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羽在线社区


找回密码 |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210|回复: 4

[评测体验] 不灭狱焱腾煞气,浴血重器掌修罗——薰风修罗Ⅱ(ASURA Ⅱ)综合评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道具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25-8-31 18:13: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羽毛球场上,“攻”永远都是主旋律,“进攻”的思想也贯彻于实战中的各个方面,但正如不同的选手在以不同的打法展现各自的“进攻”那样,多种多样的球拍亦有着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有的主打“重”,有的则注重“快”,每一支球拍的设计,都是一次对于进攻理念的诠释。2024年4月,薰风推出了进攻旗舰球拍修罗,展现了独特的进攻之道,这款球拍也一度被视为是薰风进攻序列球拍的代表之作;而一年后,传承“修罗”之名,以全新的姿态再度降世——修罗Ⅱ(ASURA Ⅱ)震撼登临!

2025年6月20日,修罗Ⅱ正式发售,而在此之前,国际赛场上,薰风签约的两位男单名将詹俊为王高伦就已经选择修罗Ⅱ作为自己的新战拍,并使用至今。


那么深得两位猛将青睐的修罗Ⅱ究竟是一支怎样的球拍,有怎样的独特魅力,如何展现“修罗”之名的压迫感,相比一年多以前面世的一代又有哪些改进和升级,下面本文就围绕着几个问题,打开“修罗”领域的第二篇章。




外观涂装初探

修罗Ⅱ通体采用藏青为底色,凸显出地狱的幽暗与肃杀。但同时,哑光材质的藏青漆水,表面在光照下泛着淡淡的蓝色光泽,细看之下很有质感。另外,拍框和中杆上均大量采用金色的镭射水标,来在暗色调为基础的球拍上展示涂装的辨识度。






修罗Ⅱ的拍框采用了对称式的涂装设计,和一代截然不同,图案布局相对来说就比较传统。







幽暗的底色上,白色图案以3点和9点处的薰风LOGO为中心,逐渐向上下两边扩散开来,犹如幽冥与混沌中爆裂、迸射的光芒,其间又夹杂着暗红色和金色的修饰图案,如同其中一同释放出来的火花,尽显神秘和力量感。






不同于一代全部都采用直线条的机甲科技风设计,修罗Ⅱ倒是大量采用了曲线,但所勾勒出的犹如利刃、刀痕般的图案完全不失凌厉的压迫感与杀意。







另外,拍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图案风格还有所不同,上半部分的线条让人联想到传说中阿修罗之神身上服饰的造型,神秘气息扑面而来。



而下半部分则是融入了些许和一代风格类似的科技感元素,在全新的图案和配色设计下显得格外精致。


T头中央金色镭射表面处理的薰风LOGO颇为显眼。


修罗Ⅱ的中杆采用两面对称的设计,上段如同古老壁画般的图案继续凸显神话气息。




下段图案则犹如利剑直刺大地,从天而降的压迫感与凌厉感迸射而出。



图案簇拥着中央的“修罗Ⅱ”字样,罗马数字“Ⅱ”采用了书法字体,和两个汉字的风格很契合。




锥盖依然延续藏青底色,正反两面金色镭射图案巧妙融入薰风的LOGO。


底盖采用薰风现在标配的黑底金色镭射LOGO设计。

总的来说,虽然修罗Ⅱ的配色风格不同于一代,涂装设计方面也没有完全延续一代那种机械科技感,但凸显神话气息和神秘感的设计同样展现了地狱的肃杀与压迫感,通过一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诠释“修罗”的主题。










科技参数浅析

修罗Ⅱ的规格为4U/G5,根据锥盖上标注的参数,其重量在82±2g之间,平衡点则在305±3mm范围内,建议穿线磅数≤32,各项基本参数和一代均保持了一致。


经过实测,修罗Ⅱ空拍带底胶时,重约83.60g,平衡点约为301mm。

空拍去底胶后,重约78.58g,平衡点约为317mm。

上线(李宁N65线,26磅)和手胶(缓震膜+李宁GP3000手胶)之后,总重约为89.27g,平衡点则约为304mm。相较于相同状态下的一代,修罗Ⅱ实际测量得到的平衡点要低一些。

