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对于雷霆100一代,我并不是很熟悉,3u和4u都只是试打过一次,觉得挥重有点大,不太适合自己,就没有入手,所以这次评测并没有加入和一代的对比。我对雷霆100二代的期待更多来自于对于90new的喜爱,现在已经成为我混双的主力拍了。雷霆100二代是紧随90new之后上市的,我很想看看有90new这样的珠玉在前,二代的雷霆100会不会让我们再次眼前一亮。
我这四把拍都是4u的,为了减少重量上的个体差异对打感的影响,我特意选了一把空拍重量83.1克的100二代,用来对比测试的90new的空拍重量是83克,88dp新色的空拍重量是83.4克,和这把100二代的空拍重量都比较接近。但是另外一把100zz的空拍重量是84.5克,比这三把都要重一些,你很难买到84克以下的100zz。我这把空拍重量83.1克的100二代是我称过的4把100二代里最轻的,另外3把的空拍重量分别为84.7克、85.1克、83.9克,最重的和最轻的空拍重量差了2克,所以如果你买到的是85.1克的那一把100二代,可能在挥重的体验上会和我有明显不同。
这四款拍都是流体盒式框、小拍框方头的设计,90new和88dp新色的拍框形状和大小几乎一样,100zz和100二代的拍框形状和大小几乎一样,100zz和100二代的拍框比90new和88dp新色的拍框略微更瘦长一些,甜区面积也似乎略小一些。四把拍中杆的长度,100zz最短,90new最长,100二代和88dp新色的中杆长度一样,比90new短,比100zz略长。中杆长度的不同对打感其实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中杆长一点的拍子,鞭甩发力的效果更好,相同的力量,在发力动作相对比较完整的情况下,打出的中杆形变量会比中杆短一点的拍子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90new比较好上手的一个原因。对于喜欢后场进攻的球友来说,长一点的中杆发力门槛相对更低,连续进攻时对体力的消耗也更少一些。
长中杆的缺点是响应速度没有短中杆快,中前场不够灵活,控球也略显不足。当我用90new打快节奏的双打时,轮转到中前场时,虽然挥速是快的,但是当我处理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平抽挡抓推扑时有时候会感觉发力不够充分,可能是因为长中杆力量从拍柄传导到拍头的时间更长。100zz的中杆是这几把拍里最短的,加上比较硬的实心中杆,相同的力量产生的中杆形变量我觉得是这几把拍里最小的,也是这几把拍里发力门槛最高的,但与此同时,它的力量反馈是最通透的,控球的手感也是最清晰的。100二代和88dp新色的中杆长度适中,都明显短于90new,和100zz的中杆长度更为接近,因此在力量传导和控球手感方面的表现也更接近于100zz,我觉得都是要好于90new的。
首先来对比一下90new和100二代,我90new去底后的实战重量是89.2克,平衡点304mm,100二代去底后的实战重量是88.6克,平衡点308mm。90new的默认平衡点应该比100二代低3-4mm左右,尽管两个拍的实战重量差别不大,但是100二代的头重感更强,挥重明显更大。100二代的中杆硬度应该在90new和88dp新色之间,比90new略硬,明显不及88dp新色,相比90new的糖水,100二代属于有一定上手门槛,但是也不难驾驭,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两个拍的弹性都非常出色,但是90new属于有明显借力感的脆弹,打感更接近于88dp新色,100二代则是类似于100zz的韧弹,打感比较扎实。100二代的头比较重,后场高远球比较容易借力,中杆比较硬,出球速度比90new略快,出球的稳定性、指向性和对落点的控制都要略好于90new,吊球比90new更贴网,重杀比90new杀得更重。
90new的甜区略大,挥速更快,在防守和被动球的处理上,90new极限情况下的容错率比100二代更高,失误率更低。在中前场的举拍速度上90new比100二代更快,更容易抢到高点击球,但是由于90new的中杆比较长,在来球比较冲的情况下,100二代力量传导的速度更快,更容易通过短促发力获得比较好的击球效果。两个拍的杀球对于不同发力水平的受众人群来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发力水平一般的球友来说,90new在发力动作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击球时更容易打出中杆的形变,也更容易体会到中杆的借力感,你出八分的力,可能会收到十分的效果。100二代的借力感相对就没有那么明显,你出多少力,就有多少反馈,相比90new需要更多的主动发力,但好处是对力量的控制可以做到更加心中有数。两个拍的上手门槛有明显不同,100二代适合发力水平比较好的球友,比90new更适合短发力。90new相对比较糖水,适合的受众人群更广,后场攻击力虽然不如100二代,但是会让你在更多场合受益于更好的连贯和更强的借力感,攻防两端都变得更均衡。
