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发自中羽在线,转载请保留出处和作者!
这次,我不得不抛开“价格”这个重要因素来评判这把拍子,因为它的大部分玩家的购买目的是收藏,他们对价格有着更高的宽容度。
但,动辄两千、曲高和寡甚至有点圈地自萌的高神老拍现状,真的合适吗?
非常感谢友人的借用,让我得以掀开一闪的面纱。
参数:3UG5,有底,使用状态总重94.1g,平衡点298mm,M40中杆长220mm,硬度适中偏硬,盒式拍框,76孔线床,9—3点线槽,质保,穿线26—27lbs 李宁N65。
这是出自2010年的高神之手,这个外观,相当好看,没有一丝陈腐的气息。鲜红色和渐变黑的搭配,加上一点点的闪粉,层次感丰富,这绝对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关注到的器材。也不缺少细节,拍框两边除了科技和渐变色,还有一圈卷云的图案,细看之下还有点东西。尽管它的元素说实话跟笔者用过的驭5h会比较接近,但作为一把13年前的拍子在漆水设计上能做出超越当时平均审美水平作品,实属不易。
标注是空拍88g,硬杆,头重,但不要被它本身的参数吓到,在保留底胶热缩膜都情况下,上了手胶的手感其实跟一把平衡拍差不了多少,而手感相当实在。而且由于拍框圆润又比较薄,实际表现出来的挥速和灵活度在双打中也是很棒的。
真的到了上手适应的环节,就清楚地认识到它是一把不难用的拍子。由于中杆很长,在上手球中的发力感和借力感都在线,所以驱动难度不算高,与此同时击球后的反馈感清晰,没有发木或者发振的不良信息,会产生愉悦感。
拍子用了M40,就弹性来说确实不错,但要说到达部分粉丝吹嘘拿到现在依然是顶级表现都话就有点过了。另外,所谓的“凌驾”是一个科技还是一种造拍思路,有没有球友可以给我科普一下?
我打算先说说它平抽挡的表现,虽然弹性没到达顶级水平,但是中杆的恢复速度不俗,哪怕是长中杆也能做出很快的连贯。出球相比起之前的gravitas9.0来说没那么硬和干脆,但对笔者来说多出来的一点韧还能更好地弥补手指爆发力不足的缺点,有更多裕度处理快节奏的来球,而不是一味的以快打快。
但是拍框面积只能说中规中矩,大平头甜区是会大一点,不过当节奏上来之后容错率还是显得有点不够用。
对网前小球来说,甜区大就够用了,结合出球不会太干脆的特点,手感很好找。除了常规的勾和搓有相当趁手的感觉以外,在双打中频繁发生攻防转换中,有时候就算拿点偏低,也能强行回放一拍不留破绽,实现主动。这拍子的卸力挡网手感也很好,反正对方再主动的进攻,用了一闪都能保持稳妥的心态。
反倒是我接杀的环节我更希望它出球干脆一点,虽然正经的接杀挑高相当顺手,但是在抓住对方一拍质量不高的下压想反抽一拍的时候,就显得不够果断了。除此以外,被动球如反手和过顶什么的,都挺听话,没毛病。
我尤其关注它在进攻中的表现,整个体验下来并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确实好用。重杀时有轻微的卸力感,球速和力度都与当前经典的顶级进攻拍存在可见差距,尽管也还是不错。但出手较快,连贯能力好,也不需要卯足了劲去搏一击制胜,每一拍打个8成力左右两边边线反复地打就能拉开对方,而且你有足够的信心这样做。一闪很听话,在出球的指向上没有阳奉阴违的情况,所以会很有余力,你会敢大角度的出球,给大斜线的劈杀点杀。
整体用下来不觉得它有多惊人的优秀,但它很忠诚。不过这份忠诚,恐怕成本很高啊……
本帖最后由 L.C. 于 2023-2-13 09:37 编辑
|