修罗Ⅱ的拍身总长约为674mm,其中,拍框长度约249mm,中杆(锥盖顶部至T头两侧最下方线孔处)长度约212mm,手柄(底盖至锥盖顶部)则约为213mm。

相比一代,修罗Ⅱ的拍框、中杆以及手柄的长度基本都保持了一致,仅仅是由于锥盖由平口变为鱼嘴而显出细微区别。




在拍框的形状和大小上,修罗Ⅱ也和一代相同,采用的是中等大小的拍面,相比AX-77 PRO要窄且短一点,但比雷霆80要宽一点,因此甜区的面积适中,拍框有一定的聚力效果来满足进攻的需求。


在框型方面,修罗Ⅱ延续了一代的设计,中下部采用破风结构,上部则为盒式结构,两种框型的交界处大致在2点和10点上方。








拍框外侧自交界处向上的部分设置了长线槽,起到降低风阻和提升抗扭的作用。




对比各处框型,修罗Ⅱ和一代均别无二致。









修罗Ⅱ拍框底部(靠近T头处)宽度实测约为10.62mm,厚度约为8.36mm。


拍框两侧(3点、9点钟方向)宽度则约为9.75mm,厚度约为7.01mm。


拍框顶部宽度约为9.90mm,厚度约为6.24mm。


不论是宽度还是厚度,修罗Ⅱ拍框的各项尺寸数据都和一代极为接近,可见在框型结构方面修罗Ⅱ沿用了一代的设计。

修罗Ⅱ采用6.15mm超细中杆,实际测量得中杆外径约为6.41mm,和一代的实测数据基本相同。

修罗Ⅱ的拍框及中杆均引入了东丽M50高模量碳素纤维,带来出色韧性的同时,其刚性和稳定性也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

在此基础上,拍框加入树脂材料,同时还运用到了纳米粒子重组工艺,即在树脂中加入纳米级二氧化硅,使拍框更加强韧。

拍框内部采用了全新升级的高复合密度减震系统,通过轻型减震材料的填充,在击球后可以自主吸收冲击,达到智能吸震的效果,减少击球带来的震颤感,从而降低对使用者手臂和手腕的负担,让打感更为舒适。

修罗Ⅱ的中杆以延续自一代的实芯技术打造,在保证其硬派物理属性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抗扭强度,以提升击球时的准确度。

修罗Ⅱ采用优质白杨木手柄,搭配薰风自研鱼嘴锥盖,相较于传统平口锥盖,不仅能够降低25%的风阻,还可以减少中杆弯曲时锥盖口对其的应力作用,从而更充分地释放自由度,让中杆形变更为顺畅。


锥盖正反两面采用扁平的结构设计,便于握持。

此外,修罗Ⅱ标配薰风最新的“EAN(ELECTRONIC ANTI-FAKE)”防伪技术。



上手体验详解

修罗一代本身就是属于挥重适中、注重发力的“快”和“干脆”的球拍,而修罗Ⅱ则是进一步延续了这一特点和优势,其拿在手中时头重感不明显,整体给人一种比较轻、同时球拍的一体感很好的印象。相比于一代,修罗Ⅱ的重量要显得更轻,给人的感觉更像平衡拍,而非一支传统的进攻拍。

由于材料的更新,修罗Ⅱ的中杆在基本延续了一代的硬度的基础上,做到了弹性的升级,击球时的硬弹反馈更为显著,这一方面降低了其驱动的难度,另一方面其出球也能更快、更有力。接下来笔者就逐一分析修罗Ⅱ在实战中各种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高远球