再来对比一下88dp新色和100二代,我88dp新色去底后的实战重量是89.9克,平衡点304mm。88dp新色的整体风格和90new比较相似,拍框的形状和大小也几乎一样,但是88dp新色的中杆比90new至少硬两档,挥重和头重感也明显高于90new,上手门槛比90new高很多。88dp新色也是90new那种比较脆弹的出球风格,但是各方面都比90new更极致,出球的速度、指向性、力量反馈的清晰程度还有对落点的控制,88dp新色都明显强于90new。88dp新色也有很明显的借力感,这种借力感会让你初次上手就觉得这个拍子很弹。尽管88dp新色的中杆很硬,也有一定的挥重,但是凭借中杆出色的弹性和较强的借力感,88dp新色在防守和处理被动球时可以更容易借助中杆的弹性把球回到位,而且它的出球很冲,中前场的平抽挡比较有侵略性,对于能力比较强的球友来说,88dp新色可能是这几把拍里最适合用来打双打的。
100二代和100zz的中杆直径都是6.2mm,88dp新色的中杆直径是6.8mm。100二代的挥重比88dp新色略轻一些,中杆硬度也软一些,拍框比88dp新色略微瘦长一些。100二代我已经打了差不多10场球,但是对这个拍的甜区我还是没有完全适应,在快节奏的双打中,偶尔还是会有打框的情况发生,这个拍的容错率我觉得是不如88dp新色的,它的拍头部分略窄一些,聚力感更强,但是甜区也相对小一些。相比88dp新色的极致脆弹,100二代的打感相对比较柔和,它的抗扭和减震性能都非常出色,尽管它的中杆直径只有6.2mm,但是它的控球非常稳定,指向性非常好,在一些网前小球的控制上我觉得比88dp新色更出色。88dp新色的控球也很稳定,但是在网前的搓勾放这些对力量控制要求极为精细的技术环节上,88dp新色需要克服一些第二代新次元碳素所带来的高弹,处理起来没有100二代那么细腻。88dp新色出球比较干脆,对球的包裹感有所欠缺,100二代出球相对比较柔和,在吊球时,88dp新色过网即坠的速度更快,但是贴网的程度和对落点的控制没有100二代那么好掌控。两个拍的杀球都不错,88dp新色杀球的球速比100二代略快一些,重杀也略重一些,100二代的连贯更好一些。
最后再来对比一下100zz和100二代,100zz是我这四把拍里空拍重量最重的一把,去底后的实战重量是91.7克,301mm的平衡点,实战重量比我的100二代重了3克,但是由于平衡点调得比较低,挥重只是比100二代略重一点,可能和相同重量的88dp新色差不多。100zz的中杆硬度似乎介于88dp新色和100二代之间,明显比100二代硬,比88dp新色略微软一点点。很多人觉得100zz的上手门槛很高,难以驱动,我觉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100zz的拍框比88dp新色和90new的拍框整体更加瘦长,拍头部分更窄,甜区相对较小,而且是6.2mm的超细实心中杆,中杆的长度也相对较短,相比同等硬度的空心中杆球拍要更难打出形变。但与此同时,它拍框的聚力感和中杆的力量反馈是这几把拍里最好的。100zz的默认平衡点大概在305mm左右,和88dp新色和100二代的默认平衡点相当,但是它后场进攻的暴力程度明显要好于这两把球拍。100zz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虽然拥有极强的后场攻击力,但是它的挥重和平衡点并不是特别高,所以它的连贯速度也并不慢,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用这把拍是可以单双兼顾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来说,相比评测里的其它几把进攻拍,100zz有着更高的上手难度,想要驾驭好它需要更好的发力水平和更多的体能储备。
100二代是这几把拍里在风格上和100zz最接近的一把,拍框的大小形状和100zz几乎一样,但是100二代的挥重略轻一些,中杆略软一些。两者都是那种韧弹的打感,类似于蓄力弹射的感觉,和90new和88dp新色的脆弹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借力感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反馈也更加扎实。相比之下100二代的发力门槛更低一些,比100zz更容易打出形变。100二代中杆的抗扭和滤震性能非常好,击球时拍面非常稳定,手感非常柔和,两个拍控球的手感都比较细腻,100二代对球的包裹感比100zz略强一些,吊球时更容易贴网,但是100zz的中杆更硬,指向性和对落点的控制略好一些。同样都是出多少力就有多少反馈,100zz的力量反馈似乎更清晰一些,中杆的爆发力也更强一些。防守和处理被动球方面,100二代相对更加轻松,相同的力量到位率更高,中前场的平抽挡和封网100二代比100zz更快,后场重杀100zz明显更出色,但是100二代的连贯更好,对体力的消耗更少。综合来看,100zz是一把有一定上手难度的纯血进攻拍,适合喜欢单打崇尚进攻的高水平球友,100二代在风格上和100zz很像,虽然暴力程度不及100zz,但是更轻的挥重和稍软一点的中杆也大大降低了它的上手门槛,可以更好的单双兼顾。对于大多数业余球友来说,如果驾驭不了100zz或者想减少一些对体力的消耗,100二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