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8成功力的第三集,依然来打一把有一定年头的拍子。
论坛上关于波力的公主2已经有不少讨论了,至今笔者还是认为这是一把极具性价比的高端拍。一般来说有续作都得是有获得成功的初代才会出现,然而论坛关于初代公主的信息非常少,可见它的热度不曾出现过。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被淹没的冷门产品海了去了,声量跟品质也不一定存在正相关。公主1和2的推出时间是比较接近的,而且从纸面上看他们的框型和用料都一样,让我不得不在意并考究。
参数:4UG4,空拍84g,平衡点295mm,去底,使用状态84.9g,平衡点315mm,7.2mm中杆,40T碳纤维材质,长218mm,调教偏硬,破风框,80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30磅,穿线25—27Lbs vbs66n。
公主的颜值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在清漆露出woven纹理的经典波力味以外,选取了紫红作为涂装的主色。涂装集中在拍框的下半部,与公主2的设计语言有较多共同之处,确是一脉相承的。但清漆的覆盖范围较多,包括中杆也是以大面积的碳纤维纹理露出为主。在养眼和档次感上来说,后继型号确实更好。
虽然几位好友都说两代公主的打感都差不多,但在笔者实际操拍掂量后马上就觉得对不上了。差异在于头重感,295mm的空拍平衡点在去底后更显夸张,比起290mm不到的公主2其挥重果断地上了一个档次,挥拍直观感受就是没那么轻快,但多了动能,卸力会显得难刹车一点。框型虽然都破风,但一代采用的是80孔的设计,而二代改为72孔,肉眼可见的更密集的线孔排布,对线区密度的提升有直接作用。
另外友人也说了公主一会稍软一点,我上场热身的时候感觉自己又被晃了。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摸拍子的原因,单从力量高远球击球的力量反馈感来说,我并不觉得公主比pro2.2和公主2来得软。也许是80孔线床的配置使公主的适应难度较高,不仅是打中甜区的感觉更加赤裸,其力反馈传导的过程也十分直接,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会驾驭不住这种近乎震手的感觉。尤其是笔者对它进行了去底处理,每次击球的冲击感都十分明显,强烈建议在穿线时比常用值降低一两磅。
头重感确实对公主1的借力起到显著作用,而更高的拍头惯性对中杆驱动难度的降低可能也是被认为是中杆更软的原因之一,但实际上哪怕是对拉高远球这一环节,对新手来说难度依然不低。主要的,还是80孔线床带来的对集中发力更多的要求。
不过公主1本来就是专业向调教的产物,而且80孔线床的甜区会带来更稳定的出球表现,这一点在网口的小球中能有所验证。尽管这些细腻技术的形成更多是依靠长期训练获得的肌肉记忆,但在塑造球感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手上器材本身是一个稳定得犹如4N标准品才能让每次的动作微调更加可控。用公主1进行勾放搓等动作时,就有一种被放大的精准感。
两代的公主都是十分吃主动发力的拍子,二代是因为头轻而硬的调教,而一代就更多是80孔线床的原因。虽然此前波力高端2013L/P也是高刚性拍框搭配80孔的线床,但是在公主1上这种搭配对笔者而言会需要更多适应时间。
同样是40T级别材质的中杆弹性表现,一代的头重感让下压表现相较于二代有一个明显提升,借力感的上升还伴随了发力时中杆有更大的形变。出球的声音相当炸裂,出球的速度也很冲,哪怕是对手挑球比较到位,在体能尚好时仍然具有在底线一拍重杀的威慑力。只是这种更大的形变所带来的出球特性改变也常常让笔者的头顶区突击下网,难以解释。
虽然头变重了,但抽挡也依然是公主一代的拿手好戏。它的表现并没有二代那么快速敏锐,但同样干脆的出球会增加一份力量感。中前场的优势不明显,更多通过挡网来改变节奏,但在后场的一拍抽大对角或者抽结合部那种爆发的力量感让人印象深刻。
而以上所有的好都是建立在体能和发力基础上的,笔者也是到了局末阶段体能有所下降后用了一代总觉得出球没有力量感,集中发力所需要的精力不能维持时,难以驱动的公主就会变成竞技的掣肘因素了。它依然是一把有着相当门槛的利器,在笔者个人看来它的使用难度并不在二代和pro2.2之下。
所以,波力就因为涂装偏女性化就给这个专业向的拍子取名公主吗?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