拍上更能明显的体会到。 为了保证极低的持球感和最极致的硬弹,9000X在拍框大小方面比一众传统进攻拍都小了一圈。但不知是不是彼时还未提出小拍框的概念,拍框并未设计为后来ZSP、ZF2如此极端的小拍框。而中杆也因为拍框的回缩致使在长度方面比AT800OF的中杆短了几厘,或许这也是这把拍鲜有的不极端设计。 NS9000X的中杆之硬,硬到放在一众YONEX球拍当中依旧能成为数一数二、不亚于ZF2的存在,硬到当时甚至没有多少球员愿意使用这款球拍。搭配上如CAB50一样粗的中杆,拿在手上徒手轻掰时球拍都能明显感觉得到中杆的硬朗。
NS9000X的拍头之轻,轻到一位球友误以为这是把4U而非3U的球拍。实际上,尽管平衡点相较于9000S和9900略微提升了几点,2U的她在手上即便是空挥也难以察觉出丝毫的坠手感。 若说DZS为YONEX自家球拍的发力检验器,NS9000X只会对使用者列出更为严苛的发力检核。极硬的的中杆结合极致的头轻,将对使用者发力要求的门槛提到了最高。对于那些蛮力为主的使用者,9000X会荐举他们出门左转去直面VT80一类糙货。
即使是掌握了正确发力,9000X依旧对那些带着极力想要驱动她的明显意图的使用者保持着极强的戒备心,在发力不够集中的情况下,9000X不会对使用者摆出哪怕一点好脸色。使用过程中若是有一丝精力不集中或是击球不精准,击打出来的球质量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令使用者“看看球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图片取自蓝天羽毛球网,若侵权请私信联系处理) 9000X从参数上已经坐实了她属于最极端的那类球拍,尽管如此,上手实战感受到的是中杆出乎意料的弹。拍框搭载了SFC科技平台,据搜寻资料介绍该科技能够带来最为纯粹的击球感,也因此有人反馈说拍框金色的部分弹性十足,结合上最为极致硬弹的中杆,9000X在弹性方面甚至可以超越当今的一些高端球拍。 与大多速度拍不同的是,9000X在保证快的同时做到了出球不飘,快而有力,同时也比那些粗犷豪放的进攻拍们多了些灵活。球拍出球之干脆,干脆到甚至在架拍到挥拍那一刹那间球就已经落地了,来不及感受线床的形变。而轻拍头的设计,减少了从架拍到挥拍到击球的前摇时长,驱动球拍也无需像传统进攻拍一样大幅度发动力量,使得使用者突击更迅速,回位更迅速。 如果使用者累积上全身上下的力量在一瞬间爆发出去,9000X会向使用者证明她那并不逊色于进攻拍的进攻能力,即便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9000X宛如手术刀般锐利的出球依旧能够击碎对手的防线,精准切入要害。
由于极端参数的调配,使用者需要将击球点略微前移才能打出效果理想的下压球。曾就有不少次我因为击球点不够合适致使重杀被朋友戏称为“平抽”(甚至连自己也这么调侃)。 (请忽略粗糙的打码技术……) NS9000X是我个人认为上限最高的球拍。在上手球方面蕴含了不逊于暴力进攻拍的火力,即便是2U的规格,在网前也能与新时代的利器拼刺刀而不落下风。同时,受助于2U规格,9000X在平球方面远比其他速度拍来得更加扎实稳定且有力。 这是把十分经典的球拍,当我拿出手时连学长和体育老师都要拿起球拍端详一番,但在如今这个只认100ZZ的时代里,NS9000X只是一把冷门而不为人所知的神器。
本帖最后由 Darth·LinDan 于 2025-4-25 22: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