首先要说的是主动情况下的高远球。修罗Ⅱ和一代一样头重感不明显,因此在上手挥拍时拍头的惯性不是很大,整体给使用者的随挥感并没有非常强烈,发力击球时更需要使用者主动发力来积蓄势能并打出球速。虽然头重感和挥重不及一代,修罗Ⅱ在中杆的调教上做到了更好的弹性,因此整体来说在回击高远球时的难度并没有提升,大部分进阶球友基本上都是有足够的爆发力来驱动的,在充分发力下,能够感受到中杆有一个显著的形变和回弹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很快,能够迅速地把力传导到球上,因此击球时爆发感很足。

所以总的来说,论上手门槛,修罗Ⅱ和一代谁高谁低并不好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发力习惯。如果发力更多的是依靠一种手臂的“抡”,更需要借助拍头的惯性,那么一代可能会更适合,而对于更依赖主动发力所打出的鞭甩感的球友来说,则更容易在修罗Ⅱ身上找到共鸣,修罗Ⅱ相比一代在这方面进一步体现出优势。


被动球

在实战中的被动情况下,留给使用者的发力空间和时间较小,回球更依赖使用者的爆发力和发力技巧,修罗Ⅱ相比一代进一步增强了在小发力下的力量转化效率和速度,也就是说在集中发力下修罗Ⅱ的中杆能够更快而有力地完成形变和回弹过程,从而把球扎实的打出去,达到过渡或者摆脱的效果。

由于中杆弹性比一代更好,同时挥重比一代更小,不需要使用者额外去克服其拍头的重量,修罗Ⅱ在被动球的处理上能够使人感觉更加得心应手,整体来说,驱动的难度也有所下降,操控起来更加容易。

在过渡网前球时,修罗Ⅱ的表现和一代差别不大,但更好的弹性无疑让回球变得更加轻松,尤其是在发力打远网时,借助弹性即可自然做到把球向前“推进”,整个发力的过程更为流畅,在比较被动、击球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力也不会显得很吃力,就能把球打到想要的位置上去。




平高球

同理,更好的弹性,加上降低了的挥重,使得修罗Ⅱ在回击平高球时比一代更显轻松,只需小臂和手腕的短促发力,就能很快地将球弹射出去,在出手的过程上做到了更为简短,因此在实战中的主动情况下,更能发挥出平高球的威胁和战术效果。而在抗扭方面,修罗Ⅱ基本延续了一代的水准,所以出球的方向准确度也是可圈可点的。不过修罗Ⅱ相比一代提升了弹性,因此在发力的力度控制上要更为讲究,否则易出现回球出底线的情况,在控球的度的把握上和一代稍有不同,需要使用者去适应。


杀球

和一代一样,修罗Ⅱ没有很大的挥重,没有很明显的头重感,所以在全力重杀时,单论下压的威力不算很足,要打出足够有威胁的球速依赖的是使用者的主动发力,通过在击球瞬间更为集中的发力来把力量扎实、充分地传导到球上,所以修罗Ⅱ的优势并不在于重杀上,实战中进攻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突击和点杀上,以及通过劈吊和平高球等辅助进攻手段来打出更多进攻的变化,以“快”来压制对手。修罗Ⅱ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其弹性升级后的中杆,相比一代,它的中杆硬弹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大发力下,给人的发力感觉非常通透,完全没有丝毫“木”的不适感,击球时的爆发感非常足,能够像炮弹一样把球扎实地打出去。

在突击和点杀时,修罗Ⅱ那相比一代减轻了的挥重使得其在出手速度上能够做到更快,在动作上能够做到更为迅速、短促,在挥拍时阻力更小,给使用者的小臂、手腕负担也更小,更容易驱动,更容易让人打出有威胁的突击和点杀。所以在单打中,对于以拉吊突击为打法的球友而言,修罗Ⅱ更能体现出其技术特点,更能与其战术目标相匹配,修罗Ⅱ在相持中抓机会的能力更强,能够在破绽出现时迅速予以突破。

