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虽然羽毛球起源于欧洲,但是发扬在亚洲。曾几何时,羽毛球项目长期被亚洲群雄垄断,包揽各大赛事的桂冠,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很难撼动亚洲人在羽坛的地位。又有多少次各项大赛决赛都是亚洲人自己的“内战”,有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的顶尖选手对亚洲来说也只能算是二流选手,乃至我们都认为羽毛球这种以技巧为主的运动不适合欧洲人的时候,一位来自丹麦的青涩少年站了出来,他以出色的技术、帅气的外形、极具观赏性的打法吸引了大批FANS,他的出现给欧洲羽坛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且很快成为了代表性人物,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几个亚洲羽坛霸主的眼中钉,这个人的名字叫Peter Gade(皮特-盖德)。
当已董炯为首的老一批国家队员退役的时,亚洲诸强也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过程,而当时的盖德可谓如日中天,他把一个个公开赛的冠军收入囊中,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个欧洲人前进的步伐,很多感觉他很像是在为欧洲收复失地,终于在1997年盖德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把亚洲诸强牢牢的压在身下。盖德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把欧洲羽毛球重新带回了巅峰,这对羽毛球这项运动本身来说无疑一剂强心针,把所有观众的目光一下子又重新拉回到了欧洲。
时光荏苒,当我认识盖德的时候他已走向于职业生涯末期,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对体能要求之高想必大家也都非常清楚,虽然他技术依旧出色,但是在没有体能支撑的情况下,打球的观赏性已是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羽坛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年轻选手对盖德这样的老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似乎盖德与“冠军”这个头衔已经渐行渐远。
现在大家看球分为几个流派,技术流的看“陶肥”,速度流看“小李子”,变态流看“超级丹”,当然以上三位都是伟大的选手,我也非常的喜欢,对他们的技艺也是叹为观止。但我现在看盖德的比赛在赞叹他羽毛球技术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他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叫做“坚韧”的精神力量。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盖德这么大岁数还那么拼,想着是看来他钱没挣够,后来看过一些他的专访,才明白原来他一方面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另一方面是为了欧洲羽坛的振兴与声望,并且希望能有更多青少年喜欢羽毛球运动,同时也为了给现在的欧洲年轻选手做一个标榜,所以才以35岁的高龄一如既往的驰骋在羽坛,盖德现在更多的是在享受羽毛球这项运动给他带来的乐趣。“比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比拼,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这句话在盖德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相信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持,盖德很有可能早就选择退役了,从这点看来盖德是一个非常具有体育精神的运动员,值得大家去学*,去尊敬!
现在2011中国公开赛又来了,我很庆幸在这里还能看到盖德的身影,真心希望他能走的远一些,当然我们不会要求他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只希望他能更多的在场上把这种体育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永远祝福你--皮特盖德,一个欧洲羽坛的奇迹,一位世界羽坛的“铁男”,在他渐行渐远的背后,他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本帖最后由 jeffchaisen 于 2011-11-25 02:2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