在进攻的连贯方面,修罗Ⅱ相比一代也有整体表现上的提升,而且改进是很明显的,在中杆回弹速度同样迅速的基础上,修罗Ⅱ的中杆弹性更好,在同样的发力下,其每一拍出球更有威力,所以在双打后场、包括混双的后场,修罗Ⅱ给人的连贯体验更为流畅,更为舒适。


吊球

修罗Ⅱ的拍框整体的抗扭和刚性较强,在触球的过程中没有显著的持久感,在不需要太大发力的轻吊上就更是如此,所以在这方面的反馈和一代是很接近的,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把控击球的力度和角度,从而控制出球的质量。

在劈吊等方面,由于更多发力的介入,修罗Ⅱ相比一代,弹性更为出色的中杆进一步提升了出球的速度,更轻快、易操控的特点则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出手的速度,所以修罗Ⅱ相比一代在劈吊上做到了进一步的“快”,而这正是这项技术所追求的,所以在实战中修罗Ⅱ能够在劈吊时打出更大的威胁,不论是包切还是滑板,都能做到更为干脆的出手,同时稳定性较好的拍框,也使其在落点方面延续了一代的优点。


抽球

修罗Ⅱ的中杆弹性出色,在出球时一方面能够做到很干脆,另一方面能够在对抗中顶住球,把每一拍的回击都做到非常有力,而且不论是中杆还是聚力感出色的拍框,修罗Ⅱ从上到下的一体感很好,没有任何一个部分会给人泄力的感觉,所以在连续的抽挡对抗中也是丝毫不显弱势,每次的抽击都很有穿透力。相比一代,修罗Ⅱ挥动起来更轻,所以驱动起来的难度也要小一些,这提升了其在连贯速度方面的表现。





推挑

和抽球类似,推挑也是属于需要依靠集中发力的技术,短促发力下更能发挥出其中杆的弹性优势,让出球更有弹射感。相比一代,修罗Ⅱ的头重感更弱,所以在推挑这样的下手击球动作上会更加轻松,给使用者的小臂和手腕的负担也更小,基本只需要靠手指、手腕的小发力,轻轻一弹就足以把球打到想要的位置上去。但也正是因为修罗Ⅱ在弹性方面比一代更好,所以在把控出球力度的问题上需要适应,出球基本不用担心不到位,不过在更精确的控制上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搓放、勾等网前球

因为比一代更轻,修罗Ⅱ在网前的架拍时给到使用者的反馈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直接,所以要做到更好的出手稳定性,依赖的是使用者的技术熟练度,尤其是搓球这样的技术。不过更轻灵、更快的特点,使得修罗Ⅱ在网前勾对角以及一些停顿和假动作的变化上会更让人觉得得心应手。




综合评价

当下,随着羽毛球运动本身在不断朝着更快发展,很多球拍的设计和改进都在遵循为快和连贯服务的理念,从一代到二代,修罗的这次迭代升级,也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在保持一代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修罗Ⅱ进一步减轻了头重感,减小了挥重,因此让更快的挥拍和更流畅的连贯成为可能,而弹性更为出色的中杆不仅降低了上手门槛,也使得修罗Ⅱ在进攻方面的上限得到提升。


从实战中的侧重点来看,修罗Ⅱ在发力球上的表现比较全面,确实非常适合以拉吊突击为打法的单打选手使用;而在双打中,因为优势不在重杀,而在于下压的快和变化,是否适合就因各人的打法特点而异,可能在更注重连贯的混双后场更有用武之地。


不灭狱焱腾煞气,浴血重器掌修罗!身披新科技的地狱之刃,正在第二篇章中焕发新的力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一个赞一个4
2
发表于 2025-8-31 18:58:59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8-31 20:34:31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9-21 10:20:20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这测评写的真仔细啊,这个球拍是仕麒巍鸽设计的,看看怎么个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5 15:16:22 来自中羽APP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手机APP|商务联系|招聘信息|中羽在线 ( 闽ICP备19012345号-2 )

GMT+8, 2025-11-6 07:16 , Processed in 0.06182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